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 作品数:18 被引量:6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局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火灾对马尾松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被引量:6
- 2009年
- 研究了马尾松次生林在轻度、中度、强度和无火干扰情况下林地土壤化学性质5年内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除有机质以外,火干扰对土壤pH值、土壤CEC、全N、碱解N、全P、全K和速效K的影响持续期不长,大多在两年左右恢复到火烧前的水平;随着火干扰强度的增大,土壤有机质损失越大,全P含量下降,速效P升高;火干扰强度对Ⅰ层有机质、速效P含量和Ⅱ层速效P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0.05),不同时间点Ⅰ层有机质和Ⅱ层速效P含量随火干扰影响的趋势有明显的差异(P<0.05),分别拟合了轻度火干扰、中度火干扰和强度火干扰下有机质和速效P含量随时间变化趋势模型。
- 刘发林张思玉曾思齐王伟
- 关键词:马尾松土壤化学性质火干扰
- 资兴市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研究
-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耕地保护研究在国内外倍受关注,而且己成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资兴市耕地资源十分紧缺,由于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耗费大量耕地,加之耕地退化和流失因...
- 王伟
- 关键词:耕地保护基本农田保护耕地动态变化水土保持
- 马尾松群落防火林带有效宽度模型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造林绿化的先锋树种,由于马尾松群落结构单一,林内干燥,可燃物载量大,是森林火灾多发群落,而其防火林带建设特别是防火林带的有效宽度指标却没有具体的技术参数标准,为此,选择有代表性的马尾松群落,利用两次火烧试验结果,引入影响林火蔓延的坡度因子和风速因子,建立了以马尾松木荷防火林带的有效宽度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在南方低山丘陵区(坡度20°-30°,风级2-4级),可营造行距3米的木荷防火林带4-5行,同时提供了相应坡度与风级条件下,木荷防火林带有效宽度的技术参数标准。
- 肖化顺刘发林向顺常刘大鹏王伟
- 关键词:马尾松木荷防火林带
- 中国森林文化的意象分析
- 2009年
- 从森林意象入题,探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处的森林记忆,分析了传统森林意象的成因和文化表现,揭示了构成古代森林文化的意象体系:象形类、重叠类、衍生类、依附类;传统森林意象的文化表现具有3个方面的特征:人与森林的和谐化、森林意象的生命化、森林意象的人格化。
- 刘发林吕勇吴启云曾思齐王伟张娅妮
- 关键词:传统文化森林文化森林意象
- 火干扰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6
- 2008年
- 研究了马尾松人工林在强度、中度、轻度和无火干扰情况下林地土壤的物理性质.结果表明:轻度火干扰林地土壤中大团聚体数量增加,小团聚体和原生土粒减少,表层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上升,土壤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水含量增加,其保水能力增强;随着火干扰强度(中度、强度火干扰)的增大,土壤中细土减少,质地变粗,土壤中大团聚体数量减少,小团聚体和原生土粒增加,表层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下降,大孔隙对火干扰更为敏感,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自然含水量和有效水含量减少,其中,中度、强度火干扰林地表层土壤有效水含量较无火干扰林地土壤分别低32.4%和36.3%,其保水能力下降.
- 刘发林曾思齐肖化顺王伟
- 关键词:森林保护学土壤物理性质马尾松人工林
- 不同配方施肥对福建青冈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研究施肥对福建青冈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旨在筛选出最适宜福建青冈苗木生长的施肥配方,为福建青冈优质壮苗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年生福建青冈幼苗为研究对象,基于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设置3(N、P、K)因子5(-1.682、-1、0、1、1.682)水平,21(包括对照)组处理进行配方施肥试验,测定各处理福建青冈幼苗生长(苗高、地径、总根长、根平均直径、根尖数、总生物量)及生理(总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指标,比较其生长和生理特性差异,构建N、P、K三因子与各参数指标的回归方程,并进行效应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合理施肥可促进福建青冈幼苗生长、提高叶片生理活性。主效应分析表明3种肥料因子对苗高、地径、总生物量、可溶性蛋白、总叶绿素的影响主次为N>K>P,对总根长、根平均直径、根尖数影响则是N>P>K,对可溶性糖的影响为K>N>P;单因子效应分析发现,适量施用N、K对苗高、地径、总生物量生长及总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积累均具有明显的促进和调控作用,而P的效应不明显。N、P对总根长、根尖数的影响显著,而根平均直径仅N肥响应显著;在NPK的耦合效应中,NK互作对苗高、根尖数、可溶性蛋白的影响显著,NP互作对地径和总根长的影响显著。PK互作对总叶绿素、可溶性糖的影响显著;各项生长及生理特性指标在单、双因子显著效应下,均随着N、P、K施肥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符合“报酬递减”规律。【结论】福建青冈优质壮苗培育需辅以合理的NPK配施,合理施肥促进了福建青冈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指标积累,使得生长、生理抗性增强。利用主成分分析及频率分析法,以总生物量≥27.66 g为目标,确定福建青冈最优施肥区间为N肥(尿素)2.12~3.71 g·株^(-1)、P肥(过磷酸钙)5.16~7.34 g·株^(-1)、K肥(氯化�
- 潘艳菲杨模华刘卫东刘卫东曾思棋何睿玉王伟颜丙虎
- 关键词:福建青冈配方施肥生理
- 林地分等定级技术体系框架探讨被引量:3
- 2009年
- 林地的科学分等定级对促进林地资源优化配置、强化林地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途径。在吸取当前我国森林立地评价的相关成就基础上,构建了林地分等定级技术体系。通过林地“分等”和“定级”两个层次工作,对影响林地质量的经济、社会、自然因素各项因子综合分析,按立地类型进行立地质量分析和适宜性评价,确定林地自然质量等;根据区域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水平调查结果,确定林地综合指数;充分体现其使用价值,以期为今后林地估价工作奠定基础。
- 王伟曾思齐杨文军袁媛
- 关键词:林地
- 氮磷钾施肥对赤皮青冈容器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配方施肥对赤皮青冈容器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筛选出最佳施肥组合。【方法】以1年生赤皮青冈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采用“3414”试验设计,设N、P、K三因子四个水平,共14个处理,对N、P、K不同水平配方施肥处理下的赤皮青冈苗木生长指标(苗高、地径、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根体积、生物量)及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蒸腾速率(T_(r)))进行研究,探讨赤皮青冈壮苗培育技术措施。【结果】配方施肥均能促进赤皮青冈容器苗的生长,提高叶片生理活性,以T13(N_(1)P_(2)K_(1))的生长及生理表现最优,其次是T9(N_(2)P_(2)K_(1))。苗高随N和K浓度增加先升后降,随P浓度增加无规则变化,地径随N、P和K浓度增加先升后降,均在中浓度时表现最好。根系构型指标值随N、P和K浓度的增加先升后降,在中低浓度的NPK配施时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最大。总生物量随N、P和K浓度的增加先升后降,在中浓度下生物量积累最大。NPK配方施肥能促进光合色素的积累,提升光合效率,降低C_(i),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提高了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P_(n)、G_(s)和T_(r)随N浓度的增加先升后降,在低浓度时达最大值;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则在中N浓度时含量最高,而高浓度NPK和缺素处理对其生长和生理促进较小,植株生长提升幅度受限。综合以上结果,赤皮青冈容器苗在NPK中低水平的施用量下其生长和生理表现最好,高水平处理和缺素处理均不宜其生长,苗木品质指数与主成分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以T13表现最优,T9次之。【结论】T13和T9为本研究赤皮青冈容器苗培育中较好的施肥组合,即施用N(1.25~2.50 g/株)、P_(2)O_(5)(1.00 g/株)、K_(2)O(1.25 g/株)时赤皮青冈的生长及生理表现最优,为赤皮青冈
- 夏洋杨模华陈卫军潘艳菲曾思棋王伟何睿玉颜丙虎
- 关键词:配方施肥生理壮苗培育
- 林地分等定级及估价技术研究
- 林地的科学分等定级对促进林地资源优化配置、强化林地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吸取当前我国森林立地评价的相关成就,构建林地分等定级技术体系。通过林地立地质量等级确定和生态经济质量等级...
- 王伟
- 关键词:林地分等定级
- 文献传递
- 资兴市耕地变化驱动力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
- 2007年
- 耕地的减少是资兴市城市发展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在分析1996 ̄2004年资兴市耕地变化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影响耕地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进行归纳,概括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工业化发展水平和农业科技进步四个方面。并针对耕地变化的不同驱动力提出具体的对策措施。
- 王伟胡曰利胡月明游小敏
- 关键词:耕地变化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