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
- 作品数:33 被引量:143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基于模块化设计降低柴油机振动的开发与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为了提升某柴油机的整机振动性能,文中基于模块化设计的方法对柴油机飞轮壳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将组合式结构改为一体式结构,并对优化前后的两种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多体动力学分析。在有限元分析中,通过对比计算和试验的自由模态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在多体动力学分析中,通过对比计算和试验的表面振动加速度验证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证明,模块化设计的方法有效降低了整机振动,飞轮壳顶部测点的振动加速度降低了53.3%,整机振动烈度降低了14.0%。
- 陈建明祖炳锋郝长利王振白杨
- 关键词:柴油机模块化设计多体动力学振动烈度
- 基于Sehitoglu理论的汽油机缸盖低周疲劳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采用基于Sehitoglu理论的数值模拟方法对某小型强化汽油机缸盖的低周疲劳(LCF)问题进行了研究。利用流固耦合方法获得了缸盖温度场,计算了其在温度循环波动状态下的结构应力应变,根据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结果计算缸盖LCF寿命。研究结果表明,危险点机械和氧化损伤率分别为96.47%和3.42%,疲劳寿命结果为7 480次循环,此方法综合考虑了机械、氧化和蠕变损伤对疲劳寿命的影响,能够较为全面地预测缸盖LCF寿命。发动机顺利通过样机可靠性试验,证明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 徐玉梁刘伟祖炳锋王振王昊鹏刘强
- 关键词:汽油机缸盖应力应变场低周疲劳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曲轴润滑特性全局优化被引量:1
- 2018年
- 针对某增压柴油机缸内最大爆发压力提升后出现的曲轴润滑恶化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拉丁超立方实验设计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优化方法,通过建立弹性流体动力润滑近似模型,对曲轴各主轴颈的峰值总压、最小油膜厚度、峰值粗糙接触压力、摩擦损失、剪切率、轴心运动等参数进行全局寻优,以获取最优的轴承间隙、轴颈和轴瓦表面粗糙度、供油孔角度和大小以及供油压力的设计参数。对比最优方案与原机弹性流体动力润滑计算结果发现:优化方案18 MPa在总摩擦损失方面只比原机16 MPa高约1.5%,粗糙接触比略优,剩余评价指标结果接近原机,所有指标全面优于原机18 MPa,总体达到预期优化目标。
- 王振白杨郝长利杜建秋刘为刘丽娜李腾
- 关键词:BP神经网络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全局优化
- 高增压对柴油机主轴承工作性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运用有限元分析和基于虚拟样机的多体动力学计算方法,针对一款高增压强化的直列四缸柴油机,在标定工况下分析了曲轴主轴承的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性能及瞬态结构动力响应。与中等增压状态下的柴油机主轴承进行对比,分析了高增压强化对主轴承工作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提高曲轴单拐离心力平衡率对主轴承工作性能的改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柴油机强化升级后,各主轴承最小油膜厚度均减小,有些甚至超出许用值,其中第四、第五主轴承磨损较严重,其最大摩擦功耗分别增加了87%和133%;油膜压力主要激发主轴承沿气缸中心线方向的动力响应,高增压后各向动力响应幅值均增长;曲轴单拐离心力平衡率提高到50%后,主轴承润滑性能有所改善,结构动力响应也得到减弱。
- 陈新红祖炳锋徐玉梁王振杨跃滨
- 关键词:内燃机高增压主轴承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瞬态动力响应
- 基于双向流固耦合的柴油机缸盖温度场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基于双向流固耦合方法对发动机冷却水套流场和机体缸盖结构进行联合求解,研究流固耦合作用下的缸盖温度场分布。首先计算缸内工作过程,获得燃气壁面温度和换热系数;然后将其导入双向流固耦合模型进行联合求解,获得缸盖温度场。并分别将单、双向流固耦合得到的温度场与试验值对比。模拟结果表明:双向流固耦合获得的缸盖温度场分布更加合理,其平均误差为-12.9℃,较单向流固耦合的平均误差降低50%。研究结果为缸盖温度场的获得和冷却水套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 徐玉梁高超祖炳锋白杨王振王昊鹏
- 关键词:内燃机缸盖冷却水套
- 基于流固耦合的国-Ⅴ柴油机缸盖稳态传热研究被引量:13
- 2014年
- 建立了某国-Ⅴ柴油机缸盖、缸垫和机体整机有限元模型,采用流固耦合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温度场分析。首先通过专业软件AVL-Fire对缸内工作过程和冷却水套进行三维数值分析,取得燃烧传热边界和冷却水套传热边界;然后将计算得到的传热边界映射至整机表面网格,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整机模型进行求解。模拟结果表明:缸盖最高温度为236.9℃,低于该强化机型缸盖材料的极限温度,各缸火力面的温度分布差异在3℃范围内,同时结合边界条件的试验验证,表明缸盖的热负荷满足设计要求。
- 方强祖炳锋徐玉梁王振刘捷刘猛
- 关键词:柴油机缸盖流固耦合传热
- 汽油发动机双回路冷却系统的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汽油发动机双回路冷却系统由于其快速暖机以及减磨的优点,已逐渐被业界认可,但国内对其工程设计及应用尚属于起步阶段,缺乏相应完善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为了满足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中国第六阶段)的要求以某1.5 T直列四缸汽油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对机体、缸盖双回路冷却系统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按经典公式计算的基础上,通过燃气侧对机体、缸盖散热量的计算,初步确定了机体、缸盖双回路冷却介质的流量分配比例。其次,通过一维流动传热和基于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计算流体动力学)的三维联合仿真,确定了最终冷却回路的流量分配。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维瞬态流动传热模型仿真对比了单回路和双回路冷却系统在暖机阶段的性能。结果表明:双回路冷却系统中机体的温度比单回路高10℃,缸盖的温度比单回路低9.6℃,双回路冷却可以显著加快发动机的暖机过程,使发动机在冷启动期间的磨损减小。最后,进行了流量分配验证试验和暖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暖机过程中,与单回路冷却系统相比,双回路冷却系统可以使机体温度上升更快,活塞与缸套摩擦减小;在此阶段,怠速工况下油耗降低20.2%,HC(碳氢化合物)排放量降低7.58%,常用工况点(2000 r·min^-1,200 kPa)下油耗降低8.5%,HC排放量降低10.03%。研究结果可为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 徐玉梁陈利国白杨王振刘捷赵金旋
- 关键词:双回路热管理暖机仿真
- 集成排气歧管对汽油机动力性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以一台国五发动机为基础设计了4-1和4-2-1两款集成排气歧管,通过一维仿真的方式探究两种形式的集成排气歧管对发动机动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了集成排气歧管后,转速大于1600 r/min时转矩变化不明显,与原机转矩有2%的波动;但转速低于1600 r/min时,转矩下降较多,其中4-1方案低速下转矩下降更加明显,1200 r/min时转矩下降11.1 N·m,比原机下降5.9%。继而以1200 r/min为例探究了低速情况下,采用集成排气歧管造成转矩下降的原因。结果表明,采用了4-2-1与4-1集成排气歧管后,涡轮增压器前压力状态产生差异,影响了增压器效率;气门叠开期期间,由于排气背压增大,导致废气回流增加和缸内残余废气量增加,降低了充量系数。最后通过试验验证,采用了4-1集成排气歧管后的低速转矩确实低于原机,验证了仿真的准确性。
- 王磊王磊祖炳锋王振
- 关键词:动力性能
- 基于Cruise的微卡发动机匹配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合适的动力总成对整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利用Cruise仿真软件对匹配某款微卡的几款发动机在不同传动系速比下进行了整车性能分析,在满足整车动力性的前提下,选出了最佳的发动机匹配方案,使燃油经济性最低,并满足了最新的法规油耗限值要求。
- 刘猛祖炳锋徐玉梁王振秦宪涛
- 关键词:CRUISE发动机微卡动力性
- 汽油机横流冷却水套的优化设计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针对某小型增压强化三缸汽油机,通过采用挡板结构设计出了新型的横流式冷却水套,以加强对缸盖鼻梁区的冷却。采用三维流动数值模型对初步设计的横流水套结构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发现:整体横流水套的换热效果良好,但是横流冷却水套整体压力损失过大,缸体水套局部流速分布不均匀。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包括增加水套进出水口高度、布置导流结构及调整缸垫水孔和挡水板处水口等水套结构优化方法。改进后的水套整体压力损失减小为40.9kPa,各缸体上部冷却液流速分布更加均匀,从而为新型的横流式冷却水套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 徐玉梁刘琳祖炳锋王振杜建秋
- 关键词:汽油机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