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新
- 作品数:45 被引量:16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4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原发性小肠肿瘤47例分析
- 2000年
- 王亚平王立新
- 关键词:原发性小肠肿瘤X线检查
- 针刺锥体交叉区治疗偏头痛的理论探讨及实践意义被引量:1
- 2014年
- 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疾患,患病率为5%~10%,女性多见,常有遗传因素。偏头痛有着相当的危害,不仅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质量,而且与脑卒中、情感障碍等多种疾患相关[1]。治疗偏头痛的药物种类很多,主要有非甾体抗炎药、麦角胺类、曲坦类、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受体拮抗剂等药物。
- 肖蕾赵建国王立新米锋
- 关键词:偏头痛病机治法
- 颅脑损伤的康复被引量:2
- 2000年
- 李立勇王立新
- 关键词:颅脑损伤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 针药结合解毒通腑法对脑梗死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病人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解毒通腑法对脑梗死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病人神经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6例脑梗死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针药结合解毒通腑法,对照组采用开塞露,两组病人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处理及常规体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1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治疗后面瘫、上肢肌力、手肌力、下肢肌力、步行能力的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解毒通腑法改善脑梗死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病人神经功能疗效确切。
- 肖蕾赵建国王立新张圆
- 针刺锥体交叉区、颈部夹脊联合红光照射治疗颈源性头痛75例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观察针刺锥体交叉区、颈部夹脊刺联合红光照射治疗颈源性头痛(CEH)的效果。方法:选取CEH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红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锥体交叉区结合颈部夹脊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颈椎活动度、中医症状积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89%,显著高于对照组73.68%(P<0.05)。治疗后两组VAS、ROM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头痛、眩晕、颈部僵硬、耳鸣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锥体交叉区、颈部夹脊刺联合红光照射治疗可有效缓解CEH患者临床症状和颈椎活动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肖蕾姚路红吴梦茹王炎崔琪张晨王胜李瑞王立新周丽华
- 关键词:针刺疗法红光照射
- 针灸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 腰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痹症”范畴,归于膀胱经证候。应用中医的审、切、循、按、扪的检查方法,寻找有变动的穴位。根据“不通则痛”、“以通治痛”的治疗原则,应用针灸刀进行“穴位松解术”,共治疗675例,经1~13 年随访,平均...
- 任志远杨玉英王立新陈兴刘玉英
- 文献传递
- 试从虚痰瘀论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证被引量:4
- 2014年
- 通过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证中医病机的论述,提出从虚、痰、瘀立论施治,并通过现代医学的研究加以论证,为中医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证提供另一种思路。
- 王立新崔祺肖蕾张庆杰张晨
-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证气虚血瘀痰浊阻络
- 狭窄性腱鞘炎的治疗与预防
- 2006年
- 王立新
- 关键词:狭窄性腱鞘炎中老年人多发病常见病秋冬季
- 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 2000年
- 李立勇王立新
- 关键词:带状疱疹激光
- 电针针刺锥体交叉区治疗偏头痛612例
- 2016年
-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血管神经性头痛,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单侧或双侧搏动样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及畏光、畏声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针刺治疗偏头痛具有不良反应小、无药物依赖性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007年5月—2015年8月,我们采用电针针刺锥体交叉区的方法治疗偏头痛612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 李静张晨王炎王胜王立新肖蕾
- 关键词:电针针刺偏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