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锦

作品数:10 被引量:114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生态
  • 3篇东江流域
  • 3篇流域
  • 3篇缓冲区
  • 2篇遥感
  • 2篇生态补偿
  • 2篇生态系统
  • 2篇生态系统服务
  • 2篇生态系统服务...
  • 2篇生态资产
  • 1篇淡水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技术
  • 1篇样方
  • 1篇遗产地
  • 1篇账户
  • 1篇蒸散
  • 1篇蒸散发
  • 1篇生态安全
  • 1篇生态足迹

机构

  • 7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河南省科学院

作者

  • 10篇段锦
  • 6篇康慕谊
  • 3篇江源
  • 2篇李玉辉
  • 2篇邢开雄
  • 2篇戴诚
  • 2篇王强
  • 1篇宋富强

传媒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黑龙江生态工...
  • 1篇全国第十五届...

年份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SEBAL模型的冀蒙接壤区ET反演被引量:3
2011年
以位于半干旱地区的冀蒙接壤带为研究对象,利用SEBAL模型和邻近研究区10个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反演得到研究区内各种土地覆被/利用类型的日蒸散规律,并与来自张家口市的蒸散数据作了比较,反演得到的蒸散发精度较高.研究结果表明:1)水体、林地蒸散呈现双峰结构,其他土地覆被/利用类型呈现单峰结构;2)研究区域内日蒸散发量的排序是:林地、水体、草地、居民点、未利用地、耕地、沙地.
王强康慕谊邢开雄段锦
关键词:遥感蒸散发
陕北地区退耕前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在陕北地区1986—2008年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库的基础上,分析其土地数量变化和转移矩阵,并从气候、人口和政策方面揭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得出如下结论:1)1986—1995年,陕北地区土地利用数量变化不大,发生土地转移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陕北北部,年降水的增加趋势是导致沙地-低覆盖草地、低覆盖草地-中覆盖草地转移的主要原因,而人口快速增长则是草地-旱地转移的主要驱动因素;2)1995—2008年,陕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变化剧烈,有林地和中覆盖草地面积显著增加,旱地面积大幅减少.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缓解了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减少而导致的人地矛盾加剧的问题,同时又通过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封山育林、封禁还草等多种模式,直接导致了旱地-有林地、旱地-草地、疏林-有林地和沙地-草地的转移,与此同时,年降水的增加也有利于封山育林和封禁还草成果的巩固.退耕还林工程作为1995—2008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有效地促进了陕北地区植被的恢复.
宋富强康慕谊段锦
关键词:退耕还林驱动力
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在石漠化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9年
在介绍石漠化及其危害的基础上,阐述了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在石漠化研究中的意义,以及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在石漠化研究中的研究现状和监测方法,提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段锦
关键词:石漠化遥感地理信息技术
运用稀疏法分析物种丰富度的海拔梯度分布格局:以样方实测乔木种数据为例被引量:5
2011年
植物物种丰富度随山地海拔梯度的变化格局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种-面积关系的任何模型对群落物种数目所作估计,其精度都依赖于样本的代表性、抽样尺度以及所涉及的分类群。作者以秦岭南坡森林群落样方实测的乔木种数据为例,借鉴群落最小面积(minimum area,MA)的概念及其确定方式,利用稀疏法(rarefaction)确定了能够反映研究区物种丰富度的最小表现样方数(minimum plot number),利用3种分组方式将样方总体数据按海拔带分为不同的亚组计算各亚组的物种丰富度,分析物种丰富度随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在样方总体内计算任意数目的样方亚组的物种数时,稀疏法可以整合整个研究区的物种组成特点,避免单个样方数据对物种数估算的误差影响;以最小表现样方数为基础来确定物种丰富度,体现了物种数与样方数(所占面积)的非线性关系,从而保证了计算结果的物种丰富度有充分的代表性。(2)秦岭南坡森林群落乔木物种的丰富度在中海拔范围(1,400-1,900m)达到最大(≥80种),而乔木物种密度分布的最大值出现在海拔1,890m处(=9.5种/km2),与以往研究结论基本一致。(3)等样方数高度带滑动分组方法结合物种密度计算分析,不仅样方分组较详尽,而且减少了各样方组间的微小差异,是运用稀疏法考察区域物种丰富度时相对理想的样方分组方法。
邢开雄康慕谊王强段锦段锦
关键词:物种丰富度物种密度秦岭南坡
云南石林世界遗产地生态资产评估与补偿研究
协调世界遗产地保护与维护原住居民利益是世界遗产地保护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运用生态服务价值模型,通过解译遥感影像获取景观变化信息,评估云南石林世界遗产地和缓冲区的生态资产和损耗,及生态补偿途径。结果表明:1992-2007...
段锦李玉辉李才库李纯段文娟
关键词:世界遗产地缓冲区生态补偿
文献传递
云南石林世界遗产地及缓冲区生态资产评估及其补偿研究
世界遗产地作为一类特殊的土地利用类型,不仅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增强景观多样性的功能,而且在维护生态安全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世界遗产地的保护与当地居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矛盾日益突出,世界遗产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面临极...
段锦
关键词:生态资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文献传递
云南石林世界遗产地生态资产评估与补偿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协调世界遗产地的保护与维护原住居民的利益是世界遗产地保护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运用Costanza等的全球静态部分平衡模型,通过解译遥感影像获取景观变化信息,评估云南石林世界遗产地和缓冲区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资产及其损耗,探讨生态补偿的途径。结果表明:①1992年—2007年云南石林世界遗产地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资产增加4711.15万元,年均增加1.23%;缓冲区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资产减少10740.10万元,年均减少1.49%;②1992年—2007年云南石林世界遗产地退化生态系统对生态资产的损耗减少1484.45万元,年均减少1.42%;缓冲区减少5416.82万元,年均减少1.87%;云南石林世界遗产地居民生活生产占用的生态资产增加904.44万元,年均增加2.33%;2000年以来云南石林世界遗产地退化生态系统和居民生活生产占用的生态资产的总损耗增加131.07万元,年均增加0.21%;③遗产地范围内有限面积的旅游开发可以为自然遗产地内的原住居民提供有效的生态补偿,并为遗产地生态资产的保护与植被恢复提供保障,从而弥补生态资产的损耗,实现云南石林世界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
段锦李玉辉
关键词:缓冲区生态资产生态补偿
基于淡水资源账户和污染账户的生态足迹改进模型被引量:28
2012年
论文通过增加淡水资源账户和污染账户,对通用的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弥补了生态足迹模型中对淡水资源和对生态系统消纳污染物描述的不足,增强了生态足迹模型计测的准确性;同时以实际土地平均生产力法对东江流域涉及地市赣州、梅州、河源、韶关、惠州、广州、东莞和深圳等城市2008年的产量因子进行调整,计算了东江流域涉及8市2008年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①2008年东江流域涉及各市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差异较大,意味着各市之间的社会经济状况和资源禀赋大不相同。总的人均生态足迹的空间分布为除惠州和深圳外,有由上游至中下游增加的趋势;除淡水外的可利用人均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分布,则呈现由上游至中下游减少的趋势。②生态足迹的空间变化随人均GDP和/或城镇人口比例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这一结论或许能给流域内外的其他城市就如何减少乃至消除区域生态赤字提供一点启示,指出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和下一步应该努力的方向。③各市除淡水外的总生态足迹均大于其生态承载力,因而整个流域不同程度地均存在生态赤字,即按照当前状况,这些地区都需要继续从区域以外的地方输入自然产品和资源及能源才能维持正常的发展。
段锦康慕谊江源
关键词:生态足迹东江流域
基于格网的东江流域生态安全空间综合评价被引量:10
2012年
通过统计以往关于生态安全评价的文献,从众多指标中筛选出应用频率较高的指标作为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采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基于格网的东江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用综合评分法对东江流域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东江流域生态安全由2000年的较安全等级下降为2004年的较不安全等级,到2008年改善为很安全等级。可见,基于对照比较筛选以确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可在很大程度上克服目前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缺乏统一标准的不足;基于格网的生态安全评价,可消除行政界线变动带来的影响,并可反映区域内部的空间差异性,从而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段锦康慕谊戴诚江源
关键词:格网熵权法生态安全东江流域
东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被引量:40
2012年
从生态系统的类型、质量和功能的时空变化出发,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等方法,并在全面考虑各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基础数据可获得性的基础上,对东江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科学评估,揭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0—2008年东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减少趋势,且除水域外,其余生态系统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均为2008年比2000年有所减少,说明流域生态系统的质量呈下降趋势。林地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2004—2008年的年均减少率大于2000—2004年,反映了流域森林资源的质量加速下降的状况;从空间上看,虽然上中游单位面积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大于下游,但上游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得比较剧烈。
段锦康慕谊江源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东江流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