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巧利
- 作品数:28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岭南古代民间信仰初探被引量:5
- 2002年
- 民间信仰支撑着古代岭南社会的绝大部分信仰空间 ,是支配人们风俗习惯、行为禁忌的重要思想基础。本文通过对大量资料的分析 ,勾勒、归纳了古代岭南民间信仰的发展轨迹和主要形式 ,并探讨了水 (海 )神成为最流行神灵的原因。
- 何方耀胡巧利
- 关键词:岭南民间信仰
- 关于建立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的若干思考被引量:3
- 2012年
- 在简要总结历代及当代两轮修志中地方志资料工作不足之处的基础上,阐述建立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的必要性,认为建立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是古今修志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的内在要求。并对当前一些地方正在探索的年报制度进行评述,提出要不断完善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做到年报编写制度和资料征集制度两者并重。
- 胡巧利
- 关键词: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
- 论梁廷枏《粤海关志》的编纂思想
- 学者梁廷枏所著《粤海关志》是我国第一部地方海关志,不仅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在方志编纂学上也有开创意义和较大成就.本文通过分析《粤海关志》的编纂指导思想、资料收集、编纂体例、记述内容等,探究了梁廷枏的方志编纂思想,主要为四...
- 胡巧利
- 关键词:梁廷枏编纂思想
- 民国时期广州地方志编修评析
- 2009年
-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国历史进入民国时期。政体剧变,促进观念更新,进而带来了各个领域的新气象。传统的历史学在西方史学理论的影响下开始向近代化转型。一向被人们视作“史之支流”的地方志,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独有的社会演变历史的重要载体。面对社会巨变,作为一种载体的地方志是如何反映现实社会的?
- 胡巧利
- 关键词:地方志编修民国时期中国历史社会演变封建帝制辛亥革命
- 关于规范“专记”体裁的若干思考
- 2012年
- 体例科学、规范、严谨,是地方志书的重要质量标准之一。本文通过全面考察两轮修志中"专记"体裁的运用情况,揭示专记运用过程中存在的种种不规范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在名目、文体、选题原则和编次原则等方面对专记体裁加以规范,从而进一步提高志书体例的科学性。
- 胡巧利
- 关键词:体裁
- 由旧志续志的编修特点看当前二轮续志[点评]
- 本文对沈松平的《由旧志续志的编修特点看当前二轮续志》一文进行了点评,指出该文重点对当前二轮志书记述内容进行探讨。文章一一列举变化较小门类、变化较大门类、新增门类,也综合归纳了当前方志界对这些门类的处理方式和篇目设置,具有...
- 胡巧利
- 关键词:地方志编修工作
- 文献传递
- 论地方志的本质属性——兼与“官修性”说商榷
- 2000年
- 关于地方志的本质属性的问题,是地方志学科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史志学界曾进行过多次讨论,但至今尚无统一的看法。在本届志书编修即将结束之时,对方志本质属性这一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又一次成为讨论的热点,有不少同志提出了新的看法,其中“官修性”一说颇具代表性。修志界有些同志认为,官修性是地方志的本质属性,更有人提出,官修性是地方志所特有的属性。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今撰文谈一些个人的粗浅意见,以求教于有关专家和修志同仁。
- 胡巧利
- 关键词:地方志官修
- 德清雷州事迹述评被引量:2
- 2003年
- 德清是中国佛教史上影响广泛的著名高僧,被誉为明代佛教四大家之一。他于明万历年间遣戍雷州,过了十多年的充军生涯。期间,他的活动范围主要在雷州、韶关、广州三地。对他在韶关和广州的活动,不少著述都有言及,尤其是“中兴曹溪”的事迹,更是广为记述,而对他在雷州的活动,却很少涉及。覃召文《岭南禅文化》一书,专章介绍岭南禅文化人物为德清立目。
- 胡巧利
- 关键词:佛教明代
- 南汉云门宗崛起及缘由探析
- 2003年
- 胡巧利
- 关键词:五代时期佛教云门宗佛学思想
- 新方志地理部类记述内容研究述评
- 2015年
- 新方志地理部类记述内容的研究可分四个阶段:1982-1985年,为研究起步阶段,主张以地理学科体系构想地理志记述内容;1985-1990年,为形成研究热潮阶段,主张地理志记述内容不同于地理学科体系;1991-1996年,为渐趋沉寂阶段,自然地理志概念逐渐取代地理志概念;1997年至今,为逐渐深化阶段,提出重新解析地理部类的设想。因此,新方志地理部类记述要在梳理学术史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地理志与地理学的关系,深化对地理部类基本概念的研究,打破传统志书框架结构体系。
- 胡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