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晨

作品数:23 被引量:268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著

领域

  • 14篇经济管理
  • 12篇社会学
  • 7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农村
  • 3篇政府
  • 3篇社会
  • 3篇扶贫
  • 2篇地方政府
  • 2篇养老
  • 2篇社会基础
  • 2篇权力
  • 2篇乡村
  • 2篇疾病观
  • 2篇公共服务
  • 2篇村社
  • 2篇村庄
  • 2篇P
  • 1篇大学学生
  • 1篇代理
  • 1篇党建
  • 1篇党政
  • 1篇党政一把手
  • 1篇导言

机构

  • 16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北京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贵州民族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贵州省社会科...
  • 1篇贵州师范学院

作者

  • 22篇梁晨
  • 2篇王春光
  • 1篇陈志永
  • 1篇马流辉
  • 1篇杨善华
  • 1篇王歌
  • 1篇荀丽丽
  • 1篇王晶
  • 1篇高刚
  • 1篇李中清
  • 1篇张浩

传媒

  • 5篇北京工业大学...
  • 3篇社会发展研究
  • 2篇北京大学研究...
  • 1篇社会科学
  • 1篇人文杂志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妇女研究论丛
  • 1篇学术论坛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发展观察
  • 1篇贵州民族大学...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企业包县”扶贫模式的实践、困境及对策被引量:1
2019年
精准扶贫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精准扶贫战略的落实中,贫困地区地方政府负有主体责任,但是仅仅由地方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推行的扶贫体系远远不够,需要构建多层次、多元主体、立体式的扶贫体系网络。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
梁晨
关键词:扶贫模式企业党政一把手经济社会扶贫战略
全球化时代的权力与反权力——什么是一种世界主义社会学?如何可能?(提纲)
2007年
主持人: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德国研究中心能够请到贝克教授来北大作报告,希望他的报告能够给我们国内的学者和学生提供第一手理论。贝克教授任教于慕尼黑大学,他上大学开始学习法律,后来转到社会学、心理学和政治学。他于八十年代开始了教授生涯,
乌尔里希·贝克梁晨王歌
关键词:社会学研究民族国家
中国基层治理的历史沿革及当代转型 导言
2007年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对"村民自治"的研究热潮,到"三农问题"的"世纪末的反思",再到近几年来连续几个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以及各种乡村建设人士的努力,基层治理一直是农村研究中的主线。正如八十年代的基层经济结构调整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发源地一样,成熟的基层治理也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不可缺少的依托,甚至有可能再次成为全局调整的策源地。
梁晨
关键词:中央一号文件乡村建设经济改革农村基层民主
农民眼中疾病的分类及其“仪式性治疗”——以河北Y县NH村为例被引量:20
2009年
农民眼中疾病的分类和治疗与现代医学对疾病的理解有所不同,他们所处的经济与文化环境塑造了他们的疾病观和治疗方式的选择。面对农村相对贫困和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环境,农民理性地把疾病分为可以治愈的"小病"和命定的"大病"。由于正式医疗系统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的需求,而在社区情理中"治疗"比"治愈"更为重要,于是农民会向以"大仙"为代表的非正式医疗系统求助,这就形成了"仪式性治疗"。"仪式性治疗"集中体现了医疗作为社会伦理表达的意义,对家人的"治疗"的表达不仅是对家人的交待,更是对乡土社会中固有的"社区情理"的交待。由此可见,在医疗这个层面上,国家力量目前对农村社会的渗透仍然是有边界的,以正式医疗系统为其物化代表的现代医学与以非正式医疗系统与其物化代表的民间医术(包括巫医)之间的较量其实还远远没有到完结的时候。而在"仪式性治疗"背后是农民面对生活时冷峻的理性。
杨善华梁晨
关键词:疾病观
农村养老服务与社会基础——以中国东南J市为例
2024年
随着我国居民家庭规模的缩小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强,家庭照料已难以应对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同时,现行的养老服务政策尚未深入农村,导致农村老人难以获得专业的养老服务。我国农村养老服务需与中国农村社会基础相融合,才能有效满足实际需求。本文以J市为例,从政策、组织和文化三个方面讨论养老服务制度设计与乡土社会的社会基础之间的关系,探讨专业化服务体系如何与我国农村原有的家庭养老、亲属邻里或社区互助等社会基础实现有效衔接,以更有效地服务农村老人。在政策层面,J市的长期护理保险整合了村庄的多元化筹资方式,同时民政部门对农村自发建立的养老机构提供建设与运营补贴,这使得农村养老机构得以建设并持续运营。组织衔接方面,正式专业机构和服务组织能够嵌入农村社区,但尚未完成与非正式照料的衔接。而文化衔接方面情况较为复杂,崇尚孝道和家庭养老的地方文化与专业服务的政策理念之间存在冲突,政策理念与地方文化之间存在张力,文化衔接尚需加强。从J市的案例中可以看出,政策、组织和文化三方面的衔接可以帮助养老服务政策更好地传递给老人及其家庭,特别是在资源相对匮乏、财政投入有限的农村地区,公共服务政策与本地社会基础相结合并建立有效衔接机制,能够更好地支持不同主体发挥作用,让公共服务传递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梁晨
关键词:社会基础农村社区地方文化
村庄经营者与“钓鱼”经营:项目进村背景下的村干部——以华北P县西水村为例被引量:16
2021年
在项目进村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随着惠农项目逐渐增多,政府资源大量投入农村,政府与村庄、村干部的关系发生变化,村干部的角色和行为特征也发生变化。以华北地区一个村庄为例,讨论国家项目进入村庄之后引发的双重效应:项目作为国家政权力量向乡村渗透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激发了一批农村精英投入到乡村建设中来。聚焦于新时代村干部的角色讨论,认为在项目进村的背景下,乡村精英成为“村庄经营者”,他们采取“钓鱼”经营方式从政府拿到项目,并试图打通政府支持与村民信任之间的联系,让以往被视为只能二选一的“获得政府资源”和“获得村民信任”两个目标间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实现自己的治理目标。力图分析概括这类村干部的行为特征和身份特点,并反思项目进村对村庄的影响。
梁晨
关键词:村干部村庄治理
“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的国际实践及经验启示被引量:7
2023年
以英国布莱顿-霍夫市为例,展示英国医疗与社会养老服务实施医养结合项目的实践过程中,委托管理方、服务提供方和监督方三者所承担的角色和行动特征。分析英国医疗和社会养老两个体系在社区中的整合得以实现的条件和面临的困境。研究认为,医养结合服务试图打通医疗领域与地方政府的社会养老领域之间的壁垒,从组织架构和政策传递方式两方面实现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整合。英国医养结合服务项目的特征在于,在组织体系中,试图实现“条”“块”合作,通过机构联合和资金联合撬动服务;服务传递模式强调在社区中的落地和搭建各方的伙伴关系平台;监督体系丰满立体。提出从人的需求出发的体系整合,搭建和夯实社区的平台作用,完善的立体式监督体系等三方面经验启示。
梁晨
关键词:养老服务
对当前中国大陆社区建设的几点理论反思被引量:5
2011年
社区建设是和谐社会的基础。通过对社区内涵、社区建设的途径和社区建设的目标的讨论,指出现阶段社区主要存在着参与不足和整合不足问题,解决好社区参与和社区整合的问题是现阶段社区建设的方向。在社区建设中,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是两大主要内容,两者联系紧密,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社区管理通过管理机制的创新,在落实公共服务的过程中体现社区的价值性,反过来会更好地落实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建设具有很强的价值取向,满足人们的生活价值需求,也是社区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特性,呈现出人们生活的共同性和公共性,正是这种共同性和公共性体现出社区的特点。
王春光梁晨
关键词:社区建设社区管理公共服务
有限责任公司实际出资人法律地位研究
投资人借用他人名义向公司投资的行为在实务中是一种普遍现象,由于我国目前欠缺对隐名投资相关法律关系的规制,致使现实中关于隐名投资的纠纷层出不穷。于2011年1月27日颁布,并从2011年2月16日起正式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
梁晨
关键词:隐名代理法律地位
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1949-2002)
新中国高等教育生源开始多样化,以往为社会上层子女所垄断的状况被打破,工农等阶层的子女逐渐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基础教育的推广、统一高考招生制度的建立以及重点中学等制度安排共同推动了这一变革的出现。这场革命虽然不及社会政治革命...
梁晨张浩李中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