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华
- 作品数:15 被引量:110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子菜中芦丁的含量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白子菜在临床和民间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糖尿病,2010年卫生部将其列为新资源食品。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白子菜中的主要黄酮类成分(芦丁)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石油醚(30~60℃)前处理,取样量1.000 g,60%乙醇40 mL,超生提取15 min。色谱柱:Xterra@RP 185 um;流动相:甲醇-1%冰醋酸(40∶60);检测波长:360 nm。[结果]通过线性关系考察,表明芦丁质量浓度在0.011 2-0.067 2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精密度、重复性、重现性、稳定性及加样回收率结果均能满足分析要求。[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可为测定白子菜中黄酮类成分(芦丁)的含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 王中华陈涛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芦丁
- 基于育心保脉理论通过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究甘松作用于室性早搏的作用机制
- 2023年
-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对在育心保脉理论指导下甘松作用于室性早搏的有效成分及对应靶点通路的探究,并研究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TCMSP及文献筛选甘松有效成分并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和DisGeNET数据库获取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PVC)有关的作用靶点;取交集得到甘松作用于室性早搏的靶点基因。使用Cytoscape 3.9.1软件建立甘松作用于PVC的“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互作(PPI)网络,并将获得的数据信息导入至Cytoscape 3.9.1筛选获得关键靶点。使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的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筛选出甘松11种有效成分以及304个作用靶点,获得PVC靶点3982个,两者取交集共得到181个共同靶点,网络分析显示,甘松作用于PVC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金合欢素、柚皮素、隐丹参酮、α-香附酮、β-谷甾醇和甘松新酮,核心靶点为VEGFA、AKT1、TP53、PTGS2、STAT3。GO功能富集分析(P<0.05)共获得833个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P<0.05)共获得153条信号通路,其中在PI3K-Akt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Rap1信号通路等富集较多。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甘松主要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均有较好的结合性。结论:甘松可能在抑制心肌结构重构、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和纤维化、对抗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损伤、减缓血管平滑肌细胞复制衰老和增殖迁移方面发挥治疗PVC的作用,而这与育心保脉理论内涵相一致。
- 智慧王中华
- 关键词:室性早搏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探讨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2
- 2021年
-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收集筛选柴胡疏肝散有效成分,通过PubChem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得到柴胡疏肝散的潜在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DisGeNET及DrugBank数据库得到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靶点。采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柴胡疏肝散"中药–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R软件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网络分析结果。结果共筛选出132个柴胡疏肝散有效成分和448个作用靶点。得到2 244个疾病靶点,将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靶标与柴胡疏肝散靶点取交集得到233个共同靶标。STAT3、AKT1、TP53、MAPK3、MAPK1等为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键靶点。GO功能富集共得3 371个条目(P<0.05)。KEGG通路分析共得到182条信号通路(P<0.05)。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关系密切的有EGFR、PI3K-Akt、TNF和IL-17信号通路。结论柴胡疏肝散可能在促进胃排空、促胃肠动力、改善抑郁状态,减轻炎症等方面发挥协同作用,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证候。
- 王中华赵安兰张畇玥赵圣轩卓奥悉周畅
-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功能性消化不良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 医院药房中儿童使用成人中成药的问题和建议
- 医院药房中儿童使用中成药"成人化"现象比较严重。儿童使用中成药说明书中的用法用量表述不明确,使用剂量不精确,难以保证儿童使用中成药的临床疗效和用药的安全性,应依据《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管理规定》和《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
- 王中华
- 关键词:儿童中成药
- 文献传递
- 中药贴敷剂的作用机制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19
- 2017年
- 中药贴敷剂为中药的特色技术应用,制备加工方法独特,治疗效果明确。其利用中药的特殊药理药性,外用贴敷对皮肤黏膜可产生局部的刺激,亦可致皮肤表面泛红或起疱。在中医经络腧穴理论的指导下,施治于特定穴位上,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深入脏腑,调和气血,内病外治,因时而治,共增治病防病之功效。中药贴敷剂广泛运用于临床多种病证,亦可根据不同的病证特点,有多种中药组方和经络腧穴上的组合,近年来在作用机制、工艺研究、临证组方、疗效评价、临床护理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 王中华
- 关键词:中药外敷穴位贴敷法
- 雷公藤甲素对肺癌A549/DDP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机制被引量:20
- 2014年
-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L)对肺癌A549/DDP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机制。方法 TPL作用于肺癌A549/DDP细胞后,应用MTS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罗丹明-123(Rhodamine-123,Rh-123)及细胞表面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和real time PCR检测肿瘤细胞多药耐药蛋白(MDR1)和肺耐药相关蛋白(LRP)表达变化,应用报告基因技术检测细胞NF-κB启动子活性,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细胞Akt磷酸化。结果 TPL可提高肺癌A549/DDP细胞药物敏感性,经2,10μmol·L-1 TPL作用后,顺铂逆转倍数(RF)分别为2.09倍和2.93倍,肿瘤细胞中Rh-123含量分别提高了1.38倍和2.88倍,P-gp表达分别是对照组的57.1%和32.1%,MDR1和LR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MDR1 mRNA表达分别是对照组的64.2%和22.6%,LRP mRNA表达分别是对照组的54.8%和34.7%,NF-κB启动子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55.6%和23.6%,Akt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结论 TPL可逆转肺癌A549/DDP细胞多药耐药性,提高肿瘤细胞药物敏感性,抑制药物外排,降低细胞MDR1和LRP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kt磷酸化水平,下调NF-κB启动子活性有关。
- 王中华
- 关键词:雷公藤甲素肺癌多药耐药
- 浅述中医“灸疗法”的临床应用和经验总结被引量:2
- 2012年
- "灸疗法"是一种治病防病强身保健的外治疗法。其以中医理论与经络学说为依据,与针刺法相辅相成、取长补短,操作简便易行,至今一直被医家广泛和普遍的使用,对各科疾病均有独特和明显的治疗效果。本文在整理和总结灸疗专家马少群老先生的研究心得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对其中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高血压、低血压、半身不遂、肝脏病、心脏病、肾脏病、妇科病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灸疗配穴方,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对个别疾病在治疗过程中的特殊临床表现和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行了注示。笔者认为马少群"灸疗法"对于某些疾病的疗效与针刺疗法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应被更广泛和普遍的使用。
- 王中华付梅
- 关键词:灸疗法
- 基于毛蕊花糖苷含量分析陈皮和砂仁在熟地黄炮制中的影响性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针对熟地黄的药性特点,深入研究熟地黄炮制过程中,陈皮与砂仁对其炮制过程中毛蕊花糖苷含量的影响,并建立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法检测熟地黄中毛蕊花糖苷含量的方法,并根据其含量变化,验证其炮制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丰富熟地黄的炮制品种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方法]参考熟地黄在全国各省市《中药炮制规范》中的炮制方法,采用其中具有临床实用特色的方法,即:陈皮制熟地黄、砂仁制熟地黄(酒蒸法和拌制法),并以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熟地黄的质量标准为参照指标,采用UPLC-MS检测技术对其炮制过程中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变化进行研究,并结合性状评分,进行综合评价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1000 ng/mL,r=1),其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准确度均较好(RSD<3%)。本实验中炮制后的熟地黄其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均超过药典标准,在炮制过程中当性状达到药典及传统标准时,其毛蕊花糖苷的含量能保持在较高水平,以陈皮制熟地黄后的毛蕊花糖苷含量最高,炮制过程中含量变化最显著。[结论]陈皮制熟地黄可明显稳定和控制毛蕊花糖苷在熟地黄炮制过程中的下降趋势。这对通过相应的炮制方法,在有效保存熟地黄指标性成分的同时,扩大熟地黄临床使用范围有积极意义。同时UPLC-MS法由于操作简便、速度快、准确度高,可用于熟地黄炮制过程中毛蕊花糖苷含量的检测。
- 王中华窦志英王洋陈涛王远志
- 关键词:陈皮砂仁熟地黄毛蕊花糖苷UPLC-MS
- 还原糖含量对陈皮及砂仁制熟地黄炮制终点的指示性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在陈皮及砂仁制熟地黄炮制过程中,建立还原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的检测方法,并以其为指示性目标,验证炮制及检测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方法:分别采用陈皮和砂仁炮制熟地黄,采用HPLC法对炮制过程中还原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进行阶段检测,并据此对炮制程度和性状变化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按药典方法检测毛蕊花糖苷含量,并与还原糖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还原糖含量线性范围为2~18 mg·ml^-1(r=0.9991),其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准确度均较好(RSD<3%)。陈皮制熟地黄最佳炮制终点:连续炖制48 h后再闷4 h;砂仁制熟地黄最佳炮制终点:蒸至36 h后拌入砂仁再蒸制12h。且此时其毛蕊花糖苷与其还原糖含量同步相对增高。结论:通过还原糖检测可准确指示陈皮及砂仁制熟地黄炮制终点,其炮制和检测方法科学准确,具有实践应用意义。
- 王中华陈涛王远志张岩
- 关键词:还原糖含量指示性熟地黄陈皮砂仁
- 不同产地和药用部位的蜂房中重金属含量比较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蜂房中5种重金属含量的方法,探讨不同产地和药用部位对其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原子分光光度法(氢化物还原法、冷蒸气法、石墨炉法、火焰法)测定药材中砷(As)、汞(Hg)、铅(Pb)、镉(Cd)、铜(Cu)的含量。比较不同产地和药用部位的药材中重金属含量的差异。结果:As、Hg、Pb、Cd、Cu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40、0~0.9、0~80、0~8、0~800 ng/mL(r分别为0.993 0、0.997 4、0.995 5、0.992 7、0.996 6);定量限分别为4.473、2.35×10^(-3)、8.380、2.128、54 ng/mL,检测限分别为1.342、0.701×10^(-3)、2.514、0.632、16 ng/mL;精密性、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5.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84.26%~102.25%(RSD=7.71%,n=6)、90.90%~115.31%(RSD=9.38%,n=6)、92.16%~105.70%(RSD=6.19%,n=6)、90.81%~113.99%(RSD=8.86%,n=6)、91.63%~102.79%(RSD=5.09%,n=6)。山东、河北产药材样品中重金属超标情况最为严重,其主要超标的重金属是Pb;蜂室药材样品中Pb含量高于其他药用部位。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蜂房中5种重金属含量的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和药用部位蜂房中重金属含量有一定不同。
- 王中华马瑛
- 关键词:药用部位蜂房重金属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