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帅华

作品数:65 被引量:195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9篇建筑科学
  • 4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6篇桥梁
  • 16篇斜拉
  • 16篇斜拉桥
  • 11篇施工控制
  • 8篇混凝土
  • 8篇大桥
  • 7篇悬索
  • 7篇悬索桥
  • 6篇应力
  • 6篇连续刚构
  • 6篇连续刚构桥
  • 6篇刚构
  • 6篇刚构桥
  • 5篇动态称重
  • 5篇珠江黄埔大桥
  • 5篇网络
  • 5篇黄埔大桥
  • 5篇钢箱
  • 4篇预应力
  • 4篇预应力混凝土

机构

  • 49篇湖南科技大学
  • 16篇同济大学
  • 3篇湖南大学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重庆交通大学
  • 2篇湘潭工学院
  • 1篇长沙铁道学院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株洲工学院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保利长大工程...

作者

  • 65篇袁帅华
  • 12篇肖汝诚
  • 11篇汪建群
  • 10篇钟新谷
  • 8篇邹中权
  • 5篇罗许国
  • 5篇谭红梅
  • 4篇罗浩
  • 4篇郑玉国
  • 3篇陈宁
  • 3篇胡玉珠
  • 3篇舒小娟
  • 2篇龙四春
  • 2篇李朝奎
  • 2篇屈本宁
  • 2篇张扬永
  • 2篇孙斌
  • 2篇颜东煌
  • 2篇张宗堂
  • 1篇许德胜

传媒

  • 5篇湖南工程学院...
  • 3篇中外公路
  • 2篇中国公路学报
  • 2篇市政技术
  • 2篇湘潭矿业学院...
  • 2篇土木工程
  • 2篇中国公路学会...
  • 1篇工程建设与设...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公路
  • 1篇桥梁建设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长沙交通学院...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中国安全科学...
  • 1篇东北测绘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国防交通工程...

年份

  • 1篇2025
  • 11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2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斜拉桥成桥安全检测及评价被引量:11
2006年
在对现场测试结果及理论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湘潭湘江三大桥进行总体安全评价,保证桥梁长期稳定运营。理论和实践表明,将安全评价方法、桥梁检测技术与现行桥梁规范结合起来,将桥梁现场静动力荷载试验与理论分析结合起来,以桥梁规范所要求的各类力学标准和性能标准作为安全评价的力学指标和性能指标,对大跨径斜拉桥进行成桥安全检测及安全评价是可行的,而且是必须的,也是我国的桥梁检测技术发展的方向。
郑玉国钟新谷袁帅华屈本宁
关键词:斜拉桥评价指标安全检测安全评价
考虑车轮接触面效应的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方法研究
2024年
当前公路车桥耦合振动系统普遍采用单点力轮胎模型,忽略了车轮的空间荷载效应对车桥耦合的影响,较难真实地模拟车辆对桥梁的动力响应。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车轮接触面效应的车桥耦合理论与建模方法。首先,根据车辆轮胎实际的接触面积,建立由均匀分布的弹簧-阻尼单元组成的多点力车轮模型,代替传统的单点力轮胎模型,构建考虑车轮接触面效应的车桥耦合运动平衡方程;然后,基于新的建模方法,运用LS-DYNA分别建立了简支T梁和板桥的车桥仿真模型,与现有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车轮的空间荷载效应;最后,结合钢桥面的实桥动力试验和仿真结果,验证了多点车轮力接触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对于T梁桥和板桥,车轮的空间荷载效应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车桥的动力响应,且随着桥梁刚度的减小及路面状况的变差而越发明显。其中,板桥在E级路面下的多点力模型所对应的最大动态响应比相应的单点力模型结果低4.94%。对于结构局部刚度更小的钢桥面桥梁,未考虑车轮接触的单点模型的计算结果会明显高估桥梁的动态响应,在面板处测点最大动态响应计算值比实测值高8.83%。相比之下,考虑车轮接触面效应的仿真结果与实测值更为接近,不同疲劳细节处所对应的误差都在2%以内,U肋处的误差仅为0.33%。因此,考虑车轮接触面效应车桥耦合系统能更真实地反映桥梁尤其是钢桥面结构的车桥动力性能。
张龙威尹诗定曹君辉袁帅华邵旭东
关键词:车桥耦合路面粗糙度钢桥面实桥试验
一种混凝土骨料密封降温仓及其降温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骨料密封降温仓及其降温方法,针对本发明混凝土骨料密封降温仓来说,包括:骨料仓,冷却系统,测温系统,操作系统,骨料仓包括:进料口与出料口;冷却系统包括:穿行在骨料仓内的冷却管,冷却管连通进风口与出风口,...
汪建群刘恒鲁奕斌袁帅华陈宁周聪罗许国罗浩邹中权
基于贝叶斯后验估计的桥梁动态称重算法理论与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桥梁动态称重(bridge weigh-in-motion,BWIM)利用过桥车辆对桥梁产生的动力响应快速识别车辆轴质量。由于实测的动力响应包含测量误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传统BWIM算法的轴质量识别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基于贝叶斯后验估计的桥梁动态称重算法。该算法考虑了测量误差对轴质量识别精度的影响,假设测量误差和轴质量服从高斯分布,利用测量误差的标准差和轴质量标准差得到能抑制测量误差的约束因子,推导出新的轴质量求解方程。基于数值仿真和实桥试验,分别得到传统BWIM算法和贝叶斯算法的轴质量识别精度,并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BWIM算法,贝叶斯算法能够有效抑制测量误差的影响,明显改善轴质量识别精度。
张龙威原璐琪陈宁袁帅华张龙
关键词:最小二乘实桥试验
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正截面承载力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1
2002年
基于方钢管混凝构件和箱形梁的特性 ,提出了钢箱—混凝土组合截面梁 ,并给出了正截面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根据使用条件 ,提出了可能的截面形式。完成了一根梁的初步试验研究 ,并与某特大桥的主梁进行了综合比较 ,综合分析表明钢箱—混凝土组合截面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钟新谷舒小娟郑玉国袁帅华邹中权
关键词:极限承载力钢管混凝土
用于混凝土小箱梁预制的既有桥梁承载力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为积极践行绿色施工理念,减少占用施工临时用地,珠海市洪鹤大桥工程HHTJ1标利用既有桥梁作为混凝土小箱梁的预制场地。因小箱梁预制施工荷载较大且存在偏载的情况,为掌握既有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确保既有桥梁结构安全,同时满足预制小箱梁施工对场地的要求,采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既有桥梁结构的强度及刚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既有桥梁结构在自身荷载及混凝土小箱梁预制施工荷载的作用下,混凝土结构为全截面受压状态,结构强度及刚度处于规范允许范围,其承载能力满足混凝土小箱梁预制施工要求。
詹元林杨勇袁帅华刘涛
关键词:预制小箱梁既有桥梁承载力
大跨度悬索桥的基准索股调整被引量:12
2010年
为提高大跨度悬索桥基准索股的施工精度,基于悬链线理论提出2种调索方法。一是根据控制点的里程和标高,计算调整基准索股的总无应力长度及对应主塔偏位和施工温度的跨中点理论标高,然后将该跨索股的理论无应力长度转换成该跨调整端索鞍处的有应力长度,即索长调整量的精确解,该方法由于考虑主塔偏位、基准索股的实际跨径和温度等的影响,计算精度高。二是基于悬链线线形方程推导出的中、边跨悬链线简化调索公式。将上述2种方法及传统的抛物线调索公式法应用于珠江黄埔大桥的基准索股的调索计算中,结果表明:对于中跨,悬链线简化调索公式的计算精度高于传统的抛物线调索公式,两者相差约3%;对于边跨,两者精度相差不大;两者相对于索长调整量精确计算法的误差均不超过5%,均可应用于实桥的调索分析。应用本文提出的2种方法进行珠江黄埔大桥基准索股的施工监控,最终取得了理想线形,验证了这2种方法的正确性。
谭红梅袁帅华肖汝诚
关键词:大跨度悬索桥基准索股调索悬链线
中小跨径拱桥技术状况智能评估系统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以桥梁健康检测与技术状况评定为实践背景,开发了一套针对中小跨径拱桥技术状况智能评定的系统,研究可行的智能化管理方法,建立完整可靠的桥梁信息系统,该系统方便了桥梁管理者对桥梁基本信息的管理.
李傲袁帅华
关键词:桥梁检测技术状况评定
基于最大熵正则化的桥梁动态称重算法与试验验证
2024年
车辆超载会对桥梁结构产生不可逆的损伤,降低桥梁的使用年限,严重时可直接导致桥梁垮塌。目前获取过桥车辆轴重的主要途径为商用桥梁动态称重系统。然而,商用桥梁动态称重系统的核心算法——Moses算法通过误差函数得到的轴重识别方程为病态方程,导致在轴距较近、路面较粗糙时存在过拟合的问题,而且进行轴重识别时未区分单个车轴轴重对轴重识别结果的贡献度,导致单轴轴重识别结果精度不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最大熵正则化的桥梁动态称重算法。首先,引入熵正则化项和与轴重分配相关的权重系数,建立误差函数;其次,计算误差函数的梯度,并将其代入非线性共轭梯度法的迭代公式,得到每个正则化参数对应的轴重;然后,将每个正则化参数对应的轴重代入Regińska公式中计算参数ψv,绘制λ-ψv曲线,得到曲线极小值对应的轴重,该轴重即为所需轴重值;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和实桥测试验证最大熵算法识别结果的准确性和鲁棒性。结果表明:无论是数值仿真还是实桥测试,最大熵算法的轴重识别精度都优于Moses算法;尤其对于实桥测试,最大熵算法前轴的误差均值为27.1%,远低于Moses算法的36.3%。由此说明,新算法通过引入熵正则化项和权重系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方程的过拟合,消除部分动力效应干扰的影响,提高单轴轴重识别结果的精度,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桥梁的车辆监管。
张龙威张龙威邓露邓露陈宁
关键词:桥梁工程实桥试验
不对称连续梁桥施工控制中的自适应控制方法
2007年
本文针对常用连续梁桥施工控制方法在不对称连续梁桥施工控制中的局限,引入自适应控制理论,通过对结构参数进行有效识别,降低计算模型与实际结构之间的误差,使不对称连续梁桥的合龙精度与主梁线形均较佳.
袁帅华何凌坚肖汝诚
关键词:施工控制自适应控制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