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琪

作品数:35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4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细胞
  • 5篇原体
  • 5篇支原体
  • 4篇脂质相关膜蛋...
  • 4篇土壤
  • 4篇种子
  • 4篇种子发芽
  • 4篇发芽
  • 4篇发芽技术
  • 4篇IL-1Β
  • 3篇蛋白
  • 3篇有机碳
  • 3篇植物
  • 3篇牛支原体
  • 3篇配子
  • 3篇配子体
  • 3篇转录
  • 3篇香鳞毛蕨
  • 2篇单杂交
  • 2篇氮素

机构

  • 35篇东北农业大学
  • 6篇吉林农业大学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黑龙江省农业...
  • 2篇中国烟草总公...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湖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烟草总公...
  • 1篇黑龙江省农产...

作者

  • 35篇王琪
  • 6篇李媛
  • 6篇辛九庆
  • 6篇陈莹
  • 5篇李德山
  • 5篇汪洋
  • 5篇马献发
  • 5篇周长平
  • 4篇胡国富
  • 4篇常缨
  • 4篇任桂萍
  • 4篇刘素丽
  • 4篇秦立刚
  • 4篇卜志刚
  • 4篇王显兵
  • 4篇陈玲玲
  • 3篇韩阳
  • 3篇王文飞
  • 2篇朱延明
  • 2篇钱春荣

传媒

  • 6篇中国预防兽医...
  • 2篇黑龙江农业科...
  • 2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土壤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腐植酸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 1篇农业资源与环...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简述腐植酸在土壤和肥料“碳达峰”“碳中和”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22年
腐植酸作为土壤的“储碳器”、化肥的“增效剂”,在国家2030年和2060年“碳达峰”以及“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中大有作为。结合国内外现状,根据腐植酸的特性,综述了腐植酸在“碳达峰”和“碳中和”中的作用,并对其今后的应用提出展望。
陈柏杨刘阳马献发刘丹阳许连周王琪
关键词:腐植酸
施用生物质炭对黑土腐殖质组成及水稳性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2023年
为探究生物质炭对土壤腐殖质组成和团聚体特征的影响,以东北黑土区植烟土壤为研究对象,于2019—2020年在田间设置了3个处理,包括连续施用低量(5 t/hm^(2),C1)、高量(25 t/hm^(2),C2)生物质炭和不施生物质炭(CK)处理,分析了不同用量生物质炭对土壤腐殖质组分及水稳性团聚体分布的影响,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13)C核磁共振(^(13)C-NMR)对土壤胡敏酸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1和C2处理分别使土壤富里酸减少了16.90%和40.85%,胡敏酸含量显著增加了14.86%和33.78%,胡敏酸在腐殖酸中占比也显著增加;FTIR和^(13)C-NMR结果显示,C2处理的土壤胡敏酸I_(2920)/I_(1620)吸收峰强度比值降低了11.82%,脂族碳/芳香碳比值降低了13.04%,表明高量生物质炭使胡敏酸芳构化程度增强,脂肪结构比例降低;生物质炭的添加促使土壤大团聚体(>0.25 mm)比例增加,C2处理提升大团聚体的作用更显著。结合相关性分析发现,胡敏酸含量与0.25~2 mm大团聚体含量显著正相关,胡敏酸分子的脂肪族官能团特征与>2 mm粒级团聚体显著正相关。此外,C1和C2处理显著提高了烟叶产量。综上,生物质炭能提升土壤腐殖质中胡敏酸的含量和结构,有利于土壤大团聚体形成,提高土壤固碳潜力,对作物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王琪朱莹雪许连周陈柏杨马献发元野高珊焦玉生胡继军
关键词:生物质炭腐殖质组成光谱分析水稳性团聚体
高等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5年
对近年来高等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不育机理与育性恢复的机理研究结果进行了概述,并探讨了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的发展前景。
郭东林毕影东王琪王晓萍王同昌李集临
关键词: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不育机理高等植物植物细胞
一种利用豆渣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粉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豆渣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粉的方法,属于膳食纤维粉加工的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豆渣真空气流烘干,经过冲击磨处理,再将豆渣与水充分混匀;2)经过粗磨、胶体磨和破壁机组合粉碎豆渣液,过...
齐宝坤李杨宋琀钰康梦雪王琪
文献传递
基于人地关系的干旱区耕地流转空间分异特征与驱动机制的地理探测被引量:6
2021年
针对当前乡村耕地资源闲置浪费与利用率低下等问题,从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视角,研究贫困地区耕地流转现状及其驱动机制,为盘活乡村耕地资源、促进区域稳定持续脱贫与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以西北干旱区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示范区盐池县为例,基于93个行政村的问卷调研数据,运用ArcGIS及地理探测器等工具,研究盐池县耕地流转分异特征、主导因素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盐池县耕地流转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呈现"北高南低,中部密集"的趋势;人均耕地面积、水浇地面积、合作社运营状态、特色产业数量以及到县级干道距离是影响盐池县耕地流转的主导因素,各因素对耕地流转的影响力分别为0.247、0.264、0.028、0.065、0.091。土地利用是驱动盐池县耕地流转的主要因素,未来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增加水浇地面积,加强农业合作社经营与特色产业培育,促进耕地资源流转与可持续利用。
王琪王永生杜国明刘兆军
关键词:耕地流转人地关系干旱区
一种提高中药材黄芪种子发芽率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中药材黄芪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属于黄芪种子发芽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选种:挑选籽粒饱满,大小均一的黄芪种子;(2)消毒处理:将种子先用蒸馏水反复冲洗2‑3次,再用2wt%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5mi...
胡国富杨劼宫婷卢宝伟徐松滨秦立刚张攀梅琳琳林宇龙刘洪强王琪李韦遥刘微
一种建立农杆菌介导香鳞毛蕨配子体遗传转化体系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立农杆菌介导香鳞毛蕨配子体遗传转化体系的方法,属于香鳞毛蕨遗传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为是以香鳞毛蕨配子体为受体,用植物双元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将经过预培养的香鳞毛蕨配子体浸泡于转化后的农杆菌菌...
常缨卜志刚陈玲玲陶文青张常旭王琪
文献传递
筛选糖尿病候选药物FGF-21受体激动剂的新型细胞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2011年
建立以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1,FGF-21)信号通路为靶点的药物筛选细胞模型,用于筛选FGF-21受体激动剂类的新型治疗糖尿病药物。FGF-21的生理功能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的FGFR及辅助受体βklotho传递信号,从而激活细胞内相关调控的一系列信号通路以及基因转录来实现的。本实验将βklotho基因构建到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BMN-IRES-EGFP。将该载体导入包装细胞,收集病毒上清液并感染3T3-L1细胞,筛选到稳定表达βklotho细胞系。该细胞模型在FGF-21作用下可以促进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1表达及转运水平升高,从而提高细胞糖吸收能力。构建该细胞系可以方便对FGF-21及类似药物进行高通量筛选,为糖尿病药物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高红梅王文飞张巧韩阳王琪任桂萍付云威李德山
关键词:FGF-21药物筛选糖尿病药物
松嫩平原中南部甜玉米丰产稳产栽培技术
2012年
甜玉米,又称“水果玉米”或“蔬菜玉米”,具有营养丰富、香甜可口的特点,食用价值高,因此受到世界各国消费者的青睐,是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等发达国家的主要蔬菜之一。与此同时,由于其经济价值、加工附加值高,经济效益显著,鲜食甜玉米及其加工产品在我国的市场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因此,发展甜玉米生产对优化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
姜宇博马鸿艳王琪王俊河钱春荣王琳栾非时
关键词:鲜食甜玉米丰产稳产栽培技术松嫩平原种植业结构调整蔬菜玉米
FGF21-L-Fc融合蛋白表达及其降糖作用初步评价被引量:4
2011年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是FGF家族成员之一,最近发现具有独立调节血糖的作用。为了提高FGF21稳定性来达到更好的药效,通过柔性接头连接,制备重组融合蛋白FGF21-L-Fc,并对其生物学活性和体内药效学进行初步研究。纯化后的FGF21-L-Fc融合蛋白经鉴定,其分子量和特异性均与理论值相符。经微量化的GOD-POD法检测表明,FGF21-L-Fc融合蛋白能刺激体外培养的已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吸收,其葡萄糖消耗率与野生型相比有很大提高;在STZ造模糖尿病小鼠体内,其药效比野生型持续时间长。结果表明,改造的蛋白比野生型药效更持久,为以后FGF21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姚文兵任桂萍韩阳曹宏伟高红梅阚方明王琪李德山
关键词:葡萄糖吸收稳定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