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芸
- 作品数:56 被引量:367H指数:11
-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部感染近平滑念珠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随着广谱抗菌药物长期滥用和机械通气等创伤性治疗手段的增加,肺部念球菌感染尤其是近平滑念珠菌感染逐年增加。了解肺部感染近平滑念珠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可为临床防治近平滑念珠菌肺部感染提供参考。
- 谢朝云熊芸孙静杨忠玲胡阳
- 关键词:肺部感染近平滑念珠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1
- 2016年
-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控提供指导。方法回顾2011年6月—2015年5月814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发病年限、严重程度分级、加重频率、每次加重持续时间、糖尿病、并发症、糖皮质激素使用频率、每次使用持续时间、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每次平均持续时间、使用抗菌药物种数、联用抗菌药物、血浆白蛋白浓度、血糖等,监测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814例COPD肺部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857株,多重耐药菌感染者170例,检出多重耐药菌菌株175株(20.42%),其中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的检出率最高,为55.38%(36/65)。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性加重和抗菌药物持续时间长、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物使用频率高是COPD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OPD患者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治应重视社区与医院结合,针对其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 谢朝云熊芸孙静胡阳李耀福
- 关键词:肺部感染多重耐药菌LOGISTIC回归分析
- 贵州某综合性医院白念珠菌与非白念珠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念珠菌属真菌是常见条件致病性真菌,寄居于口腔、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等部位,引起皮肤、黏膜身体浅部感染,也可引起下呼吸道、泌尿道、菌血症等深部感染,其中白念珠菌是念珠菌属真菌的主要致病菌。但随着抗真菌药物的广泛应用,非白念珠菌比例和耐药性的不断上升,给临床防治抗真菌感染带来新挑战[1]。我们对2013年2月~2016年3月1 105株念珠菌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白念珠菌与非白念珠菌感染的分布与耐药性差异,为临床预防性治疗及其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
- 谢朝云熊芸孙静杨忠玲胡阳
- 关键词:白念珠菌耐药性
- 血流感染患者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比较血流感染患者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差异,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1年6月至2014年11月血流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140株进行比较分析,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微生物鉴定,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药敏结果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的标准判断,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流感染标本共分离出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140株,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分离出88株,占62.86%;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出52株,占37.14%。血流感染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克林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利福平、呋喃妥因、头孢噻吩、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麦迪霉素、复方新诺明等耐药率分别为81.82%,45.15%;35.23%,15.38%;20.45%,5.77%;47.73%,26.92%;76.14%,51.92%;69.32%,50.00%;64.77%,9.62%;54.55%,28.85%;14.77%,0.00%;10.23%,0.00%;39.77%,3.85%;11.36%,0.00%;54.55%,28.85%;67.05%,5.77%;79.55%,32.69%;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明显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差异有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流感染中表皮葡萄球菌的感染率与耐药率不断上升,耐药率明显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应引起重视。
- 谢朝云胡阳杨忠玲熊芸孙静
- 关键词:血流感染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
- 儿童重症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的护理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的护理。方法对6例重症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患儿给予激素、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治疗的同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心理支持、高热护理、激素护理、癫痫护理、血浆置换护理、呼吸道的护理,观察其效果。结果 5例患儿完全康复,1例好转。结论全面、科学的护理可减轻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患儿的痛苦,确保治疗效果。
- 熊芸
- 关键词:儿童护理
- 碘伏与新洁尔灭在骨科切口感染预防控制中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0.5%碘伏(聚维酮碘)防治骨科切口感染的效果及方法。方法治疗组:对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和污染切口术中彻底清创先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干净后给予0.5%碘伏冲洗,逐层疑缝合切,对感染切口术中彻底清创先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干净后给予0.5%碘伏冲洗,给予引流,术后常规换药。对照组:对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和污染切口术中彻底清创先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干净后给予0.1%新洁尔灭冲洗,逐层疑缝合切,对感染切口术中彻底清创先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干净后给予0.1%新洁尔灭冲洗,给予引流,术后常规换药。结果治疗组相比于对照组,更能有效的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P<0.05)。结论 0.5%碘伏可有效防治骨科切口感染。
- 谢朝云沈启荣熊芸黄会高
- 关键词:碘伏
- 骨科开放伤口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21
- 2017年
- [目的]分析骨科开放伤口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临床防控措施。[方法]回顾2011年6月~2014年12月209例骨科开放伤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并逐一记录每位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天数、伤口类型、有无基础疾病、有无合并症、有无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有无伤口引流、是否入住ICU、受伤至清创时间、血糖、血浆白蛋白与血红蛋白浓度、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细菌培养是否检出多重耐药菌,对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住院天数、使用糖皮质激素伴有基础疾病与合并症、伤口类型、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种数和是否联用、伤口引流、受伤-清创时间、血红蛋白浓度、血浆白蛋白浓度、血糖、是否入住ICU等均是骨科开放性伤口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是骨科开放性伤口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最主要因素(P<0.05)。[结论]骨科开放性伤口多重耐药菌感染与患者住院天数、使用糖皮质激素伴有基础疾病与合并症、伤口类型、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和种数及是否联用、伤口引流、受伤-清创时间、血红蛋白浓度、血浆白蛋白浓度、血糖、是否入住ICU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以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为最主要因素,应针对其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防控措施,以减少骨科开放性伤口多重耐药菌感染。
- 谢朝云闫飞熊永发熊芸李耀福
- 关键词:骨科开放伤口多重耐药菌LOGISTIC回归分析
- 1例葡萄膜脑炎患者的护理被引量:1
- 2009年
- 患儿女性,6岁4个月,于2008年7月25日因“间断发热伴头痛、呕吐半月”拟诊为“化脓性脑膜炎”入院。住院后给予抗感染及脱水降颅压等药物治疗。入院后第2天下午患儿突然出现视物模糊,伴发热及头疼,急请眼科会诊,发现视力降为右眼手动33cm、左眼指数2m,
- 熊芸
- 关键词:自身免疫护理
- ICU与非ICU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比较ICU与非ICU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了解临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药敏变化,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对2010年6月-2013年9月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76株,对ICU 27株与非ICU 14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比较分析,采用VITEK-32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病原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应用SPSS 19.0软件对临床分离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万古霉素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0.18%、7.39%、10.23%、0,且ICU与非IC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该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以上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可作为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ICU耐药率高于非IC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根据ICU与非ICU分布特点选药。结论在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要根据当地细菌的耐药特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避免抗菌药物使用不当而诱导细菌多药耐药产生,同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MRSA的传播、感染。
- 谢朝云熊芸孙静杨忠玲闫飞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耐药性抗菌药物
- 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研究临床感染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差异,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医院2010年6月-2013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病原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应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共分离表皮葡萄球菌183株占51.12%,金黄色葡萄球菌175株占48.88%,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米诺环素耐药率均较低<10.00%,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克林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为68.85%与45.71%、20.77%与12%、49.18%与26.86%、73.22%与46.86%、68.85%与48.57%、50.27%与2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应引起重视,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 谢朝云熊芸孙静杨忠玲
- 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