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宪襄
- 作品数:30 被引量:72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生物学更多>>
- 猫和大白鼠巨细胞网状核的纤维投射——放射自显影法研究
- 1990年
- 用放射自显影顺行标记示踪法(ARG法):将微量~3H-Leucine注入猫和大白鼠巨细胞网状核(Nucleus reticularis giganto-cellularis NRGC)后,在中央中核、束旁核复合体等处显示银粒标记;导水管周围灰质外侧区、中脑网状结构、动眼神经核及其周围结构、红核有较丰富终末标记;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出现较密集银粒,中缝大核也有标记;旁正中网状核、外侧网状核等均可看到银粒。在脊髓灰质的Ⅶ、Ⅷ、Ⅸ层也可见标记。本文并对NRGC纤维投射机能意义进行了讨论。
- 荆健英李世东楚宪襄邱实范天生
- 关键词:巨细胞网状核放射自显影法
- 生长抑素mRNA和前脑啡肽原mRAN在中缝大核的表达及其与针刺镇痛的关系
- 为了探讨中缝大核(RM)生长抑素 mRNA 和前脑啡肽原 mRNA 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本文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分别观察了大鼠中缝大核内生长抑素 mRNA 和前脑啡肽原 mRNA 在正常、痛刺激和电针镇...
- 范天生楚宪襄朱君明周志刚方智慧雷留根
- 关键词:中缝大核生长抑素针刺镇痛前脑啡肽原
- 文献传递
- 脑啡肽mRNA在中缝大核内的表达──酶标探针原位杂交技术
- 1994年
- 范天生楚宪襄方智慧刘忠
- 关键词:针刺疗法镇痛脑啡肽MRNA中缝大核
- 大鼠中缝背核三种递质传入纤维的脑干起源-免疫细胞化学和酶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法被引量:3
- 1996年
- 实验用HRP逆行追踪法和免疫细胞化学ABC法,研究了大鼠中缝背核内5-羟色胺、P物质以及亮脑啡肽三种传入纤维的脑干起源。发现中央上核,中缝大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脚间核和第Ⅳ脑室中央灰质均有数量不等的5-羟色胺、P物质和亮脑啡肽能神经元向中缝背核投射。结果提示:中缝背核接受脑干许多核团不同性质神经元的调控。
- 孙贤奎楚宪襄方智慧范天生
- 关键词:中缝背核神经肽免疫细胞化学
- 针刺后中缝大核生长抑素mRNA的表达及其与5-HT的共存被引量:2
- 1997年
- 为探讨中缝大核(nucleusraphesmagnus,RM)内生长抑素(sonatostatin,SOM)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本文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ISHH)和免疫细胞化学(IC)相结合的双重标记技术.观察了大鼠RM内SOMmRNA在正常、疼痛刺激、单纯电针刺激和电针镇痛下的变化特点。结果发现:典型SOMmRNA阳性细胞胞体及突起近端内合蓝紫色颗粒.胞核不着色呈空泡状。正常组RM内SOMmRNA阳性细胞数量少,形态多样,但多为校形、三角形,多分布于RM的双翼。大多数细胞显示出1~3个突起,细胞染色较淡。和正常组相比,疼痛组和单纯电针组RM内SOMmRNA阳性细胞明显增多,染色加深。经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阳性细胞个数和平均光密度变化均P<0.01。在电针镇痛下,RM内SOMmRNA阳性细胞显得更为密集,且测得的阳性细胞个数和平均光密度与其他三组相比,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正常情况下,RM内有少量的SOMmRNA与5—HT双标记细胞,在棕黄色的胞浆背底中有蓝紫色颗粒。与正常组相比,疼痛刺激组和单纯电针组双标细胞增多(P<0.01),电针镇痛后更甚,与其他三组相比P<0.01。以上结果提示:1.SOM可能参与痛觉调制。2.SOM可能参与电针镇痛。3.RM内SOMmRNA与5-HT共存,二者可能协同作用,共同参与电针镇痛?
- 楚宪襄朱君明方智慧王金兰范天生
- 关键词:生长抑素电针镇痛
- A型肉毒毒素抑制大鼠离体食管下括约肌收缩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研究A型肉毒毒素(BTX-A)对大鼠食管下括约肌(LES)离体肌条自发性收缩的影响,并观察BTX-A对电场刺激(EFS)引发的肌条收缩是否存在抑制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叩击头部致昏后取食管下括约肌制备肌条,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BTX-A组、EFS组、EFS+BTX-A组,采用Biolap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下括约肌肌条收缩实验数据。结果:①BTX-A降低食管下括约肌肌条自发性收缩张力及振幅(P<0.05);②EFS增强食管下括约肌肌条张力及振幅(P<0.01);③BTX-A抑制EFS对食管下括约肌肌条张力增强效应(P<0.01)及振幅增大效应(P<0.01)。结论:①BTX-A可抑制食管下括约肌肌条自发性收缩;②EFS可增强食管下括约肌肌条收缩能力;③BTX-A可抑制EFS引发的食管下括约肌肌条收缩能力的增强。
- 周媛媛李超彦楚宪襄
- 关键词:食管下括约肌离体A型肉毒毒素电场刺激
- ^(75)Se-蛋氨酸在体内不同水平的转运和滞留被引量:2
- 1994年
- 研究了75Se-蛋氨酸注入机体内在全身、脏器和细胞水平的转运和滞留过程:设计用整体测量装置测得的全身滞留方程为R(t)=24.06e-0.679t+41.24e-0.042t+15.41e-0.005t。可见有速度不同的三个半滞留期T1=1.0d、T2=16.4d、T3=132d,而在尿和粪中的排除都有快和慢两个组分,尿的T1=0.6d,T2=9.8d;粪的T1=5.2d,T2=13.2d。进而运用脏器水平放射自显影和细胞水平放射自显影及荧光增敏放射自显影研究了75Se-蛋氨酸注入后在脏器和细胞水平的转运和滞留特性,观察到其蓄积依次为胰腺、肝脏、甲状腺、骨骼和骨髓,而在毛发中仅见痕量。从而提供了75Se-蛋氨酸在体内不同水平的滞留和作用依据。
- 朱寿彭楚宪襄王国林
- 关键词:蛋氨酸同位素示踪
- 伤害性刺激、电针镇痛后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生长抑素mRNA的表达被引量:3
- 1998年
-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SOM)镇痛效果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原位杂交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观察正常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SOM神经元的基因表达;伤害性刺激、单纯针刺和电针镇痛(EA)对PAG内SOM多肽合成的调控,以探讨伤害性刺激和电针对PAG内SOM在基因转录水平的激活影响。结果:正常情况下PAG内有一定的SOMmRNA表达,伤害性刺激和单纯电针后SOMmRNA表达增强,EA后进一步增强。结论:(1)SOM可能参与痛觉调制;(2)SOM可能参与EA。
- 吴爱群方智慧朱君明楚宪襄王金兰范天生任朝胜
- 关键词:生长抑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电针伤害性刺激
- 纯化蝎毒IV(SVC Ⅳ)的中枢镇痛作用被引量:3
- 1994年
- 雷留根孔天翰韩雪飞楚宪襄范天生
- 关键词:蝎毒中枢镇痛药理
- 针刺“足三里”对大鼠血浆睾酮、双氢睾酮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 1991年
- 采用针刺实验模型加选择性切除肾上腺和或睾丸的方法,观察了电针“足三里”对成年雄性大鼠血浆睾酮、双氢睾酮含量的影响。本实验共分4组,结果表明:动物在摘除双侧睾丸加肾上腺3天后,血浆睾酮水平均值较手术前下降了89%,而切陈睾丸或肾上腺后,动物血浆睾酮亦有不同程度地下降。电针45min后,对照组及肾上腺切除组的血浆睾酮水平均较刺前有显著提高(P<0.001),而切除睾丸或合并切除肾上腺的动物,睾酮升高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电针对提高血浆中双氢睾酮含量的作用亦十分显著,除睾丸加肾上腺摘除组外,其余三组血浆双氢睾酮在电针后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上述结果提示:电针对成年雄性大鼠血浆睾酮、双氢睾酮含量的升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电针过程中,睾丸对睾酮升高起主要作用,而肾上腺的存在对睾酮的含量亦有部分影响。
- 孔天翰范天生楚宪襄韩雪飞方智慧任清雨
- 关键词:睾酮双氢睾酮睾丸肾上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