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梅
- 作品数:3 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压晨峰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血压晨峰现象(MBPS)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2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记录24 h血压,血压晨峰值≥35 mmHg患者为晨峰组(MBPS组)45例,血压晨峰值<35 mmHg患者为非晨峰组(NMBPS组)67例,两组均询问饮酒史、吸烟史、年龄、病程,测量诊室血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MBI),测定血糖、血脂,并对患者进行3年的随访。患者具备以下诊断标准为心脑血管事件: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性脑血管病,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动态血压各参数、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与NMPBS组比较,MPBS组血压晨峰值、清晨平均动脉压、24 h平均收缩压、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晨峰组患者血压晨峰值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血压晨峰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密切相关,可能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 任春霖高学霞胡雪梅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脑血管事件动态血压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指标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被引量:18
- 2012年
-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血压各指标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200例老年EH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其中45例无靶器官损害为EH对照组,155例并发心、脑、肾及多器官损害分别为心损害组(48例)、脑损害组(35例)、肾损害组(38例)、多器官损害组(34例),分析各组24h、白昼、夜间血压负荷值、血压昼夜节律、血压变异性。结果:与EH对照组比较,心损害、脑损害、肾损害、多器官损害组的24h、白昼、夜间血压负荷值明显升高[24h(64±13/53±12)%比(73±13/73±14)%比(77±12/74±11)%比(79±13/78±13)%比(85±12/86±13)%,P<0.01],夜间血压下降率明显降低[(10.6±0.6/10.7±0.6)%比(5.5±0.5/7.8±0.6)%比(5.4±0.5/7.6±0.5)%比(4.3±0.5/6.9±0.4)%比(1.8±0.5/3.0±0.5)%%,P<0.01或P<0.001],血压变异性明显增大[24h血压变异性(9.2±2.1)mmHg比(12.2±2.3)mmHg比(12.5±2.4)mmHg比(12.9±2.1)mmHg比(13.2±2.9)mmHg,P<0.05或P<0.01)];多器官损害组24h、白昼、夜间血压负荷值较心、脑、肾损害组明显升高(P<0.05),夜间血压下降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血压变异性明显增大(P<0.05或P<0.01)。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者的血压负荷值明显升高,夜间血压下降率明显降低,血压变异性明显增大。
- 任春霖胡雪梅任永生
-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血压监测昼夜节律
-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脉搏波传导速度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MBPS)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的关系。方法 2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行动态血压监测和颈动脉-股动脉PWV测定,依据MBPS值分为MBPS组和NMBPS组,分析比较2组24h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脉压差、平均动脉压及不同PWV值患者动态血压指标以及PWV异常发生率。结果 MBPS组平均收缩压、平均脉压差、平均动脉压、MBPS值较NMBPS组增高(P<0.05);PWV快速组患者平均收缩压、平均脉压差、平均动脉压、MBPS值高于PWV正常组;MBPS组PWV发生率(66.7%)高于NMBPS组(41.1%)(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MBPS值与PWV呈正相关。
- 任春霖高学霞胡雪梅任永生
- 关键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晨峰现象脉搏波传导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