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蕙芸 作品数:58 被引量:302 H指数:11 供职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 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乳母膳食调节及其意义 被引量:5 2009年 江蕙芸 陈红慧关键词:膳食调节 乳汁 营养学 回应性养育照护对儿童早期发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3年 婴幼儿时期是儿童大脑发育的关键期,积极促进婴幼儿的早期发展,对婴幼儿自身及其家庭和社会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回应性养育照护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从婴幼儿早期大脑发育相关理论、回应性养育照护的国内外现状、回应性养育照护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研究,以及回应性养育照护的干预实践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证据,并为医疗保健机构开展婴幼儿养育照护提供指导。 陈伟平 江蕙芸 刘珏君 覃红霞关键词:婴幼儿 南宁市0~24个月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南宁市0~24个月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7年4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体检的2600例婴幼儿资料,统计过敏性疾病婴幼儿临床特点,检测过敏原类型及占比,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筛查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研究中发现过敏性疾病的类型为过敏性哮喘(5.88%)、湿疹(3.19%)和皮疹(2.92%),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为9.08%(236/2 600),作为研究组,其中有3种过敏性疾病的患儿46例,2种过敏性疾病的患儿60例,1种过敏性疾病的患儿130例,无过敏性疾病的婴幼儿作为对照组(2 364例);过敏原阳性率为52.77%(1 372/2 600),居前3位的过敏原依次为尘螨(户尘螨、屋尘螨)807例(58.82%)、霉菌组合416例(30.32%)及猫狗毛皮屑257例(18.73%),其中1 024例(74.64%)患儿包括2种及以上过敏原;依次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确定分娩方式、喂养方式、过敏性疾病史、居住环境、烟草暴露情况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南宁市0~24个月婴幼儿过敏原主要为尘螨、霉菌组合及猫狗毛皮屑,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与分娩方式、喂养方式、过敏性疾病史、居住环境、烟草暴露情况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密切相关,控制危险因素,降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罗宇阳 吴薇岚 吴葆宁 江蕙芸关键词:婴幼儿 过敏性疾病 影响因素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营养不良儿童肠道菌群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 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比较营养不良儿童与正常儿童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及组成特点的差异。方法 2017年1月至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童营养门诊就诊的营养不良患儿中,纳入20例为研究对象;同时纳入正常健康儿童20例为对照组。采集粪便样本,提取细菌DNA,通过两步PCR的方法构建文库,扩增16SrDNA中V4-V5区进行高通量测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稀释性曲线;采用mothur软件对Alpha多样性进行计算。利用R语言进行Heatmap分析、主成分分析PCA(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典型关联分析CCA(CanonicalCorrelationAnalysis)/冗余分析RDA(RedundancyAnalysis),分别在样本的门和属两个分类水平上进行数据整合归类比较统计。结果 营养不良组与对照组儿童的月龄、性别、分娩方式、出生胎龄以及喂养等基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儿童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均匀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儿童肠道菌群门水平微生物共检出14种,营养不良组的硬壁菌门(Firmicutes)及未分类菌的OUT数低于对照组,拟杆菌(Bacteroidetes)的OUT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儿童肠道菌群属水平微生物共检出154种,其中多形杆状菌(Bacteroides)、乳酸菌(Lactobacillus)、罗斯菌(Roseburia)等24个属的OTU在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营养不良组的多型杆状菌(Bacteroides)和罗斯菌(Roseburia)的OUT数高于对照组,乳酸菌(Lactobacillus)的OUT数低于对照组。将两组样本进行主成分PCA分析,根据样本聚类情况,营养不良组与对照组虽然距离相近,但仍可看出两组分别聚集。结论 营养不良儿童肠道菌群在门水平中硬壁菌偏低,在属水平中多形杆状菌及罗斯菌含量偏高,因此可根据不同菌属的作用特点来调整菌群,以期达到菌群平衡、吸收良好、体格发育正常的良性循环。 吴薇岚 江蕙芸关键词:营养不良儿童 高通量测序 乳铁蛋白对34~36周早产儿贫血及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乳铁蛋白对34~36周早产儿贫血及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将80例广西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门诊随访跟踪的34~36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于1月龄开始服用右旋糖酐铁分散片治疗,治疗组同期使用乳铁蛋白胶囊,至矫正年龄1岁时观察两组早产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及感染后住院率并监测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Rct)、铁蛋白、血清铁及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间的Hb及R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8、0.75,均P>0.05),但治疗组的血清铁蛋白(40.61±3.12ng/mL)及血清铁(12.34±2.11μ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51、2.06,均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免疫学指标CD4、CD8、T杀伤细胞(NK)细胞、总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IgA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4.73、4.22、7.04、2.92、3.95,均P<0.05),且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20%),抗生素使用率(17.5%)及感染后住院率(12.5%)均低于对照组(x^2值分别为4.71、4.01、4.58,均P<0.05)。结论乳铁蛋白能有效预防晚期早产儿贫血,且能降低晚期早产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及感染后住院率,减少抗生素使用,提高免疫功能。 陈青青 潘新年 江蕙芸关键词:早产儿 贫血 反复呼吸道感染 乳铁蛋白 学龄前儿童使用氟化泡沫防龋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了解专业应用氟化泡沫护齿对学龄前儿童防龋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抽取南宁市幼儿园3岁儿童共2 832名。试验组1 435名采用氟化泡沫护齿,对照组1 397名应用安慰剂,观察两组儿童的龋齿发病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3年随访观察,试验组儿童的新增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氟化泡沫护齿次数的增多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新增龋率差明显增大。结论氟化泡沫护齿可有效地预防儿童乳牙龋的发生。 江蕙芸 钟荣秋 陈红慧 王艳华 李佩芸 施春梅 欧家琪关键词:氟化泡沫 龋齿 学龄前儿童 南宁市4-6岁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调查分析 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 了解南宁市4-6岁学龄前儿童心理发育状况,更好地进行儿童心理保健。方法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及自制家庭调查问卷对南宁市2100名4- 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24.80%,其中男童为25.30%,女童为24.28%。男童前5位的行为问题因子依次为违纪(5.43%)、攻击(5.15%)、忧郁(3.96%)性问题(3.31%)及分裂样(2.85%)。女童前5位的行为问题因子依次为躯体倾诉(5.63%)、忧郁(5.23%)、退缩(4.64%)、分裂样(3.16%)及肥胖(2.1%)。对行为问题发生率有影响的因素有家庭类型(父母间的关系)、家庭管教方式、带养人文化程度、父母教育态度、家人对待儿童的态度等。结论 在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进行诊断和干预时要重视家庭环境的作用,应多向家长宣传、普及儿童心理卫生知识,减少和消除不良因素。 陈红慧 江蕙芸 王小莲 黄一星关键词:学龄前儿童 调查问卷 广西某市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及其与微量元素的关系 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 探讨广西某市学龄前儿童血铅(Pb)水平及其与锌(Zn)、铜(Cu)、铁(Fe)、钙(Ca)、镁(Mg)、锰(Mn)含量的关系。方法 对624名2-5岁学龄前儿童测定血Pb、Zn、Cu、Fe、Ca、Mg、Mn含量,并对血Pb与Zn、Cu、Fe、Ca、Mg、Mn等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以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CDC)制定的铅中毒标准(血Pb水平≥100μg/L)为界线,学龄前儿童的铅中毒检出率为22.6%,其中男童及其4岁-组铅中毒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童及其对应亚组;男童血Pb和Cu含量高于女童(P〈0.05,P〈0.01)。但是,血Pb水平与6种微量元素含量之间未见明显相关关系。结论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未见学龄前儿童血Pb与Zn,Fe,Cu,Ca,Mg,Mn含量之间有相关关系。 陈红慧 傅雪 姜岳明 江蕙芸 谢佩琳 王小莲 黄一星关键词:学龄前儿童 血铅水平 微量元素 南宁市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对体格发育和心理行为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南宁市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BPb)对体格发育和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对南宁市624名2~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血铅、体格发育、血红蛋白以及心理行为的测定。结果:以美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铅中毒标准(血铅水平100μg/L)为界线,2~岁组、4~岁组和总体男童血铅水平显著高于女童(P〈0.05);男女童各年龄组间血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岁组、3~岁组和总体男童的铅中毒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童(P〈0.05);男女童各年龄组间铅中毒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对身高和体重达标率及贫血发生率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铅水平≥100μg/L的学龄前儿童交往不良、躯体叙述攻击和多动违纪行为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血铅水平〈100μg/L的学龄前儿童(P〈0.05)。结论:南宁市学龄前儿童血铅含量存在性别差异,而且血铅水平对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 陈红慧 江蕙芸 谢佩琳 王小莲 黄一星关键词:学龄前儿童 血铅水平 体格发育 心理行为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认知与功能损害特征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认知与功能损害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门诊确诊的ADHD患儿(ADHD组,n=320),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WISC)第4版(WISC-Ⅳ)、中文版SNAP-Ⅳ评定量表父母版(Chinese version of Swanson Nolan and Pelham,versionⅣscale,parent form,SNAP-Ⅳ)和Weiss功能缺陷量表父母版(Weiss functional impairment rating scale,parent form,WFIRS-P)对儿童的认知特征、ADHD症状和功能损害情况进行评估,以同期接受常规健康体检的同年龄段儿童作为正常对照(对照组,n=120)。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DHD组WISC-Ⅳ中言语理解指数、知觉推理指数、工作记忆指数、加工速度指数及总智商均较低,SNAP-Ⅳ中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对立违抗项目得分及WFIRS-P中家庭、学习/学校、生活技能、自我观念、社会活动、冒险活动项目得分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ADHD组,智力水平<90分亚组的SNAP-Ⅳ和WFIRS-P各项目得分均显著高于智力水平≥90分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DHD儿童存在认知相对低下和功能损害情况,且智力水平较低者ADHD核心症状及功能损害更严重。 何巧智 李小玲 冯丽燕 蒙晓梅 庾红业 江蕙芸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