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耿跃华

作品数:55 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青年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篇医药卫生
  • 10篇电气工程
  • 6篇电子电信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0篇脑电
  • 9篇信号
  • 8篇网络
  • 7篇脑电信号
  • 7篇磁刺激
  • 6篇电阻抗
  • 5篇电刺激
  • 5篇前庭
  • 5篇教学
  • 4篇电工学
  • 4篇有限元
  • 4篇神门穴
  • 4篇图像
  • 4篇工学
  • 3篇电工学课程
  • 3篇电工与电子技...
  • 3篇电子技术
  • 3篇电阻抗断层
  • 3篇电阻抗断层成...
  • 3篇断层

机构

  • 53篇河北工业大学
  • 5篇天津工业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天津理工大学
  • 1篇天津市环湖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石油吉林...
  • 1篇国网天津市电...
  • 1篇国网江苏省电...

作者

  • 53篇耿跃华
  • 13篇徐桂芝
  • 10篇富坤
  • 6篇张雪辉
  • 6篇刘素贞
  • 6篇李华
  • 5篇吕殿利
  • 5篇于洪丽
  • 4篇耿恒山
  • 3篇汪友华
  • 3篇罗淑贞
  • 3篇吴焕丽
  • 3篇黎霞
  • 3篇杨硕
  • 3篇张欣
  • 3篇张惠娟
  • 3篇魏思捷
  • 3篇曹鹏飞
  • 3篇范东月
  • 2篇颜威利

传媒

  • 5篇电气电子教学...
  • 3篇微电子学与计...
  • 3篇中国生物医学...
  • 2篇电视技术
  • 2篇河北工业大学...
  • 2篇实验室研究与...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全国电工理论...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佳木斯教育学...
  • 1篇电测与仪表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微特电机
  • 1篇自动化仪表
  • 1篇电力电子技术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农机化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6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8篇2005
  • 1篇2004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FPGA模型机的组合逻辑控制器被引量:10
2015年
目前的模型机控制器大多采用微程序控制方式,而组合逻辑控制方式执行速度较快,在精简指令系统中被广泛应用。本文采用QuartusⅡ和Cyclone FPGA构建模型机的组合逻辑控制器。首先,通过设计模型机的指令系统、指令流程、控制信号等,列出各控制信号的逻辑表达式,并对逻辑表达式进行化简;其次,通过QuartusⅡ软件,利用原理图输入法设计组合逻辑控制器的指令译码器和组合逻辑电路模块,并搭配好各自的时序电路,形成完整的模型机控制器;最后把编译好的原理图文件下载到Altera DE2实验板上进行验证。此设计应用了可编程逻辑器件,提高了指令的执行速度,增强了设计的灵活性,且将该控制器与运算器等部件搭建,形成完整的模型机应用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实验教学中,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高艳富坤罗淑贞李钦耿跃华
关键词:模型机FPGA计算机组成原理
磁刺激神门穴诱发脑电信号分析
磁刺激是一种新型刺激疗法,它利用时变电流流入线圈,在线圈周围产生时变脉冲磁场,并在生物组织内诱发感应电流,从而刺激神经组织。由于其具有无痛、无创及操作简便等明显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运动、认知功能的研究以及相关临床治疗。  ...
耿跃华
关键词:神门穴脑电信号
中频电源的两种启动方式设计与分析
2007年
设计了中频电源能量撞击启动方式的主回路电路原理图、继电器电路原理图和零电压软起动方式的主回路电路原理图,对两种启动方式的起动步骤进行了详细分析,对两种启动方式的特点进行了对比和总结,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使读者能够对中频电源的起动方式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两种启动方式的电路简洁明了,所用元件较少,实现容易,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傅桂芹耿跃华刘恩海
关键词:中频电源起动方式软启动
连续短阵脉冲刺激运动区对大脑网络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研究连续短阵脉冲刺激运动区对大脑网络的影响,为运动功能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方法 :招募健康受试者12例,采用伪刺激及连续短阵脉冲刺激人大脑初级运动区,在刺激前后进行手指按键运动测试同时采集脑电。利用皮尔逊相关方法对所采集脑电信号进行关联特性分析、脑功能网络构建及网络特征参数分析研究。结果:伪刺激相关系数矩阵、脑功能网络拓扑连接图以及脑功能网络特征参数在干预前后比较均无变化(P均>0.05);连续短阵脉冲刺激运动区后,按键运动测试的按键平均反应时间增加,网络的节点度减小、聚类系数减小、特征路径长度增加、小世界属性减弱,且各项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连续短阵脉冲刺激能够改变脑功能网络拓扑结构及网络特征参数,改善运动功能。
王超耿跃华
关键词:运动区脑电信号
基于脑电的复杂网络性别差异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人脑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因性别不同存在很大差异,为了考察不同性别在脑网络研究中的差异性表现,本文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对20例健康被试者静息状态下的脑电数据在连续阈值区间内进行了脑网络构建和分析。结果发现:在所选阈值区间内女性组聚类系数、特征路径长度、网络平均度、效率都普遍高于男性组,与之前研究者所得结论具有一致性,而且不同阈值间脑网络拓扑属性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提示:性别差异在脑网络分析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在利用复杂网络手段诊断各类疾病时,将性别因素考虑在内,很可能可以提高基于脑网络分析手段对各类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徐桂芝付灵弟尹宁耿跃华于洪丽
关键词:脑电性别复杂网络静息状态
磁传感器检测磁性纳米粒子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磁性纳米粒子表面修饰后,可以与核酸、蛋白质、重金属离子等物质结合,通过检测磁粒子的磁响应信号,可以得到待测物的含量。基于电磁学理论与隧道磁阻效应,设计了一种用于检测不同质量磁性纳米粒子磁信号的测试平台。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分析软件优化了磁场产生装置,改进后的线圈在通入直流电流不变的情况下,能将磁场的均匀区域扩大1.5倍,数值提高2 Gs。新型三匝线圈的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相比最大误差为6.25%。选择了适合常规样品的磁场检测装置,分析了各类传感器的最优测量方向,测得了磁粒子质量与输出信号的关系曲线。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悬浮液中磁粒子含量的增加,隧道磁阻(TMR)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也呈上升趋势,两者为线性正比关系。
耿跃华王欣瑜翁玲
关键词:磁性纳米粒子亥姆霍兹线圈
引入虚拟仿真技术,促进电工学改革被引量:5
2010年
河北工业大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组利用网站开发工具Macromedia DreamWeaver,设计了以电子电路仿真软件Electronics Work-bench为基础的电工电子虚拟实验室。该虚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的仿真实验环境,学生通过自主设计课程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提高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促进了综合素质的发展,同时促进了"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
张雪辉刘素贞李华黎霞耿跃华
关键词:虚拟实验室EWB电工与电子技术
电工学课程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探讨
2010年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化的教学模式是教育形式变革的必然结果。电工学作为工科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与课程建设中引入网络信息化的崭新思路与模式也是顺应时代需要的。本文从对网络信息化的内涵与特点分析入手,论证了电工学教学实现网络信息化的必要性,并探讨了电工学课程网络信息化建设需要实现的几个方面。
耿跃华张欣刘素贞李华
关键词:电工学网络信息化
输油管线感应加热器的有限元模拟及其参数设计被引量:4
2005年
我国大部分原油粘度高、含蜡多,常温下会凝固,长距离管输需采用加热输送。根据输油管线的特点,建立了适合于有限元数值模拟的计算模型。通过大型有限元商业软件OPERA对感应加热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出涡流在钢管中的分布规律,以及稳态情况下管道中温度的分布规律。根据不同电流参数和线圈参数对感应加热效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实际工程中感应加热器工艺参数的设计方法。
吕殿利张惠娟汪友华耿跃华
关键词:有限元法数值模拟
机器学习与脑电信号分析相结合的眩晕状态分类被引量:3
2022年
背景:脑电图是临床上检测及分析眩晕的一种常用手段,目前多采用单极或多级导联描记并分析脑电频率是否异常。但眩晕的脑电活动过程是异常复杂的,仅采用频率快慢分析的方法,很难对眩晕状态进行准确的分类和检测。目的:将机器学习与脑电信号分析相结合对眩晕状态进行分类,这对眩晕的诊断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无创的前庭功能调节技术前庭电刺激制造可逆的眩晕状态,刺激电流强度为1,2,4倍皮肤感知阈值,被试在不同强度电流刺激后需填写眩晕残障量表,根据眩晕障碍量表评估结果将眩晕症状分为不同的等级,以此作为脑电分类有监督学习的数据标签。采集刺激后的脑电信号,通过小波变换提取脑电信号的小波能量以及小波熵的样本特征,利用多种机器学习分类模型对有无眩晕以及不同等级眩晕的样本特征进行分类。结果与结论:①通过对多种分类模型分类结果的对比发现:基于脑电信号小波变换特征的有监督学习分类可以实现是否眩晕和眩晕等级的二分类和多分类;②随机森林分类模型较逻辑回归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在眩晕检测的二分类以及多分类问题上表现出较高的准确率,其中二分类准确率最高可达82.5%,操作特性曲线面积为0.913,三分类准确率最高可达75.8%,操作特性曲线面积为0.927;③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在有无眩晕及眩晕等级的脑电特征分类问题上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该方法为眩晕症状的分类检测提供了一种可行性的补充方案,为眩晕症的诊断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耿跃华石金祥
关键词:眩晕脑电信号小波变换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