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海柳文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语言文字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汉语
  • 3篇动词
  • 3篇配价
  • 2篇语词
  • 2篇语法
  • 2篇配价研究
  • 2篇名词
  • 2篇计算机
  • 2篇古代汉语
  • 2篇古汉语
  • 2篇汉语词
  • 2篇《孟子》
  • 1篇单音
  • 1篇单音节
  • 1篇单音节动词
  • 1篇形容
  • 1篇形容词
  • 1篇形容词性
  • 1篇性状
  • 1篇音节

机构

  • 6篇广西民族学院
  • 2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广西国际商务...

作者

  • 8篇海柳文
  • 1篇吕桂宁

传媒

  • 1篇广西民族学院...
  • 1篇古汉语研究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学院...
  • 1篇语言研究
  • 1篇学术论坛
  • 1篇河池学院学报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2
  • 1篇198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律诗平仄格式的计算机自动分析
2007年
语音材料是最便于用计算机程序进行处理的.该文设计的程序可以十分方便地自动、准确分析律诗的平仄格律.
海柳文
关键词:汉语诗律计算机分析
汉语方言民族语言语音材料处理软件设计被引量:3
2005年
语音材料是最便于用计算机程序进行的.该文设计的软件可以方便地处理《方言调查字表》、《壮语方言调查提纲》以及用户自制的调查表中的语音材料.并且可以随意将处理结果输出为DBF、TXT、XLS等格式的文件.
海柳文
关键词:汉语方言民族语言语音材料计算机软件
关于古汉语词类活用的商榷——兼谈词类活用的鉴别标准被引量:8
1986年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语法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词类活用的鉴别标准是什么?有人提出: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名词、形容词放在能愿动词后而,活用为动词;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等等。比如:“出入相友。”(《孟子·滕文公上》)他们首先认定例中的“友”是名词,在这里它前边有副词作修饰,所以活用为动词。众所周知,具体的一个词,从古到今,不但大多数在词义上发生了变化。
海柳文
关键词:词类活用名词活用古汉语语法能愿动词
《孟子》表性状词语谓词性功能的配价调查被引量:3
2004年
 文章采用配价的方法,对《孟子》一书36个表性状单音节词的谓词性功能做了定量的统计及分析。调查表明,笼统地把古汉语表性状的谓词支配客体的格式(即二价谓词的格式)说成是"形容词活用",不符合古汉语语言实际。古汉语表性状的谓词是兼具形容词(一价谓词)和动词(二价谓词)功能的兼类词,而非一般所说的有活用用法的词。
海柳文
关键词:古汉语配价
《孟子》动词“为”的配价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采用配价的方法 ,对《孟子》高频动词“为”的五个常见的义项 ,从配价格式、主要价语的构成以及义项之间的差异和联系等方面 。
海柳文
关键词:古代汉语语法配价
《韩非子》单音节动词配价研究被引量:12
2003年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采用配价理论对汉语进行研究的意义,在研究《韩非子》单音节动词中的操作步骤和处理办法。
海柳文
关键词:古代汉语韩非子配价
《论语》的动词“为”及其句法结构被引量:2
1992年
论语中的“为”共山现170次.用作介词17例,作疑问语气词3例,不属于本文所论的范围.还有7例是作复合动词“认为”的词素的,也暂不讨论.可以作为单音节动词的。是余下的148例.即便如此,在论语的各类动词中,它的出现频率仍是最高的.
海柳文
关键词:句法结构名词性词组小句《论语》数量词组形容词性
“超”的新用法调查被引量:3
2012年
对"超"产生的新用法进行了调查。就"超"在作动词、形容词时,新产生的用例分别作了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这些新起的用例,大都是从二十一世纪初叶起,在互联网等现代传媒上传播的,目前已呈迅速增长的趋势。建议《现代汉语词典》再修订时,收录新起的义项,并注意收录一些由该义项构成的、合乎规范的新词。
吕桂宁海柳文
关键词:汉语词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