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向红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机械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电子电信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接口
  • 3篇计算机
  • 2篇网络
  • 2篇网站
  • 2篇微机
  • 2篇微机原理
  • 2篇微机原理及接...
  • 2篇接口技术
  • 2篇课程
  • 2篇口技
  • 2篇计算机网
  • 2篇计算机网络
  • 2篇教学
  • 1篇大学教育
  • 1篇等效声级
  • 1篇地形测量
  • 1篇信息融合
  • 1篇噪声
  • 1篇智能卡
  • 1篇数据通信

机构

  • 10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哈尔滨汽轮机...
  • 1篇黑龙江省计算...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篇王向红
  • 3篇易继霞
  • 2篇孟宇
  • 2篇苏龙滨
  • 2篇李秀坤
  • 1篇林春龙
  • 1篇王之海
  • 1篇王向宇
  • 1篇王海涛
  • 1篇张殿伦
  • 1篇卢惠林

传媒

  • 2篇信息技术
  • 2篇中国现代教育...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应用科技
  • 1篇黑龙江电子技...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波束条带测深系统数据后置处理技术研究
多波束条带测深系统是一种具有高效率、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海底地形测量先进设备。经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研究所几年的精心开发研制,终于推出了国内首台多波束条带测深仪。本文是以此为基础,对有关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多波...
王向红
关键词:数字海图海底地形测量
文献传递
时间电压转换技术在超声流速计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0年
时间到电压转换(TVC)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雷达、通信、信号测量等领域.在此设计一套实用的电路系统应用于超声海流计系统,该电路系统主要由1个时序产生电路,1个时间电压转换电路以及1个模拟到数字电路组成.理论分析表明,通过此方法测量脉冲到达时间间隔可以获得亚纳秒级时间分辨力.文中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ORCAD仿真分析验证,该电路具有结构简单,精度高的特点.
雷亚辉王之海王向红
大中型饮品配送连锁企业网上实时管理系统
2003年
卢惠林王向红
关键词:编程语言数据通信网站技术
简易快速环形局域网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2000年
介绍了用令牌传递方法设计的环形局域网系统 ,该系统由主机、接口机、网络传输接口、传输介质等组成 ,其实时性及数据通讯速率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王向红易继霞王向伟张继国
关键词:环形局域网传输协议计算机网络
空间信号处理中的信息融合技术研究
空间谱估计技术是阵列信号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具有高分辨以及高精度的优势,在雷达、声纳等阵列处理中都有着广泛应用和广阔前景。信息融合是一门综合多种学科的技术,可以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尤其在多传感器阵列中能够充分地利用...
王向红王海涛
关键词:空间谱估计信息融合最小二乘法
文献传递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网站设计和实现被引量:2
2007年
近年来网络教学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本文运用专业网页设计工具,为"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进行网站建设。首先介绍了网站建设的设计思想和主要的制作工具,然后重点讨论了设计中的关键技术。网站的建设,极大地方便了教学活动的进行。
王向红李秀坤孟宇易继霞苏龙滨
关键词:网站建设网络教学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环形局部计算机网络的研究与设计
王向红
灵活、高效串行通讯智能卡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2000年
介绍了一种简易、灵活的智能通讯卡 ,其中共扩展了八个标准的RS - 2 32C串行接口。通讯速率高、可靠性强 ,从而满足了微型计算机对多串口的需求。
王向红王向伟张继国
关键词:串行通讯智能卡计算机接口
工厂环境噪声数据采集及分析测量装置
1998年
介绍了环境噪声的一般测量及相关量级,并参考已有环境噪声测量装置,拟设计出适合于工厂环境噪声测量及分析的装置,并对仪器硬件部分、软件部分主要功能做了详细的论述。
王向宇林春龙王向红
关键词:等效声级环境噪声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被引量:6
2007年
本文论述了对"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的原因,并结合实际介绍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
王向红李秀坤张殿伦易继霞苏龙滨孟宇
关键词:教学改革大学教育教学创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