袁晓亮
- 作品数:23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社科联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 布迪厄社会学视域下戴乃迭女性作品翻译研究
- 2018年
- 翻译是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际活动,需要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空间内进行,涉及到诸多社会因素和力量的相互作用。基于布迪厄社会学理论,本文从场域、惯习和资本三个方面探讨了戴乃迭女性作品翻译的产生、接受及受其制约所采取的相关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以期丰富戴乃迭翻译研究。
- 袁晓亮
- 关键词:布迪厄社会学戴乃迭
- 翻译伦理关照下的《大学》译本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大学》作为《四书》之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思想和政治智慧,目前对其英译研究少之又少。以切斯特曼的翻译伦理五个模式为视角分析马礼逊和修中诚的两个《大学》译本,认为修中诚的译本忠实再现原文和原作者的意图,关注读者接受效果,顺利实现两种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对接和信息传递,坚持了译者规范的伦理和专业责任的伦理。
- 袁晓亮
- 关键词:翻译伦理马礼逊
-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在文学形象塑造中的体现——以《罗刹海市》英译文学形象为例
- 2014年
- 自从翻译"文化转向"以来,译者主体性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从体验和认知的视角阐释了译者主体性。以《聊斋志异》中《罗刹海市》的两个英译本为例,探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在文学形象塑造中的体现。
- 袁晓亮
-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文学形象
- 布迪厄社会学视域下戴乃迭女性作品翻译研究
- 2018年
- 戴乃迭女性作品译本的产生,受到当时特定时期场域和译者惯习的影响,且与其资本积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戴乃迭翻译女性作品的时候,不但关注作品本身,而且"将文学作品孕育、诞生的社会背景,尤其是80年代初中国(女性)作家真实的生存环境介绍给读者",使译作充满立体感,内容更加丰富,向西方读者呈现出当时中国女性的真实形象,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女性的生存和生活境遇打开了一扇窗。
- 袁晓亮
- 关键词:布迪厄社会学戴乃迭
- 论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典籍英译——以《聊斋志异》的三个英译本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核心。前者强调最大程度忠实原作,后者则侧重读者的理解和反应。文章以《聊斋志异》的三个有影响力的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必须考虑读者的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对于包含大量文化因素的文学作品翻译来讲,"交际翻译"的作用不容忽视。
- 袁晓亮
- 关键词:语义翻译交际翻译文化因素
- 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翻译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方法论被引量:3
- 2020年
- 综合英语是翻译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可以融入翻译专业综合英语课程的翻译、词汇、句型、听说、阅读和写作训练中,任课教师应以教材为主要依托,进行深度挖掘,同时适时、适度、适当进行内容拓展,将学生感兴趣的、时事热点问题、政治文献材料等有机融合进来,将思政教育自然融合于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找到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的衔接点。
- 袁晓亮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翻译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方法论
- 从后殖民主义角度看翻译——读斯皮瓦克“翻译的政治”被引量:4
- 2007年
- 后殖民主义是一种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性话语,以其意识形态性和文化政治批评性纠正了本世纪上半叶的纯文本形式研究的偏颇。斯皮瓦克是后殖民主义理论阵营的一个先锋。本文阐述了她对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 袁晓亮
-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翻译斯皮瓦克
- 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汉英广告翻译
- 在现代商业社会,广告随处可见,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行,各国商品已经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流通。中国也毫无例外地加入其中。特别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大量产...
- 袁晓亮
- 关键词:功能派翻译理论广告翻译翻译学汉英翻译
- 文献传递
- 国内戴乃迭翻译研究述评
- 2018年
- 本文从戴乃迭与杨宪益合译和个人独译两个视角回顾了国内戴乃迭翻译研究的现状,指出目前学者对戴乃迭合译作品与独译作品的研究关注度呈现出不平衡性,对其独译作品研究缺乏深度和广度,对戴乃迭的翻译思想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对戴乃迭作为译者本身的研究更是不足,同时对戴乃迭翻译研究提出了新思路和新方向,以期丰富戴乃迭翻译研究。
- 袁晓亮
- 近15年来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翻译研究综述被引量:3
- 2013年
-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和翻译"为主题,对近15年来刊登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的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进行了检索统计,综述了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翻译研究现状。从研究内容看,可以分为理论研究、文学翻译研究和应用翻译研究;从研究特点看,呈现出了研究范围广、研究开展不平衡、缺少反思批评研究的特点。总体而言,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正处于迅速发展、全方位应用的阶段,发展空间很大。
- 袁晓亮
-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中国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