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彬

作品数:14 被引量:228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中药
  • 3篇饮片
  • 2篇饮片质量
  • 2篇皂苷
  • 2篇正交
  • 2篇正交试验
  • 2篇指纹
  • 2篇指纹图
  • 2篇指纹图谱
  • 2篇色谱
  • 2篇芍药
  • 2篇芍药苷
  • 2篇气血
  • 2篇气血双补
  • 2篇人参
  • 2篇人参皂苷
  • 2篇人参皂苷RB...
  • 2篇中药饮片
  • 2篇相色谱
  • 1篇代谢

机构

  • 14篇南京中医药大...
  • 8篇南京海昌中药...
  • 3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安徽中医药高...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山东省中医药...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吉林敖东延边...

作者

  • 14篇王彬
  • 9篇秦昆明
  • 8篇蔡宝昌
  • 5篇陆兔林
  • 5篇陈丹妮
  • 4篇毛春芹
  • 3篇张伟
  • 2篇李林
  • 2篇季德
  • 2篇高杨
  • 1篇章茂森
  • 1篇谢辉
  • 1篇赵晓莉
  • 1篇束雅春
  • 1篇杨光明
  • 1篇张淼
  • 1篇蔡皓
  • 1篇裴科
  • 1篇张村
  • 1篇戴衍朋

传媒

  • 6篇中草药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安徽医药
  • 1篇现代中药研究...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食品药品...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2
  • 1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PLC法测定气血双补酒中人参皂苷Rg_1、Re和Rb_1的含量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建立气血双补酒中人参皂苷Rg1、Re和Rb1的含量测定方法,更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方法:采用Merck C18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35℃。结果:人参皂苷Rg1在1.290~6.450μg之间、人参皂苷Re在0.492 0~2.952 0μg之间、人参皂苷Rb1在1.485 0~7.425 0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样品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重复性试验中RSD均小于2%;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1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05%、97.84%和99.35%,且RSD均小于2%(n=6)。结论:采用HPLC同时测定气血双补酒中人参皂苷Rg1、Re和Rb1的含量,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气血双补酒的生产中质量控制及质量评价。
高杨陈林伟陈丹妮王彬金俊杰秦昆明蔡宝昌
关键词: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石菖蒲中26种挥发性成分的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分析石菖蒲挥发油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石菖蒲中的挥发油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其主要化学成分。结果共分离出75个化学成分,其中26个化学成分匹配度在95%以上,占挥发油总量的60.68%。其中含量高于1%的有6个成分,并以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含量最高(37.67%),其次是甲基丁香酚(14.69%)、异丁香酚甲醚(1.92%)、δ-杜松烯(1.53%)、β-细辛脑(1.10%)、2-茨醇(1.02%)。结论石菖蒲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多为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以及脂肪酸类等不饱和含氧化合物,且多是15个碳以下的小分子化合物。
王彬裴科汪小莉陈林伟秦昆明王玉蔡宝昌
关键词:挥发油GC-MS分析
中药饮片质量控制标准研究与展望被引量:12
2022年
中药饮片作为中医临床用药的基本形式,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从传统外观性状向内在质量转变,中药饮片标准与监管逐步完善。但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仍存在诸多问题,生产过程控制标准仍需完善规范、质量评价标准的科学性有待提升、相应监管政策与措施需要进一步优化。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应基于中药饮片全产业链生产过程控制技术规范、饮片质量控制及等级标准、饮片溯源系统、饮片监管等多方位加强中药饮片质量控制,逐步推进中药饮片科学规范化管理,提升中药饮片质量整体控制水平,促进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
薛蓉戴衍朋王彬张伟李林李林季德张村张村
关键词:中药饮片
代谢组学在中药现代研究的应用与展望被引量:58
2014年
代谢组学是研究机体代谢网络和代谢产物整体变化及内在变化规律的重要方法,与中药学的研究思路有一定的相似性。在中药现代化的研究过程中,充分借鉴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将加快传统中药学与现代生命科学的结合,推动中药现代化的发展。该文主要从代谢组学的概念、代谢组学在中药毒性作用机制、中药方剂配伍机制、中药方剂药效作用机制和中药炮制机制等研究中的应用予以阐述。总结了代谢组学在中药现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发展前景。
秦昆明王彬陈林伟章茂森杨光明束雅春蔡宝昌
关键词:代谢组学中药
安徽道地药材凤丹不同采收期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安徽道地药材凤丹的指纹图谱,对不同采收期的凤丹进行质量研究和确定合适采收时间。方法采用HPLC梯度洗脱技术进行分离分析,采用Diamonsil C18(4.6mm×250mm),流动相采用乙腈-0.1%甲酸,流速为1.0 m L/min,紫外检测器(λ=254 nm),柱温35℃。结果不同采收期的4年生凤丹HPLC指纹图谱之间有19个共有指纹峰,大多数的峰可以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具有较高的重现性。结论建立的凤丹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稳定、可靠,可以对不同采收期的道地药材凤丹进行质量鉴别和控制,最佳采收期为每年9月至11月。
方前波王彬秦昆明
关键词:道地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关黄柏与紫草混合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优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优化并确定关黄柏与紫草主要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左旋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的含量为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提取时间、溶剂倍量和乙醇浓度3个因素进行考察,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用18倍量的80%乙醇,混合浸泡提取2 h的方法可以提高关黄柏与紫草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结论优选得到的关黄柏与紫草混合提取工艺提取率较高且稳定可行。
陈丹妮秦昆明王彬陈林伟金俊杰蔡宝昌
关键词:关黄柏紫草正交试验
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不同蒸制程度天麻的质量评价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技术在天麻Gastrodia elata质量评价中的应用,通过对不同蒸制程度的天麻进行判别分析,进一步构建天麻有效成分含量预测模型,为天麻质量评价提供新方法。方法建立天麻中天麻素(gastrodin,GAS)、对羟基苯甲醇(p-hydroxybenzyl alcohol,HBA)、巴利森苷B(parishin B,PB)、巴利森苷C(parishin C,PC)、巴利森苷A(parishin A,PA)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以其测定值为参比。采集天麻样品的NIRS,结合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算法,建立不同蒸制时间的天麻定性判别模型。选择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有效成分的测定值与NIRS的定量校正模型,对建模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优化,构建天麻各有效成分的最优PLS定量模型。结果基于LDA算法建立的天麻蒸制程度的定性判别模型准确度达到96.2%,混淆矩阵图与接收器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良好;天麻近红外原始光谱经标准正态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SNV)或平滑法(savitzky-golay,SG)预处理后,以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抽样-偏最小二乘法(competitive adaptive eeweighted sampling-partial least squares,CARS-PLS)构建的定量模型准确度较高,建立的GAS、HBA、PB、PC、PA最佳PLS定量模型的校正决定系数(R^(2)c)分别为0.9753、0.9864、0.9700、0.9636、0.9659,预测决定系数(R^(2)p)分别为0.9704、0.9840、0.9779、0.9786、0.9855,5个定量模型的预测偏差(residual prediction deviation,RPD)均大于6。表明NIRS定量模型预测值与测定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模型预测效果良好。结论所建立的天麻近红外LDA定性和CARS-PLS定量模型准确、可靠,可实现天麻蒸制程度的定性鉴别以及GAS、HBA、PB、PC、PA 5个有效成分含量的快速定量分析,为天麻的质量评价与控制提供新的参考。
王彬董佳佳申柯李昱李铭轩张玖捌张云飞王俊蓉梅茜毛春芹陆兔林
关键词:天麻蒸制近红外光谱化学计量学天麻素
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的白芍产地加工与炮制生产一体化工艺研究被引量:12
2022年
目的 针对白芍Paeonia lactiflora在传统加工炮制过程中成分流失、生产工序重复等问题,利用响应面法优选白芍产地加工与炮制生产一体化(简称“一体化”)工艺。方法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考察白芍一体化工艺中的煮制时间(X_(1))、鲜药材干燥时间(X_(2))、鲜药材干燥温度(X_(3))3个因素,以4种指标性成分(儿茶素、芍药内酯苷、芍药苷、1,2,3,4,6-O-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的总评归一值(OD值)作为评价指标,进行一体化工艺优化研究。结果 白芍一体化最佳工艺条件为煮制时间14.11 min,鲜药材干燥时间4.51 h,鲜药材干燥温度52.53℃。结论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白芍一体化工艺切实可行,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为白芍饮片一体化加工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张玖捌张伟王彬王彬彭瑞潭毛春芹毛春芹曹晖曹晖
关键词:白芍儿茶素芍药内酯苷芍药苷
不同煎煮时间对解郁顺心汤中无机元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解郁顺心汤中不同元素的方法,研究不同的煎煮时间对解郁顺心汤中元素煎出的影响。方法采用HNO3/H2O2微波消解制样,再应用ICP-AES法同时测定解郁顺心汤在煎煮时间为30、60、90min的水煎液中K、Ca、Na、Mg、Al、Zn、Fe、Sn、B、Li、Sr、Cd和As 13种元素的含量组成并进行分析。结果煎煮时间为30min时,解郁顺心汤中的各元素不能够完全析出,煎煮60min各元素基本煎出。解郁顺心汤中含有丰富的元素,其中常量元素中K元素的含量最高,微量元素中Zn元素含量最高。煎煮90min,未检测到Cd和As这2种元素。各元素的线性关系良好,r均大于0.999 0,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的RSD均符合定量分析要求;加标回收率为95.07%~100.83%,RSD〈3%。结论为了减少煎煮时间且将解郁顺心汤中的各元素尽可能的煎出,煎煮时间应控制在60min。实验结果为解郁顺心汤物质基础和药效学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王彬蔡皓秦昆明张淼王玉金俊杰蔡宝昌
关键词:ICP-AES微量元素
多组分定量结合AHP-熵权法对不同产地梅花鹿茸饮片质量综合评价
2024年
目的 建立一种能够对梅花鹿茸饮片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为梅花鹿茸饮片质量标准的完善及优质梅花鹿茸饮片的筛选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30批次的梅花鹿茸药材,采用柱前(PITC)衍生法检测梅花鹿茸饮片中氨基酸含量,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产地梅花鹿茸饮片的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再将浸出物含量、总氮含量和氨基酸含量结果结合AHP-熵权法建立梅花鹿茸饮片综合质量评价方法。结果 建立了梅花鹿茸饮片氨基酸含量HPLC法测定方。PC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地梅花鹿茸饮片的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OPLS-DA分析结果显示甘氨酸、羟脯氨酸和脯氨酸是引起梅花鹿茸饮片质量差异的差异标志物;通过AHP-熵权法分析发现:3个产地梅花鹿茸饮片的综合评分中,吉林敦化产区综合总分为7.410,辽宁西丰产区综合总分为3.974,吉林长春产区综合总分为3.595,可知吉林敦化的梅花鹿茸饮片的质量最佳。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操作便捷、结果准确;多指标含量测定联合AHP-熵权法全面客观,可用于不同产地梅花鹿茸饮片综合品质的评价,为后续梅花鹿茸定量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申柯姚晓煜李建国孙晓菲夏国凤张守君王彬赵晓莉谢辉毛春芹陆兔林
关键词:梅花鹿鹿茸羟脯氨酸脯氨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