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小平
- 作品数:134 被引量:282H指数:9
- 供职机构:解放军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人防科研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集中式空调系统的除湿设计被引量:8
- 2004年
- 分析了全空气一次回风空调系统再热量偏小的原因 ,指出计算再热量的最不利工况不是在夏季 ,而是在过渡季节。
- 缪小平彭福胜王琴
- 关键词:集中式空调系统冷冻除湿冷凝热再热
- 基于余热回收的悬索桥主缆除湿防腐系统节能分析与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主缆是悬索桥最重要的受力构件之一,且是不可更换构件,被称为悬索桥的"生命线"。主缆长期暴露在大气环境中,经受着各种不利环境的侵蚀,导致主缆钢丝易产生锈蚀。主缆除湿防腐系统将干燥空气送入主缆,降低主缆内的空气湿度,从而避免主缆钢丝锈蚀,提高了主缆钢丝的使用寿命。本文阐述了主缆除湿防腐系统的原理及组成,提出了一种基于余热回收的悬索桥主缆除湿防腐系统。搭建了测试热交换器性能的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当转轮除湿机再生风量是转轮除湿风量的1/3时,随着转轮除湿风量的增加,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增加,再生空气经过热交换器后空气温度升高,减少了再生电加热器的加热量,节约了主缆除湿防腐系统的能耗,因此采用余热回收技术有利于主缆除湿防腐系统的节能。
- 彭关中缪小平范良凯贾代勇刘文杰马喜斌
- 关键词:余热回收悬索桥主缆除湿系统
- 基于无量纲特征提取的火灾火焰检测方法
- 基于无量纲特征提取的火焰检测方法,通过“搜寻”的方法对火焰图像进行准确的可疑区域分割,运用无量纲的多尺度不变性,用三个无量纲特征因子:中心偏移因子、面积增量因子和“动态常数”因子描述火焰的动态特征因子;将所述特征因子组成...
- 黄正宇缪小平
- 文献传递
- 基于图像的火焰检测中无量纲动态特征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对火焰动态特征难以统一描述的问题,提出一种无量纲的检测方法。用"搜寻"的方法分割出火焰的可疑区域,分析火焰初期的特性,提取出三个无量纲特征因子并在贝叶斯分类器中训练,最后实现对火灾火焰的检测。其中"火焰动态常数"因子具有"稳定"的特性,其统计取值区间为[-0.003,0.003],突破了传统研究的时空局限性,不受火焰发展阶段、空间探测尺度以及监控设备种类的影响。对于实验中的不同远近的200帧序列的火焰检测,无量纲特征识别同一般特征识别结果相比较,正确识别率均超过90%。实验结果表明,无量纲动态特征因子能更好地描述火焰的特征,提高火焰识别的效率,增强火检系统的鲁棒性和可靠性。
- 黄正宇缪小平芮挺
- 关键词:火焰检测图像分割
- 人防工程节能标准的研究
- 人防工程与地面建筑相比有许多不同点,因此其节能要求也不一样。根据人防工程的特点,阐述了《人防工程节能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 马吉民缪小平彭福胜王瑞海王起伟
- 关键词:人防工程节能
- 文献传递
- 地下工程水环热泵型除湿空调机
- 地下工程水环热泵型除湿空调机,设有压缩机、四通转换阀,翅片蒸发换热器、翅片冷凝换热器、制冷电磁阀、第一单向阀和制冷膨胀阀、套管冷凝换热器构成并依次连接,设有第二单向阀和制热膨胀阀与第一单向阀和制冷膨胀阀并联,套管冷凝换热...
- 缪小平朱志平茅靳丰张贵德
- 文献传递
- 冷冻除湿机变风量优化运行的试验研究
- 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冷冻除湿机变风量运行试验,通过交互作用显著性分析,发现对应最大单位能耗除湿量的最优风量受冷冻除湿机进口空气的相对湿度的影响远大于受温度的影响。
- 范良凯袁丽缪小平王婧王瑞海
- 关键词:正交试验相对湿度
- 文献传递
- 地下间歇空调室内空气与岩土的耦合传热模拟
- 针对大多数采用间歇空调的地下工程,由于在空调停止工作时周围岩体存在一个向自然状态恢复的过程,因此房间内空气与周围岩土之间对流-导热的耦合传热过程相当复杂.此时的内边界条件并不属于所谓的三类边界条件,而是由热量交换过程动态...
- 王琴程宝义缪小平
- 关键词:间歇空调耦合传热空调动态负荷
- 文献传递
- 室内装修图案与色彩对人体热舒适度的影响
- 本文探讨了室内装修图案与色彩对人体热舒适度的影响,由于热舒适感是人的一种主观感觉,因此,很难用一个客观的物理量准确地衡量。本文则是参照了国外的同类研究,让被试者依据自身的比例感觉来定,避免了由于被试者个体差异而产生的潜在...
- 张嘉裕缪小平
- 关键词:室内装修图案节能
- 文献传递
- 浅埋地下工程间歇空调最优启停时间的神经网络控制
- 2006年
- 将影响最优启停时间的四个主要因素作为控制输入,最优启停时间作为系统输出,建立了最优启停时间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分析了考虑岩土蓄热作用下室内热环境的变化,应用CFD模拟软件建立了采用间歇空调时室内空气与周围岩土的耦合传热模型,将模拟所得数据用来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得出的最优模型可用于预测各种复杂的非线性条件下的最优启停时间。通过一小型系统模型验证了该神经网络控制的有效性。
- 王琴程宝义缪小平茅靳丰
- 关键词:浅埋地下工程间歇空调耦合传热人工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