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珍 作品数:40 被引量:98 H指数:6 供职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更多>>
IL-6对HIV感染者CXCR5^(+)CD8^(+)T细胞数量及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IL-6对HIV感染者CXCR5^(+)CD8^(+)T细胞[滤泡细胞毒性T细胞(follicular cytotoxic T cells,TFC)]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0月—2020年12月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32例未接受抗HIV治疗的HIV感染者纳入研究,在有或者无IL-6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或者TFC的情况下,通过体外培养对比分析TFC数量、功能和凋亡的差异。结果在IL-6刺激的情况下,TFC的数量增加、功能增强及凋亡水平降低。结论对于HIV感染者,IL-6具有增强TFC数量和功能的作用。 张予晋 汪海珍 欧松 王军文 唐情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滤泡辅助性T细胞 湿疹纳米乳膏联合四物消风饮治疗慢性局限性湿疹5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湿疹纳米乳膏联合四物消风饮治疗慢性局限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给予湿疹纳米乳膏联合四物消风饮治疗,对照组27例予尤卓尔软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第1、2、3周后的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第1、2周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有效率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疹纳米乳膏联合四物消风饮治疗慢性局限性湿疹疗效确切。 汪海珍 杨志波 罗美俊子关键词:四物消风饮 局限性慢性湿疹涂喷治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杨志波 唐雪勇 曾碧君 汪海珍 何群 向丽萍 湿疹为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约占皮肤科门诊患者的20%左右。慢性湿疹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临床上治疗手段虽然丰富,但疗效并不令人满意,且容易反复发作。湿疹是中医的优势病种,外治疗法是中医治疗湿疹的重要方法,湿疹中医外治...关键词:关键词:皮肤科 红灵酊联合浓缩生长因子治疗雄激素性秃发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红灵酊联合浓缩生长因子治疗雄激素性秃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雄激素性秃发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仅予CGF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红灵酊外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2周的治疗,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灵酊联合CGF治疗雄激素性秃发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易婷婷 谭诗淼 汪海珍关键词:雄激素性秃发 苦参通过抑制MAPK/NF-κB通路改善免疫平衡缓解特应性皮炎实验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苦参对特应性皮炎(AD)辅助型T细胞1/辅助型T细胞2(Th1/Th2)失衡的治疗作用及其内在分子机制。方法 将24只雌性C57BL/6小鼠,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D模型组和AD+苦参组,每组8只。采用2,4-二硝基氯苯/粉尘螨提取物(DNCB/DFE)诱导建立AD小鼠模型。将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aCaT)分成对照组、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组、IFN-γ/TNF-α+苦参组,共3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RT-PCR)检测IFN-γ、TNF-α、白细胞介素(IL)-2、胸腺激活调节趋化因子(TARC)、IL-4、IL-5、IL-6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组织和细胞中磷酸化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p38、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亚单位(p-p65)、p65蛋白表达,ELISA检测IL-6、TARC释放水平以及流式Th1/Th2细胞比例。结果 在细胞水平方面:与对照组比较,IFN-γ/TNF-α组IL-6、TARC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p-p38、p-p65蛋白表达均上调(P<0.01);与IFN-γ/TNF-α组比较,IFN-γ/TNF-α+苦参组IL-6、TAR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p-p38、p-p65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在动物水平研究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模型组小鼠皮肤组织中p-p38、p-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耳部皮肤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增多,角质化过度、肥大细胞浸润增加(P<0.01),且皮肤中Th2细胞含量增加(P<0.01);小鼠皮肤中IFN-γ、TNF-α、TARC、IL-6、IL-4、IL-5表达增加(P<0.01);与AD模型组比较,AD+苦参治疗组小鼠皮肤组织中p-p38、p-p65蛋白表达水平均减少(P<0.01);表皮、真皮厚度和肥大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5);Th2细胞数量及组织中TARC、IL-6、IL-4、IL-5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苦参可通过抑制MAPK/NF-κB信号通路改善Th1/Th2免疫平衡从而减轻AD的症状。 黄盼 潘意 王畅 汪海珍 胡凡关键词:苦参 特应性皮炎 MiR-155靶向抑制GATA3调节银屑病患者血液中Th1/Th2比例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CD4^+T细胞分化与miR-155/GATA3轴的关系。方法采用q-PCR方法检测银屑病患者CD4^+T细胞中的miR-155与GATA3 mRNA的表达,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两者关系;双荧光素酶方法检验miR-155与GATA3基因的3′UTR的靶向结合,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iR-155对GATA3蛋白表达的调控,ELISA检测IFN-γ和IL-4的分泌。结果银屑病患者CD4^+T细胞中miR-155表达显著上调,且与GATA3基因和银屑病PASI评分呈负相关,miR-155负调控CD4^+T细胞中GATA3蛋白的表达,且miR-155能靶向结合GATA3的3′UTR区域,下调miR-155促进IL-4的表达、抑制IFN-γ的表达,干扰GATA3基因能削弱miR-155对IL-4和IFN-γ的调控。结论miR-155能通过靶向抑制GATA3的表达调控Th1/Th2的比例,进而调控银屑病的发生发展。 彭友华 张予晋 罗美俊子 杨志波 汪海珍关键词:银屑病 MIR-155 GATA3 CD4^+T细胞 不同中药色素对C57BL/6小鼠触须毛囊体外培养的研究 2022年 目的 研究不同中药色素对小鼠体外毛囊生长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 分离小鼠触须毛囊,采用不同中药色素分多个浓度分别培养毛囊。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毛囊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并测定毛干的长度,2次/d拍照记录;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查毛囊细胞活力。结果 (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3μg/mL及10μg/mL的姜黄素、30μg/mL的紫草素和30μg/mL的红花黄色素均能明显促进毛囊的生长(P<0.05),且10μg/mL的姜黄素促毛囊生长作用最强(P<0.05);(2)MTT比色显示,30μg/mL的红花黄色素、10μg/mL的姜黄素、30μg/mL的紫草素组的细胞活力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色素相对最佳浓度的正交实验结果显示,色素的混合组对毛囊的生长均无促进作用,且MTT比色法显示各色素混合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结论 红花黄色素、姜黄素及紫草素对毛囊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延缓其进入退行期,其中10μg/mL的姜黄素促毛囊生长作用最强。本实验验证了不同中药色素对毛囊的生长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为毛发的生长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马东雪 杨志波 林浩 汪海珍 李明鑫 黄盼 黎滢 张予晋关键词:中医 老年人难治性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 2023年 大疱性类天疱疮(BP)作为重症皮肤病中的一种,因其好发于老年人,用药有诸多限制,且护理困难,故治疗一直颇有难度。本研究基于1例难治性BP老年患者的诊疗过程展开分析。患者因9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起红斑、水疱,湘雅医院诊断为BP,使用激素等传统治疗控制病情后出院,之后病情复发间隔时间逐渐缩短。因此多次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病情得以好转出院。1周前患者自觉全身稍有瘙痒,晨起后发现全身起红斑、水疱,遂在2022年11月13日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入院就诊。住院期间尝试使用生物制剂的同时进一步配合中医药治疗后瘙痒明显缓解,皮损消退。截止目前,患者皮损未复发。 易婷婷 汪海珍 潘意关键词:大疱性类天疱疮 中西医结合 老年人 尖锐湿疣皮损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及与外周血Treg/Th17平衡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皮损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及与外周血Treg/Th17细胞平衡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1年12月至本院皮肤科、肛肠科就诊的尖锐湿疣患者317例,为感染组。其中,尖锐湿疣初发患者211例,为初发组;尖锐湿疣复发患者106例,为复发组。纳入同期至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19例,为对照组。仅感染低危型HPV的患者有146例,为低危组;仅感染高危型HPV的患者有72例,为高危组;低危型和高危型HPV均感染的患者有99例,为混合组。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的检测。流式细胞术计数外周血中Treg和Th17数目。结果低危型中HPV-6和HPV-11的感染率较高,分别为74.13%和23.66%;高危型中HPV-16和HPV-18的感染率较高,分别为14.83%和17.67%。在HPV感染模式中,单一感染模式的尖锐湿疣患者最多,占所有HPV阳性患者的55.52%(176/317),并且这一模式中低危型HPV患者多于高危型HPV患者。其次,在多重感染模式中,以二重感染为主,占所有HPV阳性患者的22.76%(88/317)。Th17细胞水平、Treg细胞水平、Treg/Th17细胞平衡水平在低危组、高危组、混合组中差异显著,其中Treg细胞水平和Treg/Th17细胞平衡水平在低危组中最低、在高危组中最高;Th17细胞水平在低危组中最高、在高危组中最低。感染组中Th17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但是Treg细胞水平和Treg/Th17细胞平衡水平高于对照组。复发组中Th17细胞水平低于初发组,但是Treg细胞水平和Treg/Th17细胞平衡水平高于初发组。此外,感染模式与Treg/Th17细胞平衡具有相关性;复发情况与Treg/Th17细胞平衡具有相关性。结论尖锐湿疣患者感染亚型主要为HPV-6、HPV-11、HPV-16和HPV-18,感染模式以单一亚型感染和低危型感染为主。尖锐湿疣的复发情况以及HPV感染情况与Treg/Th17细胞平衡均具有相关性。 陆文洪 王真权 杨志波 汪海珍 罗雯鹏 张予晋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 TREG TH17 77、四物汤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湿疹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四物汤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湿疹3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的60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以四物汤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对照组予以氯雷他定片治疗,两组均10天为1疗程,连续... 汪海珍关键词:慢性湿疹 四物汤 氯雷他定片 疗效 文献传递 网络资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