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一曼

作品数:84 被引量:591H指数:15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科研基金陈可冀中西医结合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9篇细胞
  • 26篇胃炎
  • 25篇慢性
  • 19篇慢性胃炎
  • 17篇免疫
  • 16篇湿热
  • 16篇湿热证
  • 16篇脾胃
  • 16篇热证
  • 14篇脾胃湿热
  • 14篇脾胃湿热证
  • 14篇病理
  • 10篇粘膜
  • 10篇肿瘤
  • 10篇胃窦
  • 8篇虚证
  • 8篇组织化学
  • 8篇免疫组织
  • 8篇免疫组织化学
  • 7篇蛋白

机构

  • 41篇福建省中医药...
  • 41篇福建中医学院
  • 36篇福建中医药大...
  • 21篇南京军区福州...
  • 17篇福建省第二人...
  • 6篇福建省人民医...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福州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福建农业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上海市普陀区...

作者

  • 84篇武一曼
  • 31篇周凡
  • 31篇葛振华
  • 21篇王若愚
  • 13篇柯晓
  • 12篇余英豪
  • 10篇唐福康
  • 9篇任彦
  • 7篇周维湛
  • 6篇陈素娟
  • 6篇林信富
  • 6篇杨春波
  • 5篇欧阳学农
  • 5篇郑智勇
  • 5篇王烈
  • 5篇熊喜生
  • 5篇刘伟
  • 4篇施菱
  • 4篇曲利娟
  • 4篇郑海音

传媒

  • 13篇福建中医学院...
  • 9篇中国组织化学...
  • 6篇世界华人消化...
  • 6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医学综述
  • 3篇解剖学报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医杂志
  • 2篇福建医药杂志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体视学与...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医药学报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国外医学(生...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8篇2004
  • 4篇2003
  • 8篇2002
  • 8篇2001
  • 5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患者胃窦粘膜内EGF和TFF1表达的意义
探讨EGF和TFF1在慢性胃炎脾胃湿热患者胃窦粘膜内表达,采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选择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20例, 分别与同病脾胃气虚证患者32例和健康人5例对照,结果脾胃湿热组和脾胃气虚组患者的EGF 和TFF...
武一曼葛振华周凡柯晓陈玲杨春波
关键词: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三叶因子
文献传递
中风Ⅱ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NF-κ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中风Ⅱ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予中风Ⅱ号口服液(10 mg·kg-1)连续灌胃1 d、3 d、7 d,并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Longa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检测脑组织缺血面积,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脑组织NF-κB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中风Ⅱ号能明显改善MCAO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脑组织缺血面积,降低脑组织NF-κB蛋白表达。结论中风Ⅱ号可通过抑制NF-κB的过高表达,调控炎症级联反应,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炎症损伤。
林信富武一曼潘晓鸣陈素娟施菱郑雪花朱亨炤
关键词:急性脑缺血MCAO大鼠NF-ΚB
凋瘤方剂对荷瘤小鼠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用凋瘤方剂治疗荷瘤小鼠 ,研究了它的抑瘤率及对骨髓白细胞、免疫器官的影响。结果显示凋瘤方剂对 S180 瘤细胞有减缓瘤体增长的效用 ,抑瘤率达 54.2 0 % ,对骨髓血象无任何毒副作用 ;此外凋瘤方剂组小鼠的胸腺重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而脾脏重量则重于正常对照组 ( P<0 .0 5) ,提示该方剂对免疫器官无功能上的影响。本研究初步认为凋瘤方剂抑制肿瘤生长主要通过免疫来实现。
周凡林树良武一曼葛振华王若愚李康增
关键词:抗肿瘤药钟乳石金粟兰科莪术
P-gp和TopoⅡ在中国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评价P-gp和TopoⅡ过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6-01/2009-08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标本1107例,采用EliVisionTM plu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其中临床资料完整的775例胃腺癌标本中P-gp和TopoⅡ蛋白的表达.结果:P-gp和TopoⅡ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39%(406/775)、58.45%(453/775);P-gp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及远处转移无相关性(P>0.05),而与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TopoⅡ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TNM分期、远处转移无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肿瘤部位、浸润深度、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P-gp和TopoⅡ可以作为评估胃癌恶性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指标,并为临床选择化疗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刘伟余英豪欧阳学农王烈武一曼陈娟熊喜生
关键词:P-糖蛋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多药耐药临床病理参数
关节内游离体的病理类型与临床诊治关系探讨(附21例报告)
1994年
关节内游离体既是一类不同关节疾病的继发性改变,又可作为独立的疾病名称。
余英豪卢起炎黄培青武一曼
关键词:关节内游离体病理病例报告
幽门螺旋杆菌对慢性胃炎患者胃窦黏膜内G、D细胞的影响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了解幽门螺旋杆菌 (HP)对慢性胃炎胃窦黏膜内G、D细胞的影响。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法 ,观察正常人、HP- 组和HP+ 组慢性胃炎患者胃窦黏膜内G、D细胞的数量 ,G D细胞的比值以及G、D细胞接触的百分率。 结果 G细胞数量在 3组中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HP+ 胃炎组D细胞显著减少 ,与其他 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G D细胞比值增高 ,G、D细胞接触的百分率下降。 结论 HP可抑制胃窦D细胞生长抑素的合成和D细胞的增殖 ,从而可能减少D细胞对G细胞胃泌素分泌的抑制。
武一曼葛振华周凡唐福康王若愚任彦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慢性胃炎D细胞免疫组织化学
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VEGF过表达与中国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6-01/2009-08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标本1107例,选择资料完整的胃腺癌病例775例进行研究,采用EliVisionTM plu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775例胃癌标本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775例胃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197例,表达率为25.42%(197/775);VEGF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TNM分期及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无相关性(均P>0.05);而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相关(P<0.05);经多因素分析,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均会影响VEGF的表达(P<0.05).结论:VEGF检测可以作为评估胃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指标,并为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刘伟余英豪欧阳学农王烈武一曼陈娟熊喜生
关键词:胃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免疫组织化学临床病理参数
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舌苔脱落细胞活动周期的研究
本文将脾胃湿热证治疗前后和脾气虚证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以及正常人舌苔脱落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比较研究了各组舌苔脱落细胞周期的时相,旨在了解舌苔脱落细胞周期与脾胃湿热证、脾气虚证慢性浅表性胃炎之间的关系.
周凡葛振华武一曼杨春波陈世旺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舌苔
文献传递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恶性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1996年
应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单克隆抗体对45例NHL、20例RH、7例HD石蜡包埋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用半定量方法计阳性细胞数,并观察阳性细胞分布规律。结果显示:NHL中阳性细胞数与恶性程度高低有关。不同级别的NHL与RH组之间阳性细胞均值有显著性差异。认为PCNA单抗标记能较好地反映肿瘤增殖状态,对NHL分级及与RH的鉴别有一定价值,也是各型R—S细胞有效的标记物。
武一曼余英豪
关键词:淋巴瘤增殖细胞单克隆抗体
k-ras基因在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突变状态被引量:31
2011年
目的:评价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中k-ras基因突变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01/2009-12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手术切除的临床资料完整的结直肠癌石蜡包埋组织280例,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直接测序法检测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外显子2中第12、13编码子上最常见的7种突变类型,即第12编码子的35G>A、35G>T、35G>C、34G>A、34G>T、34G>C及第13编码子的38G>A,同时将两种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1)经直接基因测序,确认在280例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测序阳性(基因突变型)94例,阳性率33.57%(94/280),其中第12编码子的35G>A、35G>T、35G>C、34G>A、34G>T及34G>C的突变率分别为14.64%(41/280)、4.29%(12/280)、0.36%(1/280)、2.86%(8/280)、3.57%(10/280)、0.36%(1/280),第13编码子的38G>A的突变率为7.5%(21/280);(2)94例k-ras基因测序阳性(基因突变型)病例中,实时荧光定量PCR阳性91例[灵敏度96.8%(91/94)],阴性3例;186例基因测序阴性(野生型)中,实时荧光定量PCR阴性184例[特异性98.9%(184/186)],阳性2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直接基因测序法符合率为98.2%[(91+184)/280];(3)k-ras基因突变与患者性别、年龄相关(均P<0.05),而与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1)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中存在较大比例的k-ras基因突变(33.57%),在临床选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抗EGFR单抗靶向药物治疗结直肠癌患者之前均应常规检测k-ras基因突变状态,从而为靶向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2)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与基因测序检测结果高度一致,实时荧光定量PCR能够准确、快速、简便的检测出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位点,可用于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的检测;(3)k-ras基因突变与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无明显相关性,但在≥60岁的女性人群中k-ras基因突变率较高
刘伟王丽余英豪王旭洲武一曼吴在增欧阳学农王烈
关键词:K-RAS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靶向治疗临床病理参数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