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骨折
  • 4篇胫骨
  • 4篇复位
  • 3篇远端
  • 3篇手术
  • 3篇髓内
  • 3篇髓内钉
  • 3篇外固定
  • 3篇内骨折
  • 3篇内固定
  • 3篇跟骨
  • 3篇关节
  • 3篇并发
  • 3篇并发症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影像学检查
  • 2篇有限内固定
  • 2篇平台骨折
  • 2篇切开

机构

  • 18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8篇王秋根
  • 16篇张秋林
  • 11篇唐昊
  • 9篇陆晴友
  • 9篇纪方
  • 7篇王万宗
  • 7篇汤旭日
  • 7篇沈洪兴
  • 6篇王家林
  • 6篇张春才
  • 6篇吴剑宏
  • 6篇许硕贵
  • 5篇方大标
  • 4篇禹宝庆
  • 4篇谭瑞星
  • 4篇汪方
  • 1篇邓迎生
  • 1篇王志伟
  • 1篇汤雪明
  • 1篇汪滋民

传媒

  • 13篇中华创伤骨科...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年份

  • 5篇2005
  • 9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肩胛盂移位及成角在肩胛颈骨折治疗中的意义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肩胛盂移位及成角在肩胛颈骨折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自200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9例伴有肩胛盂移位及成角的肩胛颈骨折治疗的临床资料。采用前后位X线片检查,辅以CT检查测量肩胛盂移位及成角畸形。采用Goss等的分型方法:ⅡA型5例,ⅡB型4例。伴有合并损伤者7例。肩肘吊带保守治疗2例,通过Judet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7例。结果9例患者7例获得随访,随访5个月~4年,平均28.6个月。根据Constant疗效评价标准,优3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5.7%。远期主要并发症包括,肩关节疼痛3例,肌力下降及外展活动受限4例,肩关节不稳定1例。结论①肩胛颈骨折多由高能暴力所致,合并损伤发生率很高,容易漏诊。②正确的X线摄片及CT检查有助于明确骨折类型和选择治疗方法。③肩胛颈骨折肩胛盂移位超过1cm或成角超过40°应行手术治疗。④手术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正确的康复训练对肩关节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吴剑宏张秋林纪方汪滋民唐昊王万宗邓迎生杜明奎汤旭日汪方王秋根
关键词:肩胛颈骨折肩胛颈骨折成角畸形骨折治疗肩胛盂
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MIPPO)在胫骨近、远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106
2004年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MIPPO)治疗胫骨近、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34例胫腓骨骨折的患者采用此方法治疗,其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14~72岁。胫骨近端骨折12例,远端骨折22例。骨折按AO胫骨干分型,C1型16例,C2型10例,C3型8例。结果本组34例随访3~26个月,平均14个月,患者伤口全部一期愈合。手术时间45~160min,平均80min,出血100~300mL,术中无输血。X线片示骨痂出现时间4~12周,平均8周,骨愈合时间4~14个月,平均6.7个月,无再骨折发生。以Johner-Wruhs方法评价功能,本组病例优21例、良11例、中2例,总体满意率94.1%。结论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愈合率高,是治疗胫腓骨近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纪方王秋根沈洪兴唐昊张秋林蔡晓冰王万宗方大标陆晴友谭瑞星
关键词:钢板固定胫骨骨折接骨术
动力外固定器加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探讨动力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年以来,采用该方法治疗Pilon骨折27例,按Ovadia和Beals分型,Ⅲ型9例,Ⅳ型12例,Ⅴ型6例。手术采用T型动力外固定器跨踝关节固定,对胫骨远端关节面采用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克氏针或有限切开复位螺丝钉固定。术后1~3周松开外固定器的动力锁纽,活动踝关节。结果术后27例均获得随访,功能评定按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优良率达82.3%。结论有限内固定避免了软组织的并发症和骨不连,动力外固定架使踝关节早期活动,避免了踝关节的僵直,因而是Pilon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张秋林王秋根纪方王万宗汤旭日唐昊吴剑宏陆晴友张春才禹宝庆许硕贵
关键词:PILON骨折外固定器骨折固定术
大鼠脊髓损伤后腺苷A1受体变化的放射自显影研究
2001年
目的:探讨脊髓组织腺苷A1受体的分布及大鼠脊髓损伤后腺苷A1受体的变化规律.方法:腹侧压迫法造成T13脊髓中度损伤,分别于伤后10 min和1、4、24 h取伤段脊髓,对照组取同一水平脊髓组织,取下的脊髓组织立即冰冻切片,行放射自显影,放射性配基采用特异性A1受体激动剂环己基腺苷[3H]cyclohexyladenosine (3H CHA).结果:脊髓组织A1受体主要分布于脊髓后角,其他脊髓灰质分布较少;脊髓损伤后10 min和1、4 h时可见伤段脊髓A1受体密度明显下降,24 h后显著增加.而未损伤区脊髓A1受体密度却急骤增加,至4 h达最高峰,24 h仍高于伤前水平.结论:脊髓损伤后A1受体的变化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可为腺苷早期治疗脊髓损伤提供理论基础.
张秋林赵杰王秋根赵定麟邱广义李明侯铁胜李桂芬
关键词:脊髓损伤放射摄影术
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手术并发症分析被引量:262
2005年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预防和对策。方法随访1997年1月至2002年7月,采用切开复位+“Y”形钢板内固定伴必要时自体植骨治疗的Ⅱ~Ⅳ型跟骨骨折54例共59足。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20足,Ⅲ型24足,Ⅳ型15足。术中侧位X线透视观察Bhler角和Gissane角,Broden位透视观察后关节面的恢复情况。皮瓣下放置引流以防止术后血肿形成。围手术期常规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所有病例随访时间9~48个月,平均17个月。结果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30足,良21足,可6足,差2足,优良率为86.4%。发生明确的早期并发症4足,发生率6.8%,其中皮肤边缘坏死2足,感染1足,腓肠神经损伤1足。远期发生明显慢性疼痛2足(3.4%)。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手术并发症与跟骨解剖特点和跟骨骨折机制有关。以下措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术前作周密计划和准备,术中采用全厚皮瓣并避免过分牵拉和反折,复位后通过植骨来支撑关节面骨折块及提高内固定的牢固程度,术后石膏固定并抬高患肢,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出现并发症后,可根据情况作相应处理。
高堂成张春才张庆宏王秋根许硕贵王家林
关键词:内固定手术跟骨关节内骨折关节面前作
全下肢皮肤脱套伤的治疗及评价被引量:21
2003年
目的报道全下肢皮肤脱套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薄全厚皮回植方法治疗全下肢皮肤脱套伤4例。结果术后皮肤成活率96%以上,外形、感觉恢复均满意。结论应用薄型全厚皮方法将脱套皮肤回植,为全下肢皮肤脱套伤或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提供一个良好手术方式。
汤雪明王秋根张秋林
关键词:手术方式创伤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43
2004年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自2000年1月~2004年3月,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分别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切开复位掌侧支持钢板内固定、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以及切开复位记忆合金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63例66侧。术中进行自体骨移植17侧。结果63例患者中有58例60侧获随访,随访时间为5~28个月(平均14个月)。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进行评定,优27侧,良20侧,可9侧,差4侧。并发症包括钉道感染5侧,骨干部骨不连1侧,腕管综合征1侧,创伤性骨关节炎2侧。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每一种方法应掌握好其适应证。
张秋林王秋根纪方王万宗汤旭日禹宝庆陆晴友唐昊吴剑宏张春才
关键词:桡骨远端外固定器闭合复位切开复位内骨折固定术
医源性因素对DHS治疗髋部骨折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8
2004年
目的探讨动力性髋螺钉(dynamichipscrew,DHS)治疗髋部骨折中出现的各种失误和并发症与医源性因素的关系,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总结316例DHS治疗髋部骨折中出现的失误和并发症,并分析其原因。结果258例得到随访,32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误和并发症,发生率12.4%。其中因失误致颈钉位置欠佳6例,长度不当4例;术后并发症颈钉穿出股骨头4例;术后切口感染3例,其中骨不愈合1例;髋内翻4例,其中钢板断裂1例;畸形愈合6例;下肢外旋畸形2例;骨不愈合3例。结论DHS治疗髋部骨折疗效肯定,出现的失误和并发症与术前准备、适应症的选择、DHS的选用、手术技术及术后功能锻炼指导等医源性因素有关。
方大标王秋根张秋林纪方陆晴友唐昊汤旭日汪方
关键词:医源性因素髋部骨折并发症
锁定加压胫骨远端髓内钉治疗胫骨下段骨折(附13例报告)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髓内钉在胫骨下段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在电视透视下闭合复位、锁定加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13例,其中闭合骨折8例,开放骨折5例。开放骨折按Gustilo分类,Ⅰ型2例,Ⅱ型2例,ⅢA型1例。结果1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4个月)。疗效评定采用Johner-Wruh评分标准:优10例,良2例,可1例。无1例感染,无断钉和骨不连。结论对于胫骨下段骨折的治疗,锁定加压髓内钉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王家林高堂成张春才王秋根许硕贵张秋林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电视透视闭合复位
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的治疗被引量:67
2004年
目的探讨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的治疗。方法32例38侧跟骨骨折,按Sanders分型,分别对15侧SandersⅡ型骨折采用C臂透视经皮穿针撬拔复位加石膏外固定、23侧SandersⅢ-Ⅳ型骨折运用切开复位自体髂骨植骨及Y型钢板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为6~36个月。术后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估,总体优良率为81.6%。结论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宜选用撬拔复位石膏外固定;而SandersⅢ-Ⅳ型骨折需切开复位内固定。
陆晴友王秋根张秋林唐昊沈洪兴
关键词:跟骨骨折撬拔复位切开复位距下关节影像学检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