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创华

作品数:31 被引量:216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 4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生物学
  • 9篇农业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理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海洋细菌
  • 7篇灵菌红素
  • 6篇养殖
  • 6篇异养细菌
  • 6篇弧菌
  • 4篇养殖水体
  • 4篇生态
  • 4篇细菌
  • 4篇发酵
  • 3篇九孔鲍
  • 3篇抗药
  • 3篇抗药性
  • 3篇海区
  • 3篇海洋微生物
  • 3篇杆菌
  • 3篇沉积物
  • 2篇代谢物
  • 2篇药敏
  • 2篇药敏试验
  • 2篇色素

机构

  • 28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中山大学
  • 5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广东海洋大学
  • 2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山西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深圳市计量质...

作者

  • 31篇蔡创华
  • 18篇周毅频
  • 7篇周世宁
  • 6篇林永成
  • 5篇蔡俊鹏
  • 5篇谭烨辉
  • 4篇屈良鹄
  • 4篇袁保红
  • 4篇李厚金
  • 4篇董俊德
  • 4篇黄良民
  • 3篇张建林
  • 3篇王汉奎
  • 3篇黄晖
  • 3篇周惠
  • 3篇刘胜
  • 3篇宋星宇
  • 3篇李涛
  • 3篇蓝文健
  • 3篇吴灶和

传媒

  • 4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水产科学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海洋通报
  • 2篇湛江海洋大学...
  • 2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分析化学
  • 1篇海洋科学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第十二次全国...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7篇2006
  • 7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洋细菌对柠檬烯的生物转化及萜类产物鉴定被引量:13
2006年
从南海大亚湾的海洋微生物中筛选出3株对单萜D-柠檬烯有显著生物催化转化作用的海洋细菌(Vibrio cholerae、Listonella dam sela和Vibrio alginolyticus)。以2216E为培养基,添加200mg/L的柠檬烯,在28℃,以120 r/m in摇瓶培养5 d,用乙酸乙酯提取培养液,经GC-MS分析其转化产物,结果显示,这些细菌能在柠檬烯的不同位置进行羟基化、羰基化等,并伴随有还原、水解、酯化、开环等反应,但转化能力和转化程度不同;在产物中,还检测到系列结构不同的其它萜类:包括倍半萜、二萜以及三萜等,这些萜类化合物的产生跟柠檬烯的加入有关,说明柠檬烯能影响细菌代谢产物的产生。单萜微生物转化反应操作简单、条件温和、高效率和高选择性、无毒、环境友好,能够分离发现系列新的在医药、有机合成、精细化工等领域有用的化合物,为丰富的天然单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李厚金蓝文健蔡创华周毅频林永成
关键词:海洋细菌柠檬烯生物转化
海洋细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Vibrio vulnificus对单萜柠檬烯的生物转化产物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研究了南海海洋细菌嗜水性气单胞菌Aerom onas hydrophila(5-213)和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13-203)在培养基中添加单萜(D)-柠檬烯后提取产物的组成变化情况。经GC-MS分析发现该两细菌对(D)-柠檬烯有显著的生物催化转化作用,能对底物进行不同程度的氧化、还原、水解、酯化、开环等反应,并产生丰富的系列结构不同的其它萜类化合物:包括单萜、倍半萜、二萜、以及三萜等。通过单萜微生物转化和生物合成必将获得新的活性萜类产品,也为丰富的天然单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蓝文健李厚金蔡创华周毅频林永成
关键词:海洋细菌创伤弧菌柠檬烯生物转化
大亚湾网箱养殖水体弧菌种类组成及变化被引量:11
2006年
研究了海水网箱养殖海域弧菌数量变化、种类组成及其相关因素.探讨弧菌数量的变化与鱼病的关系。结果表明:网箱内水体弧菌数量为390-230mL^-1.平均为20.6×10^2mL^-1,网箱外水体为130~1450mL^-1,平均为530mL^-1.非养殖对照海区为10-390mL^-1.平均为190mL^-1。养殖海区弧菌数量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尤其是网箱水体.对照海区只在9月数量较高.其他时间变化不大。平均数量网箱内大于网箱外.网箱外大于对照海区。水体中出现的弧菌种类有河流弧菌Vibrio fluvialis.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 gicus.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美人鱼弧菌Vibrio damsela.拟态弧菌Vibrio mimicus和好利斯弧菌Vibrio hollisae,美人鱼弧菌、溶藻弧菌和霍乱弧菌占有较大优势。弧种数量与海水温度、盐度及营养盐有相关性.但其相关性因不同种和不同点而不同。检测期间.网箱养殖鱼类无明显流行病发生.但弧菌的高峰期明显与报道的鱼病高峰期相吻合。
吴建平蔡创华周毅频吴灶和
关键词:弧菌
南沙海区生物生产力与生态过程研究
黄良民钟其英尹建强曹文熙蔡创华王汉奎张建林谭烨辉吴成业吴蔚陈楚群钱树本张俊彬宋星宇刘胜黄增岳简伟军傅子琅毛庆文周毅频杨燕辉
本研究分别于1997、1999年开展了三个航次的海上考察,深入研究西南部陆架浅海区,巴拉巴克海峡西部海区及重点岛礁区的海洋生物生产力与生态过程,进行了叶绿素、初级生产力、微生物、浮游生物、鱼卵和仔鱼及相关生态要素等观测、...
关键词:
关键词:南沙海区生物生产力生态过程
间苯二甲酸二甲酯的好氧微生物降解及其生化途径被引量:2
2004年
从红树林污泥中通过富集培养分离到4株细菌,鉴定结果是多杀巴斯德菌(PasteurellamultocidaSa)、产酸克雷伯菌(KlebsiellaoxytocaSc)、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pauci mobilisSy)和嗜中温甲基杆菌(MethylobacteriummesophilicumSr)。在纯培养降解间苯二甲酸二甲酯(DMI)时发现,单一纯菌株不能完全矿化间苯二甲酸二甲酯,而2种或3种纯菌株组成的混合菌可以将220mg·L-1的底物在12d内完全矿化。主要的中间产物有间苯二甲酸一甲酯(MMI)和间苯二甲酸(IA)。根据鉴定出的中间产物,DMI的生化降解途径为:DMI→MMI→IA→CO2+H2O。研究结果表明,DMI的2个酯基的水解是决定DMI能否完全矿化的重要步骤,但2个酯基的酶催化水解反应有差异,由不同的细菌分步来完成,说明是酯酶对不同底物的专性所致;第2个酯基的水解对整个降解过程有决定性作用。
李佳喜顾继东周毅频蔡创华
关键词:环境激素生物降解
九孔鲍养殖水体及其肠道不同菌群抗药性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为更好地防治鲍鱼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对分离自广东汕尾健生鲍鱼养殖场九孔鲍养殖环境及其肠道中不同细菌菌群的耐药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四环素、青霉素G、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和新生霉素均对绝大多数异养菌和弧菌菌株都不敏感或无作用 ;相反 ,氟哌酸、红霉素、氯霉素以及环丙沙星等则均对它们比较敏感 ;复方新诺明、链霉素和多粘霉素B对弧菌菌株均有作用 。
蔡俊鹏周毅频蔡创华
关键词:养殖水体异养细菌弧菌抗药性
红鱼寄生虫病并发感染细菌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2002年10月,在对大亚湾网箱养殖红鱼寄生虫病研究中,从病鱼和死鱼溃烂处共分离到7株细菌,经鉴定,为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霍乱弧菌、创伤弧菌、紫色色杆菌和温和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复方新诺明、多黏霉素B、氯霉素、链霉素、呋喃妥因对分离菌株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分离菌株对四环素等12种药物有抗药性。
蔡创华周毅频吴灶和
关键词:红鱼寄生虫病细菌药敏试验
三亚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机制与生态修复研究
黄晖董俊德张燕英刘胜周国伟李涛练健生邱大俊谭烨辉蔡创华
该项目先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下,应用海洋生物学、海洋生态学和保护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历经多年的综合研究,系统阐释了三亚珊瑚礁生态系统环境要素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关联;率先开展了珊瑚礁生态系统关键功能群的...
关键词:
关键词:生态系统
海洋沉积物中特有细菌类群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9
2001年
通过构建 16SrRNA基因文库对中国南海南沙海区沉积物中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 ,并将获得的16SrRNA基因序列与国际基因数据库GenBank进行相似性比较及聚类分析 ,结果发现来自海洋沉积物的未能培养的微生物往往组成一簇 ,并与现已获培养并鉴定的微生物自然分开 ,这一现象表明 。
戴欣周惠蔡创华周世宁屈良鹄
关键词:海洋沉积物RRNA基因细菌多样性聚类分析海洋微生物
物理环境变化对珠江口生态环境的影响
黄良民尹健强刘胜黄小平谭烨辉陈绍勇张俊彬黄晖王汉奎张建林宋星宇蔡创华许战洲李开枝李涛
该课题主要研究珠江河流淡水输入引起河口和近岸海域的水层化对春季水华形成的调节作用,形成水华的主要浮游藻种群及其与其它生物之间的关系,随河流冲淡水输入使河口和近海区屋里环境变化引起的生态效应等。该项目揭示了珠江河口及邻近水...
关键词:
关键词:珠江口物理环境生态环境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