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涛
- 作品数:100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线性压缩机驱动的混合工质微型节流制冷机被引量:2
- 2022年
- 很多电子器件在低温环境下工作具有更强的性能,但低温电子器件的广泛应用仍受到制冷技术微型化落后的牵制。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多元混合工质的闭式节流制冷系统,该系统由Hampson型微型节流制冷机与线性压缩机相结合,工质采用摩尔浓度为39%甲烷/20%乙烷/41%异丁烷三元混合物,实验研究了制冷机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降温性能。结果表明:制冷机在0.10~1.77 MPa和0.14~1.90 MPa压力条件下均可实现165 K的制冷温度,在0.36~1.73 MPa和0.18~1.36 MPa压力条件下均可实现198 K的制冷温度。该系统结构紧凑,有利于促进低温电子器件在国防军事、空间科学和生物医疗等领域的应用。
- 曹海山孟庆航童欣刘碧强王晓涛
- 关键词:制冷机混合工质线性压缩机
- 自然工质CO<Sub>2</Sub>压缩-超音速两相膨胀复合制冷系统及制冷机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然工质CO<Sub>2</Sub>压缩‑超音速两相膨胀复合制冷系统及制冷机,包括超音速两相膨胀机和循环回路,超音速两相膨胀机,包括进口侧、出气侧和出液侧;循环回路包括与出气侧相连通的第一流通管路、与出液侧...
- 曾钰培罗二仓陈燕燕王晓涛董学强公茂琼朱顺敏余国瑶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超音速制冷效应的新型压缩式制冷系统
-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超音速制冷效应的新型压缩式制冷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和超音速旋流分离器,还包括蒸发器,超音速旋流分离器的末端设有扩压器,蒸发器串联设于超音速旋流分离器的扩压器的入口处。本...
- 罗二仓曾钰培陈燕燕张丽敏吴张华胡剑英王晓涛余国瑶赵兴林罗开琦
- 文献传递
- 冷头结构对100Hz脉管制冷机性能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提高脉管制冷机的制冷性能是其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除了回热器和调相机构,换热器也是其中重要的部件,特别是冷端换热器,对其制冷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基于100 Hz直线型脉管制冷机,本文对冷端换热器的长度和气体间隙进行了模拟和实验研究。在本研究中发现,当冷端换热器长度在其气体波动幅值附近时,系统性能最佳;在保持换热面积相同时,适当增大气体间隙,有利于提高制冷性能。
- 庞晓敏王晓涛戴巍罗二仓张祥镇
- 关键词:脉管制冷机气体间隙
- 液氮温区高效紧凑制冷机运行特性研究
- 较高的运行频率能够有效提高功率密度,获得紧凑性制冷机系统.然而传统直线压缩机中所采用的板簧结构限制了功率密度的进一步提升.本论文介绍了工作于液氮温区的紧凑型低温制冷机的最新研究进展.其中在压缩机活塞采用气浮轴承结构的进行...
- 王晓涛朱建陈帅胡剑英戴巍李海冰罗二仓
- 关键词:低温制冷机液氮温区直线压缩机
- 文献传递
- 采用热声驱动的固体制冷机
-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用热声驱动的固体制冷机,无运动部件、振动低,能够提高制冷机性能。所述制冷机包括:多件首尾相连的热声发动机组件,该组件包括:谐振管、热缓冲管侧室温换热器、热缓冲管、高温端换热器、回热器、发动机侧室温换热器、...
- 王晓涛罗二仓戴巍庞晓敏沈俊
- 文献传递
- 一种带动质量模块调相装置的斯特林型脉冲管制冷机
- 本发明的带动质量模块调相装置的斯特林型脉冲管制冷机,特点是调相装置为带动质量模块调相装置,该带动质量模块调相装置可包括依次连接于脉管热端换热器的动质量模块、阀门和气库;也可包括依次连接于脉管热端换热器的动质量模块、阀门和...
- 戴巍王晓涛罗二仓王海敏
- 一种声学共振型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气体多级液化装置
- 一种声学共振型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气体多级液化装置,其由N级热声发动机单元通过谐振管首尾相连的环路结构及N级旁路组成;级旁路在发动机次水冷器出口处;第N级旁路接一个脉管制冷机单元,其余旁路接至少三个脉管制冷机单元;工作时发动...
- 罗二仓徐静远胡剑英戴巍吴张华张丽敏余国瑶王晓涛陈燕燕
- 基于超音速两相膨胀器的新型CO_(2)热泵与制冷循环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综合性能优异的自然工质CO_(2)在改善环境问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环保安全的CO_(2),采用制冷效率较高、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的超音速两相膨胀器作为膨胀降温装置,构建新型CO_(2)热泵与制冷循环,对新循环进行热力学分析和模拟计算研究。结果显示,理想的热泵循环最大热泵系数COP_(h)为5.83、最大制冷系数COP_(c)为4.90,展现出良好的制热制冷性能;空调温区工况,新型CO_(2)制冷循环COP_(c)为6.69,是现有制冷性能相对最优的CO_(2)跨临界制冷循环COP的1.63倍,且系统运行压力降低,安全性可靠性提高;冰箱温区工况,COP_(c)随STPE入口压力的增大稳定在3.5附近,相对卡诺效率保持在0.78左右。研究表明,基于超音速两相膨胀器的新型CO_(2)热泵与制冷循环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为CO_(2)利用提供一种可能的参考。
- 曾钰培罗二仓邹爱红王晓涛王晓涛
- 关键词:热力学分析
- 一种机械压缩式驱动的多级超音速低温制冷系统
-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机械压缩式驱动的多级超音速低温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逆流换热器、超音速旋流分离器和蒸发器,压缩机的出口与冷凝器的入口相连,冷凝器的出口连接有超音速旋流分离器,超音速旋流分离器的气...
- 罗二仓曾钰培陈燕燕张丽敏吴张华胡剑英王晓涛余国瑶赵兴林罗开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