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渊
-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省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细胞形态检查的心得体会
- 2006年
- 血细胞形态学是血液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严格遵循标本的采集、制片、染色的操作规程,获得满意合格的标本,准确分析,正确诊断。
- 王文渊尹景彩刘季英
- 关键词:标本采集制片染色
- ABX pentra DX 120与Beckman Coulter LH 750血细胞分析仪临床检验结果比较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ABX pentra DX 120血液分析仪主要采用电阻抗变化原理,并白细胞计数结果与BASO通道和LMNE通道内的测量结果作对比,以绝对值和百分数形式给出完整的分类结果;Beckman Coulter LH 750基于先进的V(电阻抗)、C(高频传导)、S(激光散射)技术对白细胞进行精确分类。
- 王晓玲孙烨王文渊任建平
-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血液分析仪校准品
- 浅议手术室护生的带教模式
- 2006年
- 尹景彩王文渊
- 关键词:手术室护生
- 尿常规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尿常规检测对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太原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50例为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均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现象。另抽取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尿常规检查,观察两组细菌培养结果、白细胞计数、亚硝酸盐、尿白细胞酯酶。结果研究组白细胞计数≤25×109/L患者例数少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25个×109/L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亚硝酸盐阳性率(96.00%,48/50)高于对照组(0.00%,0/50),亚硝酸盐阴性率(10.00%,5/50)低于对照组(100.00%,50/50),P<0.05。研究组尿白细胞酯酶阳性率(90.00%,45/50)高于对照组(0.00%,0/50),尿白细胞酯酶阴性率(10.00%,5/50)低于对照组(100.00%,50/50),P<0.05。研究组细菌培养阳性率(96.00%,48/50)高于对照组(0.00%,0/50),细菌培养阴性率(4.00%,2/50)低于对照组(100.00%,50/50),P<0.05。结论在尿路感染诊断中应用尿常规检验的准确性较高,其可在较短的时间内为临床医生提供较准确的数据,便于临床医生诊断病情。
- 田翠萍王文渊郭芳芳
- 关键词:尿路感染尿常规检验白细胞计数细菌培养结果
- 细胞形态学异常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细胞形态学异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非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的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外周血细胞和骨髓采集,并制作成涂片,观察血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观察组幼粒细胞、原粒细胞、幼红细胞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原粒细胞、核出芽、Auer小体、假性PELGER-HUET异常、胞质颗粒异常、核空泡、核浆发育不平衡、多分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花瓣核、核间桥、Hb充盈欠佳、大小不均、核出芽、多核、幼红细胞、巨幼变、大红细胞、核碎裂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淋巴样小巨核、多圆核、单圆核、畸形血小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细胞形态学异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王文渊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分析与对策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分析不合格血液标本原因与相应解决对策。方法:200例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到本院接受血常规检检查患者为样本,记录不合格血液标本原因,分析解决对策。结果:200例血液标本中,共发现不合格血液标本10例,其中4例溶血(2.00%)、3例凝血(1.50%)、2例标本量不足(1.00%)、1例标本错误(0.50%)。结论:血常规检查中,不合格标本可能影响检验结果,因此需在实际临床检验中分析不合格标本影响因素,不断改进检验方案,以保障检验准确。
- 王文渊
- 关键词:不合格血液标本
- 中药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分析
- 目的:本文对24例难治性ITP病例从成因、中医症候及中药治疗进行了临床分析。方法:中药益气养血活血清热解毒方水煎剂:黄芪、当归、赤芍、丹参、鸡血藤、羊蹄根、三七、生草等。治疗三个月以上观察。结果:总有效率67%。其中显效...
- 郭培京李国章刘品莉杨红蓉王文渊
- 关键词: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药治疗
- 文献传递
-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分析
- 2006年
- 白血病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血液病,是35岁以下发病率、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病死率占白血病的6%~9%,儿童更是少见,临床症状除一般发热、感染、贫血、浸润等症状外,广泛而严重的出血是本病的特点,现就我院1例染色体易位t(15,17)形成的PML/RARa融合基因的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报道如下。
- 王文渊
- 关键词:儿童急性早幼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