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映梅 作品数:158 被引量:626 H指数:11 供职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改性聚乙二醇水凝胶在组织工程心脏瓣膜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索改性聚乙二醇(PEG)水凝胶在改善种子细胞和去细胞生物材料支架的复合中的效果。方法猪主动脉瓣进行去细胞处理后分两组(n=8),A组:山羊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作为种子细胞包裹于改性PEG水凝胶中贴附于去细胞猪主动脉瓣;B组:单纯种植BMSCs于去细胞猪主动脉瓣;并随机取两组中的8只山羊自身主动脉瓣为对照组(C组)。A、B组静态培养7d后,植入细胞供体羊的腹主动脉内;16周后取材进行形态学、组织学、B超、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以及生物力学检测。结果在张力强度[(12.9±1.3)MPa对(8.8±0.4)MPa]、内皮细胞覆盖率(84.6%对14.8%)、附壁血栓形成率(0/8对8/8)等方面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生物力学强度A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MSCs于体内微环境下向内皮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分化。结论利用改性PEG水凝胶复合去细胞生物支架材料以及自体间充质于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瓣膜具有可行性。它可进一步改善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之间的复合关系,并保护种子细胞在动脉流环境下的生长和分化。 欧阳辉 张近宝 刘洋 李强 彭阳红 康晓军 王映梅 魏旭峰 易定华 刘维永关键词:心脏瓣膜 生物相容性材料 聚乙烯二醇类 浆母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浆母细胞淋巴瘤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一个罕见亚类。我国对浆母细胞淋巴瘤的报道多为个案报道,缺乏对其共性的研究。为了探求我国浆母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方法:对10例浆母细胞淋巴瘤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免疫组化法检测免疫表型,原位杂交法检测EB病毒感染情况,用原位荧光杂交法检测MYC基因的易位和扩增。结果:浆母细胞淋巴瘤多发生于结外器官,发现时即为临床晚期,生存期短;其发病和HIV感染或免疫抑制无明显相关性。其EB病毒感染率为50%。免疫组化结果不常具有B淋巴细胞标记,但生发中心后表型常为阳性。MYC易位发生率为10%,扩增的发生率为10%。结论:我国浆母细胞淋巴瘤多发生于免疫状态正常的患者。HIV感染鲜有阳性,EBV感染率略低,存在MYC基因异常但发生率较低(约20%),但其高度侵袭性的淋巴瘤的特性、病理形态特征、免疫表型和临床表现与西方报道相似。 范国庆 刘一雄 文璐 王映梅 王璐 张月华 王哲 闫庆国 杨兰 郭英关键词:HIV病毒 EB病毒 脾脏微结节性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及基因重排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脾脏微结节性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病理学特征。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基因重排及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CM)等方法进行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光镜下见病变呈结节状,以大量增生的小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为主,其间可见散在分布的大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示大细胞表达CD20、CD30、EMA。背景细胞中小淋巴细胞表达CD3和CD20,但以CD3为主,组织细胞CD68阳性。免疫球蛋白K链呈阳性重排,LCM进一步研究发现阳性重排主要来自CD20阳性的小B淋巴细胞。结论脾脏微结节性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中的大细胞伴间变大细胞淋巴瘤样分化,与文献报道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不同。 范林妮 何芙蓉 王映梅 王璐 刘一雄 张萌 黄高昇关键词:脾肿瘤 淋巴瘤 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丙肝病毒 卵巢平滑肌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2004年 卵巢平滑肌瘤是原发于卵巢的一种极罕见良性肿瘤,迄今为止,国内外仅有60余例文献报道[1,2].在病理诊断上易与卵巢其他间叶组织肿瘤相混淆.本文报告2例并讨论该肿瘤的鉴别诊断. 张静 李青 张传山 郭华章 王哲 程虹 马福成 陈万录 王映梅关键词:卵巢平滑肌瘤 病理分析 免疫组化 LPS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HMGB1的释放与Ⅰ和Ⅲ型胶原蛋白分泌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在LPS刺激下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释放与Ⅰ、Ⅲ胶原蛋白分泌的相关性。方法:从7~14 d BALB/c小鼠心脏中分离培养心肌成纤维细胞,分别用LPS(500 ng/mL)刺激0,6,12,24,36,48 h后收取细胞及其上清。采用RT-PCR检测HMGB1以及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及其培养上清中HMGB1以及Ⅰ、Ⅲ型胶原含量;采用免疫荧光分析HMGB1在细胞内的定位。结果:LPS刺激CFs 6 h时HMGB1以及Ⅰ、Ⅲ型胶原水平无明显变化,12、24、36、48 h后HMGB1、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量均增加。Western blot检测发现,LPS刺激CFs 24 h后细胞上清可检测到HMGB1蛋白,且细胞中HMGB1的表达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现象。免疫荧光观察到HMGB1的释放伴随着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转位过程。Ⅰ、Ⅲ型胶原蛋白的Western blot结果均呈现增加趋势。结论:LPS刺激CFs后HMGB1由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并可主动分泌到胞外,其作用呈现一定的时间依赖性。与心肌纤维化密切相关的Ⅰ、Ⅲ型胶原在LPS刺激后表达量明显增加,提示内源性HMGB1的定位及分泌可能与脓毒症引起的心功能紊乱后期的心肌纤维化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尹晶平 苏兆亮 王映梅 汪汀 田莎莎 徐鑫鑫 邢丽丹 张盼 马珂 许化溪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1 心肌纤维化 心肌成纤维细胞 肺指突性树突状细胞肉瘤伴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指突性树突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原发于肺部的指突性树突细胞肉瘤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病例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肺部穿刺标本中,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及不规则的梭形等,弥漫杂乱排列,细胞核深染伴明显异型,可见核分裂像及少量瘤巨细胞核。颈部淋巴结中,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梭形及不规则形。瘤细胞胞质较少。并见瘤巨细胞核;部分瘤细胞核淡染,核呈泡沫样,并见核仁。瘤细胞间散在小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并伴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结果:瘤细胞呈ALK、CD45、CD45RO、CD68、CD163、HLA-Dr、Lysozyme、Fascin、S-100、Vimentin阳性;CD15、CD30局灶阳性;α-SMA、Actin、CNA4.2、N-Cadherin、CD1a、CD11c、CD20、Keratin、MelanA等均阴性。结论:指突性树突细胞肉瘤较为罕见,诊断必须依赖免疫组化检测。应与组织细胞肉瘤、滤泡性树突细胞肉瘤、朗格汉斯细胞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等其他软组织肉瘤鉴别。 李龙德 余璐 李擒龙 王映梅 杨守京 唐秀莉关键词:肺部肿瘤 免疫组化 人宫颈癌放射治疗前后P-gp170的表达 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探讨放射治疗前、后人宫颈癌组织 P-糖蛋白(P- gp170 )的表达及变化特点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了 38例原发性宫颈癌组织放射治疗前后 P- gp170的表达 .结果 宫颈癌组织 P- gp170阳性表达在放疗前为 5 8% (2 2 /38) ,其中角化型、非角化型鳞癌、腺癌及腺鳞癌分别为 10 / 18(5 6 % ) ,6 / 10 ,4/ 6 ,2 / 4例 ;放疗后其 P- gp170阳性表达为90 % (34 / 38) ,其中角化型、非角化型鳞癌、腺癌及腺鳞癌分别为 16 / 18(89% ) ,8/ 10 ,6 / 6 ,4/ 4例 ,P- gp170表达阳性强度较放疗前亦呈增高趋势 .放疗后宫颈癌组织 P- gp170表达率和强度与放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结论 放射治疗可诱导和加强宫颈癌组织 P- gp170过表达 ,这可能是引起放。 惠延平 郭国祯 黄高升 王映梅 马福成 朱晓慧关键词:P-糖蛋白 放射疗法 宫颈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HER2在胆囊癌中的表达 2013年 胆囊癌发病率逐年增加, 许多胆囊癌患者诊断的时候已经处于晚期, 特别是广泛转移的患者, 已经丧失了手术机会, 只能姑息治疗。探讨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发现有效的治疗药物, 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HER2)在胆囊癌中的表达, 以探讨胆囊癌分子靶向治疗的可能性。 王映梅 何芙蓉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胆囊癌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YB-1在青年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YB-1(Y-box binding protein 1)在青年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YB-1蛋白在青年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病理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等临床特征分析YB-1在青年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依据ER、PR、HER-2、CK5/6表达对青年型乳腺癌进行分子分型(Luminal-A、Luminal-B、HER2+和Basal-like 4个分子亚型),并分析其与YB-1表达的关系。结果:HE结果显示64例青年型乳腺癌病理组织学分类主要为浸润性导管癌,占59.4%。免疫组化结果显示64例青年型乳腺癌组织中YB-1阳性率为92.2%,其中细胞核阳性表达率53.1%,细胞浆阳性表达率39.1%。肿瘤>2cm的患者占59.4%,YB-1主要表达在细胞核(40.6%),患者肿瘤?2cm占37.5%,YB-1则主要在细胞浆表达(20.3%),YB-1表达类型与肿瘤大小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36)。组织学3级所占比例最高,占48.4%,且多为YB-1细胞核表达(37.5%),乳腺癌不同的组织学分级间YB-1的表达率不同(P=0.000);青年型乳腺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比例高(84.4%),其中N3期所占比例最高,占40.6%,YB-1主要在细胞核表达,占31.3%,胞浆表达占7.8%。青年型乳腺癌分子分型中主最多见的是Luminal-B型,占46.9%,YB-1主要表达在细胞核(32.8%),浆表达仅占9.4%,统计分析显示YB-1表达的核浆分布特点与青年型乳腺癌分子分型有关(P=0.04)。结论:YB-1在青年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与肿瘤大小、病理组织分级及淋巴结状态有一定关系,细胞核阳性主要见于肿瘤>2cm的患者,而细胞浆阳性主要见于肿瘤?2cm的患者,且YB-1细胞核表达主要为组织学3级,且青年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率高,YB-1主要在细胞核表达;青年型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中YB-1蛋白表达存在差异,YB-1可能成为青年型乳腺癌防治的新的分子靶点。 崔颖 李江 师建国 张惠中 王映梅 闫庆国关键词:YB-1 分子分型 免疫组织化学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09年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6例胰腺癌组织中GnRH的表达进行相关性研究,其中高分化胰腺癌20例,中分化胰腺癌16例,低分化胰腺癌10例.结果:GnRH定位于胰腺癌细胞的胞膜和胞质,在高分化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55%,明显高于中分化癌59.31%的阳性率(P<0.01)和低分化癌50%的阳性率(P<0.01);显示在胰腺癌中GnRH的表达强度随着组织分化程度增高而增高.结论:GnRH的表达与胰腺癌的恶性程度有关,GnRH可能参与了胰腺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司翠 张南雁 王莉 王映梅 杨晓婷 姬秋和关键词:胰腺肿瘤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