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苗浩

作品数:6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教学
  • 2篇教学设计
  • 1篇多媒体
  • 1篇多媒体教学
  • 1篇多媒体学习
  • 1篇信息传播
  • 1篇行动中反思
  • 1篇认知负荷理论
  • 1篇设计人员
  • 1篇设计原理
  • 1篇实践者
  • 1篇数字资源
  • 1篇思性
  • 1篇全媒体
  • 1篇追问
  • 1篇写作
  • 1篇写作质量
  • 1篇梅耶
  • 1篇媒体
  • 1篇教育

机构

  • 6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苗浩
  • 1篇严莉
  • 1篇杨九民
  • 1篇郑旭东
  • 1篇孟丹
  • 1篇王玉琴
  • 1篇陈荣
  • 1篇王美倩

传媒

  • 3篇软件导刊.教...
  • 1篇中国电化教育
  • 1篇现代远程教育...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梅耶多媒体教学设计原理的生成与架构被引量:22
2013年
多媒体学习理论是一个贯通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科学体系。作为学习理论的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基于双重编码理论、工作记忆模型以及生成加工理论,解释了学习者通过加工语词与画面所呈现的材料来建构知识的学习机制,属于解释性理论;作为教学理论的多媒体教学设计理论发展出一系列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具有处方性意义的行动指南,属于处方性理论。解释性的学习理论为处方性的教学理论提供了扎实可靠的科学基础。在多媒体学习研究从学习理论向教学理论转化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设计理论是实现跃迁的关键环节,而认知负荷理论则是理论跃迁成功的关键变量。基于认知负荷理论,梅耶提出多媒体学习认知负荷三元模型,包括必要认知加工、外来认知加工和生成性认知加工。围绕这三类认知加工,梅耶及其同事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最终确定了12项与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及其前提假设保持高度逻辑一贯性的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这些原则都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但教学设计人员在应用的过程中,应明确各项原则的问题情境、适用范围等边际条件。
严莉苗浩王玉琴
关键词:多媒体学习认知负荷理论
基于全媒体的基础教育数字资源的组织与推送模式研究
2013年
全媒体是继媒体和多媒体之后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其核心内涵主要包括媒体表现手段的全覆盖、媒介形态的多元化、传播通道的融合性、接收终端的多样性4个基本方面,其目标在于实现信息传播的超细分与个性化服务。对于基础教育数字资源的组织和推送而言,全媒体构建了一个统一且多样的技术平台与环境,在为学习者提供超细分学习服务,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同时,打造了一个空间规模的覆盖全球的社会性网络,为海量基础教育数字资源的组织和推送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
苗浩陈荣
关键词:全媒体信息传播个性化需求
教学设计者反思性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理论的追问与实践的探索
随着教学设计专业人员社会需求量的增加,以及人们对其素质要求的提高,教学设计专业知识的提高已然成为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然而,当前以技术理性为主导的专业教育模式所培养出的教学设计人员并不能完全依靠课堂所学的专业...
苗浩
关键词:教学设计者写作质量
大卫·库伯视野中的体验学习以及对传统学习的挑战与超越被引量:5
2013年
大卫·库伯的体验学习理论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在体验中不断修正经验和获得观念的学习方式,它建立在哲学和认识论基础之上,强调学习是由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与行动应用所组成的一种连续性"螺旋上升"的过程。详细描述了体验学习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从基本模式和学习环境两个层面对体验学习与传统学习进行了差异性比较,最后基于物理和数学学科视角对体验学习的特征做了进一步论述。
王美倩苗浩
基于MVP理论的博物馆学习个人境脉设计
2014年
从博物馆学习境脉分析出发,以MVP理论模型的输出层面的5个模块为基础,综合考虑动机、意志、绩效和学习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提出博物馆学习个人境脉设计步骤,对非正式学习环境下的个人境脉设计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苗浩孟丹
反思性实践的认识论:教学设计实践审视与教学设计人员成长的新视角被引量:14
2015年
"反思性实践"是一种对学术与实践间的关系重新进行审视与评估的新的"实践认识论"。它有两个基本观点:一个是"在行动中认识",一个是"在行动中反思"。该文从反思性实践的认识论出发,对教学设计实践进行了审视,对教学设计人员的培养进行了反思。笔者认为教学设计解决的是复杂教学情境中的非良构问题,这决定了在设计教学的"行动"中对非良构问题的"认识"必将如影随形。以此为基础,在设计过程中与设计及教学情境展开的反思性对话,以及对问题建构、行动策略或现象模型进行的反思,使教学设计的实践走向"在行动中反思"的实践。从反思性实践的认识论出发来考察教学设计人员的成长,可以发现技术理性主导下的传统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教学设计人员无法有效应对复杂现实,而未来教学设计人员培养需要建立"反思性实践者"这一新的职业身份,造就作为反思性实践者的教学设计人员。
郑旭东杨九民苗浩
关键词:教学设计反思性实践反思性实践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