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毓銮

作品数:43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淋巴
  • 17篇淋巴瘤
  • 14篇细胞
  • 13篇骨髓
  • 12篇肿瘤
  • 12篇恶性
  • 8篇骨髓移植
  • 8篇白血
  • 8篇白血病
  • 7篇血液
  • 7篇外周
  • 7篇外周血
  • 6篇造血
  • 6篇造血干
  • 6篇造血干细胞
  • 6篇造血干细胞移...
  • 5篇造血干细胞移...
  • 5篇体外
  • 5篇自体骨
  • 5篇自体骨髓

机构

  • 35篇山西省肿瘤医...
  • 10篇山西省肿瘤研...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学院
  • 1篇山西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上海血液学研...
  • 1篇大同市第三人...
  • 1篇太原市商业职...

作者

  • 43篇王毓銮
  • 20篇归薇
  • 15篇张巧花
  • 14篇张文姝
  • 12篇郑玉萍
  • 9篇侯淑玲
  • 8篇张俊萍
  • 6篇韩维娥
  • 6篇贺建霞
  • 5篇王列样
  • 5篇唐泽忠
  • 5篇张素英
  • 5篇杨斌
  • 5篇王军
  • 5篇张少云
  • 4篇米振国
  • 4篇王鹤皋
  • 3篇牛玉中
  • 3篇赵佩
  • 3篇马文昌

传媒

  • 7篇山西医药杂志
  • 6篇白血病.淋巴...
  • 6篇山西白血病
  • 2篇山西中医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护理研究(中...
  • 2篇山西省抗癌协...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国外医学(遗...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肿瘤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山西医学院学...
  • 1篇白血病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第九届全国肿...

年份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6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5
  • 8篇1993
  • 5篇1992
  • 3篇1991
  • 2篇1990
  • 4篇1989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恶性淋巴瘤的生物治疗进展被引量:8
2006年
近20年来,随着免疫学的发展,生物治疗在淋巴瘤治疗中的地位正日益引起关注,并成为其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常用于淋巴瘤治疗的生物治疗手段包括:单克隆抗体的治疗、放射免疫治疗、主动免疫治疗、过继免疫治疗、靶向bcl-2的基因治疗、特异性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等。合理使用这些方法并与其他治疗手段有机地结合将有助于提高淋巴瘤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
张俊萍王毓銮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生物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疾病及实体瘤的研究
2001年
目的 :对 3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 (A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和实体瘤的有关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ABMT组 16例 (NHL 7例 ,HL 6例 ,AML 2例 ,AL L 1例 ) ,13例采用 CBVA方案预处理 ,2例采用 HD- CTX+ TL I,1例采用 TBI+ HD- CTX预处理。APBSCT组 16例 (NHL 11例 ,HL 3例 ,MM1例 ,SCL C1例 )用 CTX+G- CSF+ DXM方案动员 ,NHL 采用 CBV方案预处理 ,MM采用 CBM处理 ,SCL C采用 CEP方案处理。结果 :ABMT组 3年、5年生存率在 NHL组为 75 %、75 % ,HL组分别为 10 0 %、83.3 % ;APBSCT组 NHL的 2年、3年生存率为 80 .6 %、6 8.7% ,HL 的 2年、3年生存率均为 10 0 %。 1例 MM、2例 AML、1例 AL L 和 SCL C的存活期分别为 5年、19月、2年和 14月。移植相关死亡率为 0。结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疾病及实体瘤 ,改善预后的主要手段之一。 ABMT组与 APBSCT组疗效相近 ,患者造血恢复快 ,严重感染发生率低。
张巧花韩维娥侯淑玲归薇郑玉萍张俊萍贺建霞王列样刘阳王军杨斌张文姝王毓銮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淋巴瘤白血病
干扰素治疗毛细胞白血病进展
1990年
近年来,干扰素(Interferon IFN)用于治疗毛细胞白血病(HCL)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目。过去,以脾切除、脾照射、化疗、白细胞分离术及骨髓移植等方法治疗HCL,虽取得了一些效果,但都不甚理想。特别对部分脾切除无效和骨髓受抑制的晚期病人,治疗更为困难。1984年Quesada首次报道16例HCL患者,经IFN治疗后,15例获得了显著疗效。嗣后,不少学者做了许多临床和实验研究,均认为IFN是当今治疗HCL的有效药物,其副作用小,使用方便,
归薇王毓銮
关键词:干扰素毛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和淋巴瘤染色体脆性部位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观察了53例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以及50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染色体脆性部位,实验结果表明:1)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染色体畸变率和脆性部位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淋巴瘤患者检出44种脆性位点,有21种与癌断裂点对位;白血病患者检出的30种脆性位点中有19种与癌断裂点对位,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3)实验组患者检出的部分脆性位点与癌基因位点一致,以上结果提示脆性部位在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王毓銮唐泽忠胡楠王秀琴
关键词:白血病淋巴瘤脆性部位
自体骨髓移植患者感染的防治被引量:1
1992年
近年来,国内外应用自体骨髓移植(ABMT)治疗晚期难治性恶性淋巴瘤(ML)、急性白血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影响ABMT成败的重要因素是骨髓抑制期的严重感染与出血。我院自1986年9月至1990年7月,用ABMT治疗ML7例,急性自血病2例;3例并发了感染,经积极防治,均被控制,现将我们的防治措施及体会总结如下。
张文姝王毓銮归薇张巧花郑玉萍
关键词:骨髓移植自体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粒—单系祖细胞体外培养的观察
1992年
近年来应用体外半固体琼脂培养技术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患者骨髓粒一单系祖细胞(CFU—GM)生长特点的报道较多,并对其发病机理开展了研究。我们测定了10例再障患者骨髓CFU—GM的含量,并重点观察了再障骨髓与造血正常骨髓混合培养及再障病人血清对正常骨髓培养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郭春霞张媛王跃华王毓銮
关键词:再生障碍贫血CFU-GM
EB病毒感染与淋巴瘤基因组不平衡改变的初步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感染与淋巴瘤基因组不平衡改变、临床表现、病理类型、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EBV潜伏膜蛋白(LMP-1),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BV编码的小RNA(EBERs)表达情况,比较基因组杂交(CGH)进行基因组水平不平衡改变的研究。结果EBV感染的霍奇金淋巴瘤(HL)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瘤(MALT)型基因组无不平衡改变。外周T淋巴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表现为基因异常的数目多,核型复杂,预后不良。大B细胞NHL、小B细胞NHL表现为基因组水平缺失与增益的数目少、化疗效果好。结论EBV感染后的NHL宿主细胞基因组水平改变,扩增与/或缺失数目多,临床表现呈进展性,化疗效果差,预后不良。
侯淑玲樊晓光归薇王毓銮贺建霞张巧花
关键词:EB病毒感染淋巴瘤基因组
肺癌患者CD28表达水平及对CTL的影响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群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8表达水平对免疫杀伤细胞CTL的影响。包括总T淋巴细胞、CD28+T细胞和CTL的测定与分析。方法:研究对象,试验组为本院近期经临床病理确诊、未经任何治疗的手术前肺癌患者30例...
张少云史天良张素英郑启英王毓銮赵嘉训米振国
关键词:肺癌患者CTL
文献传递
原发性胃肠淋巴瘤误诊原因分析
1993年
原发性胃肠淋巴瘤的预后随着手术切除和术后放、化疗已有明显改善,5年生存率达85%。胃淋巴瘤的Ⅰ,Ⅱ和Ⅳ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5%,78%和25%,说明病期愈早,生存率愈高。然而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复杂,症状又无特异性,因而在初诊时容易造成误诊。为了提高早期确诊率,本文就我院原发性胃肠淋巴瘤60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
郑玉萍归薇张文姝王毓銮
关键词:胃肿瘤肠肿瘤淋巴瘤误诊
非Hodkin淋巴瘤临床相关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3年
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异质性很强 ,不同类型的淋巴瘤有特异的基因异常。认识并检测这些基因异常有助于正确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对带动临床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 NHL 近年细胞遗传学水平的改变 ,分子水平 MYC、BCL1、BCL2、BCL3、BCL6、BCL8、BCL9、BCL10、REL、p5 3、PAX5及 MAL T1等癌基因表达的研究情况 ,以及与临床的意义进行综述。
侯淑玲王璐陈赛娟王毓銮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相关基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