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婷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毒效
  • 2篇消毒
  • 2篇消毒效果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化技术
  • 1篇医务
  • 1篇医务人员
  • 1篇医院感染
  • 1篇医院感染病例
  • 1篇医院感染管理
  • 1篇医院感染监测
  • 1篇医院数字
  • 1篇医院数字化
  • 1篇置管
  • 1篇实时监控
  • 1篇实时监控系统
  • 1篇数字化
  • 1篇终末消毒
  • 1篇细菌
  • 1篇颈静脉

机构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5篇江婷
  • 5篇张波
  • 4篇吴昊
  • 4篇蒋颖
  • 2篇甘露
  • 2篇王婷
  • 1篇邹英
  • 1篇巫胡兰
  • 1篇吴柳

传媒

  • 4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西南军医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五种空气净化消毒器消毒效果的比较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在动态条件下,比较5种空气净化消毒器的消毒效果。方法将5种空气净化消毒器A、B、C、D和E分别安装于我院血液科5间构造相同的病房。消毒前采样,利用平板暴露法、浮游菌法和尘埃粒子计数法对选择的5间病房连续5天定时定点采集空气样本;消毒后采样,每天各房间的空气净化消毒器达到厂家规定的消毒时间后,按消毒前的采样方法同样连续5天采集空气样本。结果通过计算各病房消毒前和消毒后的空气平均菌落数和尘埃粒子数平均含量的消除率来判定消毒效果,综合比较,5种产品消毒效果依次为:D>E>C>A>B。结论产品D消毒效果较佳,产品C和产品E性价比较高,适用于一般病房的应用。
甘露吴柳江婷杨竹兰张波
关键词:消毒效果
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在终末消毒效果监测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在终末消毒效果监测中的应用,为及时干预消毒效果提供依据。方法用ATP荧光检测仪随机对全院各临床科室消毒后的治疗室操作台面、患者床头柜台面共144个物体表面进行涂抹采样检测,现场读取ATP荧光检测值,以ATP荧光检测值0-250RLU判断为合格,〉250RLU判断为不合格。检测不合格物表,现场干预,再次终末消毒,并进行前后比较。结果全院各临床科室治疗室操作台面和患者床头柜消毒前检测均不合格,ATP检测值分别为(780±10.34)RLU和(853±13.29)RLU;首次消毒后操作台面检测合格率为61.97%,患者床头柜台面检测合格率为79.45%。对消毒不合格的位点进行现场干预后重新检测,干预前ATP检测值为(431.02±0.53)RLU,干预后ATP检测值为(1.43±0.59)RL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TP生物荧光法对终末消毒效果的评价快捷、简便、省时,能及时判断消毒效果的有效性,为现场消毒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执行力。
江婷蒋颖甘露吴昊张波
关键词:ATP生物荧光法终末消毒消毒效果
B超引导行颈静脉置管在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B超引导在肿瘤患者颈静脉穿刺置管中减少漏液发生,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作用。方法将非首次颈静脉穿刺置管输液化疗的79例肿瘤患者分为普通穿刺组(对照组,n=39)和B超引导穿刺组(引导组,n=40),所有病例固定同一麻醉医师进行静脉穿刺,比较两组完成穿刺时间、首次穿刺成功率、导管漏夜及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发生率。结果 B超引导组和对照组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间分别为(45.5±2.32)s和(90.6±3.18)s,首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100.0%和84.6%,置管后发生漏液分别为1例和9例,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5.4%和2.5%,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行颈静脉穿刺置管不仅可明显减少非首次静脉穿刺肿瘤患者的置管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还能显著减少置管后漏液和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江婷吴昊蒋颖邹英张波
关键词:超声检查颈静脉
医务人员及护工手部带菌情况调查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及护工在临床工作中手部带菌情况,为加强手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院临床科室399名工作人员在临床工作时的手部随机进行卫生学采样,其中责任护士103名、办公护士75名、责任医师98名、住院总医师41名及护工82名,样本进行微生物学培养、鉴定。采样方法和手卫生合格情况判断按卫生部2012年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进行。结果 399名工作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为33.33%,合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责任护士(50.49%)、办公护士(38.67%)、责任医师(27.55)%、住院总医师(24.39%)、护工(19.51%);平均菌落数为115.41CFU/cm2。在399份手采样标本中,共培养出细菌738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70株(23.04%),革兰阴性杆菌436株(59.08%),革兰阳性杆菌132株(17.89%);常见医院感染病原菌包括鲍曼不动杆菌(22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结论医务人员及护工手部带菌情况普遍,需严格加强手卫生管理,降低手接触传播引起的院内交叉感染风险。
王婷吴昊杨竹兰蒋颖江婷张波
关键词:细菌医务人员护工
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3年
医院感染管理是评价综合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传统的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模式很大程度上依靠临床医生上报医院感染病例,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手工录入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这种模式不仅工作量大、费时费力,而且存在填报内容不规范、信息滞后、漏报率高以及无法及时预测医院感染爆发趋势等不足.随着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医院数字化运行、信息化管理进程,为感染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国内许多医院已经实现了医院感染的信息化管理.本院于2012年10月开始应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进行医院感染信息化管理,现将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蒋颖吴昊王婷江婷巫胡兰张波
关键词:医院感染管理实时监控系统信息化技术医院数字化医院感染病例医院感染监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