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英
- 作品数:102 被引量:32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革兰阴性菌固有性耐药机制的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
- 彭宣宪李惠林向民王三英
- 抗菌药物在医学临床和农业中的使用,促进了人类健康和农业生产。然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特别是抗菌药物的滥用,细菌的耐药性不可避免地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生,且日益严重,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健康。携带NDM-1超级耐药细菌在...
- 关键词:
- 关键词:抗菌药物抗体疗法
- 大肠杆菌K-12外膜亚蛋白质组学研究
- 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外膜蛋白处于与外界自然环境的交界处,在应对外界环境压力以及细菌耐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细菌的外膜蛋白,了解环境因素对其表达的影响以及研究外膜蛋白的耐药机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运用蛋白质组学以及...
- 林向民张丹风吴丽娜王三英彭宣宪
- 关键词:外膜蛋白大肠杆菌
- 文献传递
- 清除HBVDNA的免疫球蛋白类型及其意义
- 从免疫学来看,免疫复合物是排除异物的重要形式,从病毒性疾病来看。病毒是疾病发生的始动因子。但迄今为止,结合病毒颗粒的Ig类型及其意义尚不清楚。为更全面地了解HBV在乙肝患者机体中的存在方式。深入认识不同Ig类型抗休在清除...
- 彭宣宪周裕琳王三英柳珑杨天赐
- 文献传递
- 蛋白质组学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0
- 2005年
-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的最重要研究课题,能够深化对生命现象本质的了解。对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蛋白质组学作为高通量平行筛选技术在理论体系上与中医药的整体观相契合,能够深化证候的内在本质研究及中药复方的组成与作用机理研究,并能有力促进中药新药开发随着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的发展完善,其对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帮助将进一步扩大。
- 刘建仁樊粤光王海彬史风雷袁浩彭宣宪王三英
-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证候中药学中医发展研究
- 细菌微量快速同步检测方法
- 细菌微量快速同步检测方法,涉及一种微量快速同步检测细菌的方法。步骤为制备模板;PCR扩增:扩增引物为细菌核糖体核糖核酸基因通用引物;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取扩增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确定种类。采用UPPCR技术扩增细菌的...
- 彭宣宪纪念念彭博王三英
- 文献传递
- 海水养殖动物及其病原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目前,国外对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热潮正在兴起,而国内仅处于起步阶段。国内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等有关单位率先在国内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并主要集中在肿瘤生物学的研究方面。于2002年在我...
- 彭宣宪章跃陵徐常新任海霞吴丽娜王三英
- 关键词:海水养殖病原菌蛋白质组学肿瘤生物学细菌耐药耐药机理
- 文献传递
- 铜绿假单胞菌外膜亚蛋白质组图谱的建立被引量:3
- 2008年
- 铜绿假单胞菌是人类重要的病原菌,容易造成免疫缺陷患者如烧伤、艾滋病、癌症或囊性纤维化感染,对该菌外膜蛋白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该菌的致病机制,为进一步疫苗研制奠定基础.采用月桂酰基氨酸钠的方法提取了铜绿假单胞菌的外膜蛋白,首次建立了外膜亚蛋白质组学表达图谱,鉴定了23个外膜蛋白,占所鉴定蛋白的82.1%.然后对其中的一个外膜蛋白基因PA3988进行了克隆及原核表达与纯化,经免疫小鼠获得抗血清后对外膜蛋白进行双向Westernblotting分析,验证了质谱的结果.这些研究结果对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的深入研究具有积极作用.
- 章喻军王三英
- 关键词:外膜蛋白基因铜绿假单胞菌免疫缺陷月桂酰基疫苗研制
- 永生化表皮HaCaT细胞凋亡过程中核基质蛋白的表达变化
- 核基质是细胞核内主要由非组蛋白质构成的精密的三维纤维网架结构,核基质蛋白与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基因表达调控具有密切关系。本研究在鉴定姜黄素诱导人永生化表皮HaCaT细胞凋亡效果的基础上,应用选择性抽提整装电镜和亚细胞蛋白...
- 孔海燕杨海波李祺福石松林荆光军王三英
- 关键词:核基质蛋白表皮细胞细胞凋亡
- 大肠杆菌生长代谢的碱性蛋白质组学研究
- 细菌性疾病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大肠杆菌作为一种重要的人致病菌和工程菌,被广泛地用于各种研究。然而,目前我们对控制其生长代谢的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仍然知之甚少。大肠杆菌基因序列测序的完成及其蛋白质组数据库的完善为我们...
- 叶新太朱睿王三英彭宣宪
- 关键词:生长代谢大肠杆菌
- 文献传递
- 采用恶性肿瘤患者IgG类自身抗体研究p62的抗原性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研究p6 2不同区域的抗原性。方法 :取p6 2全长重组子及克隆其不同区域的 3个重组子进行表达和纯化。以各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 ,建立检测IgG类抗p6 2自身抗体的ELISA技术。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抗p6 2各片段自身抗体阳性率以抗p6 2 1为最高 ,抗p6 2 3次之 ,抗p6 2 2最低 ,3者均低于抗全长p6 2。抗全长p6 2的阳性率与抗p6 2 1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 ,而与抗p6 2 2和抗p6 2 3均有非常显著差异。除肺癌外 ,肝癌、胃癌、肠癌、食管癌和乳腺癌患者的 3个抗原片段的自身抗体的叠加阳性率均低于全长p6 2。结论 :p6 2的抗原性主要位于p6 2 1,但其结构的完整性对维持其抗原性具有重要意义。
- 王三英连祺周吴亚君彭宣宪张建营
- 关键词:恶性肿瘤IGG类自身抗体P62抗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