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絮萍

作品数:11 被引量:49H指数:2
供职机构:武警福建省总队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延期妊娠
  • 2篇妊娠
  • 2篇子宫
  • 2篇宫内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结扎
  • 1篇动脉结扎术
  • 1篇新生儿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药物疗法
  • 1篇伊曲康唑
  • 1篇伊曲康唑治疗
  • 1篇阴道
  • 1篇阴道炎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检查

机构

  • 9篇武警福建总队...
  • 2篇武警福建省总...
  • 1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武警总医院

作者

  • 11篇江絮萍
  • 5篇叶泓
  • 2篇郑少萍
  • 1篇李杰萍
  • 1篇谢榕
  • 1篇郭海燕
  • 1篇唐淑珍
  • 1篇陈瑛

传媒

  • 3篇山东医药
  • 3篇武警医学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伊曲康唑治疗顽固性念珠菌性阴道炎158例疗效观察
1999年
念珠菌性阴道炎复发率高,难以根治,口服伊曲康唑200m g bid 治疗顽固念珠菌性阴道炎,分别于服药后7、30d随访,有效率分别为90.5% ,88.7% ,疗效优于传统疗法。
林庄儿叶泓江絮萍
关键词:念珠菌性阴道炎药物疗法
PES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PES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用蛋白印迹法检测PES1在卵巢癌组织以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肿瘤组织中PES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转染FLAG-PES1的CAOV-3和ES-2细胞培养液的VEGF分泌量分别由(178.0±11.8)pg/mL和(309.5±18.5)pg/mL上升到(375.0±18.3)pg/mL和(633.2±25.7)pg/mL,VEGF分泌量明显升高(P<0.01);而且VEGF相对mRNA水平也分别上升了约1.8倍和2倍(P<0.01);蛋白印迹法结果表明,PES1过表达能升高这2种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转录激活活性检测表明,PES1对调节VEGF的转录没有直接影响。将HIF-1αSiRNA与FLAG-PES1共转染CAOV-3和ES-2细胞后,蛋白印迹法结果表明,HIF-1αSiRNA能明显抑制PES1引起的HIF-1α升高,同时VEGF的分泌量和mRNA水平也被明显抑制。结论 PES1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
江絮萍叶泓
关键词:卵巢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髂内动脉结扎术(UAL)和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治疗难治性产妇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患者意愿将我院收治的92例难治性大出血患者分为TAE组50例和UAL组42例,分别行TAE和UAL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子宫切除率、止血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TAE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止血有效率均明显高于UAL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子宫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UA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E治疗难治性大出血止血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能够最大限度保留患者子宫,可作为治疗难治性大出血的首选术式。
江絮萍
关键词:髂内动脉结扎术妇产科难治性大出血
湿润烧伤膏治疗新生儿产钳致皮肤擦伤64例
2006年
江絮萍郭海燕
关键词:湿润烧伤膏
延期妊娠伴脐带绕颈208例
2006年
江絮萍郑少萍陈瑛
关键词:延期妊娠脐带绕颈胎盘功能不全胎儿宫内窘迫
安定静脉注射镇痛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2年
林庄儿叶泓江絮萍唐淑珍
关键词:静脉注射镇痛人工流产
赛霉安散局部治疗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28例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切口感染是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2006年5月~2010年5月,我们在28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赛霉安散,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江絮萍
关键词:术后切口感染剖宫产术后赛霉安散常见并发症
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组分变化及其与发病风险的关系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组分变化与子宫内膜癌(EC)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收集91例EC患者(EC组)和203例健康对照志愿者(对照组)的空腹外周血,分离红细胞,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检测红细胞膜脂肪酸组分,并分析脂肪酸组分变化对EC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EC组和对照组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占比由高到低均为总饱和脂肪酸、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总单不饱和脂肪酸。EC组外周血红细胞膜总饱和脂肪酸占比高于对照组,总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比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外周血红细胞膜饱和脂肪酸中,EC组肉豆蔻酸C14:0、硬脂酸C18:0、山俞酸C22:0、木焦油酸C24:0占比均高于对照组,花生酸C20:0占比低于对照组(P均<0.05)。在外周血红细胞膜单不饱和脂肪酸中,EC组棕榈油酸C16:1n7、神经酸C24:1n9占比均高于对照组,油酸C18:1n9占比低于对照组(P均<0.05)。在外周血红细胞膜ω-6多不饱和脂肪酸中,EC组亚油酸C18:2n6(LA)低于对照组,g-亚麻酸C18:3n6(GLA)、花生二烯酸C20:2n6、花生三烯酸C20:3n6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在外周血红细胞膜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中,EC组α-亚麻酸C18:3n3(ALA)占比低于对照组,花生四烯酸C20:4n6(AA)/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n3(DHA)占比高于对照组(P均<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红细胞膜总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中的肉豆蔻酸C14:0、山俞酸C22:0、木焦油酸C24:0,单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棕榈油酸C16:1n7、神经酸C24:1n9,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GLA占比升高均会增加EC的发病风险(OR值分别为2.14、2.36、2.60、3.21、3.25、4.81、2.74,P均<0.05);外周血红细胞膜饱和脂肪酸中的花生酸C20:0、单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棕油酸C18:1n9及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LA、ALA占比降低均会增加EC的发病风险(OR值分别为0.38、0.34、0.21、0.51,P均<0.05
李杰萍邹建平江絮萍谢榕
关键词:脂肪酸组分花生酸红细胞膜子宫内膜癌
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38
2013年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镇痛效果及其对产程和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将自愿采取无痛分娩的单胎、头位、初产的160例足月孕妇设为观察组,给予连续硬膜外自控泵入阻滞麻醉分娩镇痛,随机抽取同等条件的未使用任何镇痛措施的160例足月产妇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分娩活跃期短于对照组(P<0.01),第2产程短于对照组(P<0.05),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镇痛效果好,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缩短,降低了剖宫产率,且对母婴影响较小。
江絮萍叶泓
关键词:连续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
过期妊娠、延期妊娠母婴转归的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过期妊娠、延期妊娠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过期妊娠、延期妊娠、足月妊娠共240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过期妊娠、延期妊娠并发羊水过少、脐带绕颈、胎儿宫内窘迫、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手术产等较足月妊娠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过期妊娠组较延期妊娠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过期妊娠、延期妊娠带来的产时、产后高风险。
郑少萍江絮萍叶泓
关键词:过期妊娠延期妊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