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晓斌
-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渝中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下颌骨矢状劈开术与下颌角整形术同期进行的血供动力学的动物实验研究
- 2011年
- 目的:通过观察兔同期行下颌骨切骨术与咀嚼肌剥离术术后血供情况,模拟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术与下颌角整形术同期手术,与单独行下颌骨切骨术术后血供对比,从而推测其可行性。方法:选取1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入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一侧行下颌骨切骨术与咀嚼肌剥离术同期手术,对侧不手术;对照组一侧行下颌骨切骨术,对侧不手术。对比观察术后72 h,1、4、6、8周2组动物手术侧骨断端血流量情况。结果:2组动物术后手术侧骨断端血流量变化情况相似,无显著差异,实验组骨断端血流量可恢复。结论:下颌骨切骨术与咀嚼肌剥离术同期进行,其术后骨断端血供可恢复正常。
- 毛晓斌王涛杨东昆张桂梅
- 关键词:同期手术血流量
- 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与下颌角整形术同期进行的骨愈合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兔同期行下颌骨切开术与咀嚼肌剥离术,模拟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与下颌角整形术同期手术,对比观察术后骨愈合情况,从而推测其可行性。方法:选取18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n=8)一侧行下颌骨切开术与咀嚼肌剥离术同期手术,对侧不手术:对照组(n=8)一侧行下颌骨切开术,对侧不手术;正常对照组(n=2)不行任何手术。对比观察术后2、4、8、12周手术侧骨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骨愈合过程相似,12周时各组兔骨小梁矿化度无显著差异。结论:下颌骨切开术与咀嚼肌剥离术同期进行,其术后骨断端达到骨性愈合,具有可行性。
- 杨东昆王涛毛晓斌张桂梅刘鹏
- 关键词:骨愈合影像学组织学
- 下颌骨矢状劈开与下颌角整形术同期进行的血供变化的动物实验研究
- 正颌外科矫正下颌骨发育畸形采用的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SSRO)是经典的临床手术治疗方式。骨性Ⅱ类错颌畸形并伴有下颌角肥大的这类患者,他们的治疗除了需要采用SSRO矫正牙颌畸形外,还应该加做下颌角整形术矫正下颌角形态获得脸...
- 毛晓斌
- 关键词:同期手术血供
- 下凳骨矢状劈开与下颌角整形术同期进行的血供变化的动物实验研究
- 正颌外科矫正下颌骨发育畸形采用的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SSRO)是经典的临床手术治疗方式。骨性Ⅱ类错颌畸形并伴有下颌角肥大的这类患者,他们的治疗除了需要采用SSRO矫正牙颌畸形外,还应该加做下颌角整形术矫正下颌角形态获得脸...
- 毛晓斌
- 关键词:整形术血供变化同期手术切骨术咀嚼肌
- 细长型髁突增生病下颌骨及下颌神经管位置CT形态学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应用CT进行细长型髁突增生病(HE)下颌骨解剖学及下颌神经管形态学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9例HE患者进行多层CT扫描,采用Mimics 10.0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在不同断面重建图像,进行下颌神经管、下颌孔和骨皮质测量,并与无下颌骨病变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在第一磨牙中心长轴断面的舌侧、第二磨牙中心长轴的颊侧及上缘、磨牙后区中心至下颌角连线断面的颊侧、上缘及下缘、下颌孔下缘下5 mm处水平位断面的舌侧、前缘及后缘,2组下颌神经管外缘距下颌骨表面距离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一磨牙颊侧和下缘,2组下颌骨骨皮质厚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下颌孔至下颌升支前缘及下颌骨下缘距离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长型髁突增生病骨皮质厚度从下颌第一磨牙到下颌升支在各个方向均逐渐减小。与正常颌骨相比,下颌神经管在下颌第二磨牙及磨牙后区偏颊侧并靠上方,下颌孔在升支内侧较靠前并偏低。
- 张桂梅王涛毛晓斌杨东昆
- 关键词:下颌前突下颌孔下颌神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