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红
-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进行rTMS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加护理干预.治疗前后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疗效,并在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治疗完成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干预组患者阳性量表评分、阴性量表评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及总分均较对照组低[(13.1±2.3)分比(16.7±2.1)分,(11.5±2.6)分比(15.3±2.3)分,(28.3±2.3)分比(30.9±2.2)分,(56.9±1.8)分比(67.4±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8、2.401、2.452、2.191,P<0.05.2组rTMS治疗完成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41,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对rTMS治疗的完成情况,改善精神症状,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 王艳红李玉玲
- 关键词:护理经颅磁刺激精神分裂症
- 精神病患者灌药器的制作及应用
- 2007年
- 因有些精神病患者对所患疾病无自知力,常常拒绝服药,给护理工作带来许多困难。患者不配合服药,对治疗有很大影响。为此,笔者研制出一种灌药器,取材容易,制作简单,使用携带方便,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增加了患者的服药可靠性。对2005年2月-2006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218例拒绝服药的精神病患者使用该产品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孙淑红卢艳华毛晶张丽萍王艳红
-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护理工作质量拒绝服药患者不配合自知力可靠性
- 接受与实现疗法及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首发单相抑郁症患者的对照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 探讨接受与实现疗法及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首次发病的单相抑郁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0例首发单相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独药物治疗组(研究组1);药物结合接受与实现疗法治疗组(研究组2);药物结合认知行为治疗组(研究组3),每组各30例.采用临床对照研究方法,对首发单相抑郁症患者应用抗抑郁药物(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抗抑郁药物结合接受与实现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对比评价接受与实现疗法对于首发单相抑郁症的疗效,采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抑郁症的症状及疗效.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第1周末HAMD和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第2、4、6、8周末3组HAMD和HAM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首发单相抑郁症患者应用药物治疗结合接受与现实疗法具有满意的效果.
- 孙淑红王艳红卢艳华
-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抑郁症
- 社会支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观察社会支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的影响分析。方法将在我院近期(2016年1月-2018年12月时期)收治精神分裂症为诊断的患者总计86例,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43例)与实验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社会支持干预。对照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价(WHOQOL-BREF)、社会功能缺陷(SDSS)、精神分裂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并统计患者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WHOQOL-BREF各项评分、SDSS、PANSS评分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其中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康复优良率为90.7%、对照组为74.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采取社会支持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社会功能缺陷与精神分裂阳性症状,改善患者康复效果,效果理想。
- 吕莹陶永红王艳红崔晓佳
- 关键词:社会支持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