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阳光明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法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教育
  • 2篇生产力
  • 2篇主义
  • 2篇马克思主义
  • 2篇产力
  • 1篇待遇
  • 1篇待遇问题
  • 1篇应试
  • 1篇应试教育
  • 1篇政治经济学批...
  • 1篇上层建筑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社会主义文化
  • 1篇生活待遇
  • 1篇试教
  • 1篇树立科学发展...
  • 1篇素质教育
  • 1篇主义理论
  • 1篇马克思主义理...
  • 1篇教育事业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南昌大学
  • 1篇江西工业大学

作者

  • 5篇何祚庥
  • 5篇欧阳光明

传媒

  • 1篇求是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科技和产业

年份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198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树立科学发展观与当前若干教育问题的思考
2004年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当前中国的现实,以及未来20年内即将出现的态势,引起了我们对目前教育问题的思考。我们只有清楚地认识到科学和教育在推进中国社会经济腾飞中的决定性作用,牢牢把握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这个关键,才能实现科学的发展;只有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解决全面把握教育的二重性,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和运用教育规律等基本问题,才能真正走出当前教育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思想误区和认识的巨大分歧,实现教育的"三个面向"和教育的科学发展。
欧阳光明何祚庥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教育问题
对教育如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反思被引量:2
2003年
当前中国的现实,以及在未来20年内即将出现的态势,引起了我们对教育如何贯彻“三个面向”问题的反思:我们只有清楚地认识到科学和教育在推进中国社会经济腾飞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有关社会生产力理论的科学内涵,即科学技术和劳动者是决定生产力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准确地理解和全面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有关教育的性质、地位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即教育既是上层建筑,又是生产力的双重属性,才能实现教育的“三个面向”。
何祚庥欧阳光明
关键词:教育
对教育如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反思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一句规定教育的任务和方向性质的题词。在《邓小平文选》第3卷的第35页,就将这一题词特别收入为独立的一篇文章。现在这一"三个...
何祚庥欧阳光明
关键词:素质教育应试教育上层建筑生产力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主义
文献传递
关于教师工资国际水准的研究
1988年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有关教师的生活待遇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原因不外乎:一是教师生活待遇确实偏低;二是发展教育的重要性也愈来愈为大家所了解。
何祚庥欧阳光明
关键词:教师工资生活待遇待遇问题发展教育
对教育如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反思被引量:1
2003年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一句规定教育的任务和方向性质的题词.在<邓小平文选>第3卷的第35页,就将这一题词特别收入为独立的一篇文章.现在这一'三个面向'的题词,已经不仅看作是发展基础教育的方针,而是提升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总方针.在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的报告中都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何祚庥欧阳光明
关键词:教育事业社会主义文化劳动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理论考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