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蛋白
  • 4篇球蛋白
  • 4篇肿瘤
  • 4篇微球蛋白
  • 3篇血清
  • 3篇胃癌
  • 3篇细胞
  • 3篇白血
  • 2篇蛋白测定
  • 2篇血液
  • 2篇血液病
  • 2篇亚硒酸
  • 2篇亚硒酸钠
  • 2篇应激
  • 2篇酸钠
  • 2篇微球
  • 2篇小儿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血液病
  • 2篇儿童

机构

  • 10篇福建医科大学
  • 6篇福建医学院

作者

  • 12篇林爱珍
  • 6篇洪秀维
  • 3篇郭瑞官
  • 3篇叶庆林
  • 2篇战榕
  • 2篇吕联煌
  • 2篇陈红绉
  • 2篇陈颖
  • 2篇陈为民
  • 1篇陈乃俊
  • 1篇杨俐丽
  • 1篇黄国良
  • 1篇廖崇先
  • 1篇林硕
  • 1篇沈建箴
  • 1篇蔡东霞
  • 1篇高永琳
  • 1篇林德馨
  • 1篇翁钦永
  • 1篇陈道中

传媒

  • 5篇福建医学院学...
  • 3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年份

  • 1篇2001
  • 1篇1998
  • 2篇1994
  • 4篇1993
  • 3篇1991
  • 1篇199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的临床意义(146例分析)被引量:2
1993年
放免分析法测定146例恶性血液病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明显增高,化疗未缓解组(含部分缓解)虽有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完全缓解组β_2M 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对部分病例动态观察,进一步证实上述结果。提示血清β_2M 含量与恶性血液病病情转归密切相关。
黄淑桦林爱珍郭永炼黄增敏战榕陈颖吕联煌
关键词:血液病Β2微球蛋白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前后心钠素水平的测定
1991年
本实验应用心钠素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测定了35例不同类型先天性心脏病及1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在体外循环前后血浆心钠素的变化,并对其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作初步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心脏病手术患者35例,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6~54岁。其中房间隔缺损7例,室间隔缺损13例,法乐氏三联、四联症5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10例。心功能按NYHA分级,Ⅰ级15例,Ⅱ级10例。
洪秀维陈为民浦小健林爱珍廖崇先陈道中翁钦永
关键词:心钠素应激变化心脏手术
小儿急性白血病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1994年
40例急性白血病(AL)患儿血清T_3、T_4、T_3/rT_3比值明显低于正常,rT_3(反T_3)明显高于正常。AL病情愈重,这些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愈明显。血清T_3、T_4、T_3/rT_3比值越高,临床治疗效果越好,而rT_3越高则疗效越差;随着病情好转这些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可逐渐恢复正常。表明甲状腺激素变化与AL病情严重程度及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可作为AL患儿病情判断,疗效观察及预后估计的敏感指标。
郭瑞官黄国良华雪玲林爱珍陈兴长李健
关键词:白血病甲状腺激素血清儿童
快、慢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前后应激反应的比较
1991年
为了解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常用的快、慢诱导气管插管前后应激反应的变化,对患者麻醉诱导前、插管瞬间、插管后30min 和1h 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率×收缩压(RPP)、心电图(ECG)、血中皮质醇(F)、胰岛素(INS)、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的水平变化进行监测,并对两种诱导方法引起的反应进行比较和探讨。
张文萱陈锦娥陈文华洪秀维林爱珍陈为民
关键词:气管插管静脉麻醉应激
恶性血液病血清β_2-微球蛋白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1993年
本文对170例恶性血液病进行了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简称β2-M)测定,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正常对照组49例,男24例、女25例;年龄17~40岁,均为体检健康的献血员。二、观察组恶性血液病患者系我所经临床、实验室、病理等检查确诊的住院病人,其中男120例。
黄淑桦郭永炼战榕辛碧珍杨凤娥林爱珍黄增敏陈颖王琳吕联煌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微球蛋白恶性组织细胞病肿瘤溶解综合征巩固化疗胃肠道癌
脑脊液β_2-MG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诊断和监测意义的探讨被引量:1
1993年
本研究发现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entrai nervous systemie leukemia.CNSL)的白血病患儿,其脑脊液β_2微球蛋白(Beta-2-Microglobulin,β_2-MG)水平(2.81±0.74mg/L)显著高于未合并有CNSL的患儿(1.24±0.32mg/L)。当CNSL病情得到控制时,脑脊液β_2-MG就恢复正常水平(1.22±0.27mg/L);如治疗无效(2.89±1.19mg/L)或复发,其脑脊液β_2-MG居高不下或再升高,在对比研究中还发现脑脊液β_2-MG水平不受血清β_2-MG水平影响,本研究提示脑脊液β_2-MG测定可望为临床提供一项新的小儿CNSL诊断和疗效监测指标。
沈建箴吕联煌郭瑞官林爱珍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儿童
血浆、胃液cAMP及cGMP测定对鉴别良恶性胃病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血浆、胃液环磷酸腺苷 (c AMP) ,环磷酸鸟苷 (c GMP) ,c AMP/ c GMP(CA/ CG)比值测定对鉴别良恶性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1 0 7例因胃肠道症状接受胃镜检查配合活检确诊 ,分为慢性胃炎组 50例 ,溃疡病组 2 5例 ,胃癌组 32例 ,用放免法分别测定血浆、胃液 c AMP、 c GMP、 CA/ CG比值。结果  32例胃癌患者测定血浆 c GMP5.88± 1 .0 3pmol/ ml  CA/ CG3.80~ 3.31及胃液 c GMP1 .0 3± 0 .1 7pmol/ ml,CA/ CG比值 2 .78~ 2 .2 9。与慢性胃炎组及溃疡病组相比 P值均 <0 .0 1 ,有显著性差异。血浆及胃液 c AMP分别及 1 8.70± 1 .38pmol/ ml及 2 .66±0 .57pmol/ ml与各组相比无差异 (P>0 .0 5)。结论 测定体液 c GMP及 CA/ CG辅助鉴别良恶性胃病有重要临床意义 ;对癌前状态高危人群定期检测环核苷酸可望提高早癌检出率 ;
陈红绉蔡东霞王南珍林爱珍
关键词:CAMPCGMP血浆胃液慢性胃炎胃癌
口腔癌组织中环核苷酸水平的观察
1993年
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是细胞内主要的信号分子,肿瘤细胞失去正常生长的调控功能与细胞中 cAMP,cGMP 含量变化有密切关系。口腔癌组织中环核苷酸含量的变化,国内未见报道。本研究探讨口腔癌组织中 cAMP,cGMP 含量和 cAMP/cGMP 比值的变化。
王明德林朵英叶庆林陈乃俊洪秀维林爱珍胡建石曾德富
关键词:口腔肿瘤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
亚硒酸钠对SGC-7901细胞内环核苷酸累积的影响被引量:4
1994年
研究亚硒酸钠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的生长增殖和细胞内环核苷酸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硒酸钠显著抑制SGC-7901细胞的生长增殖,对静息的和肾上腺素刺激的cAMP累积均无显著影响,但可使cGMP累积显著减少,cAMP/cGMP比值升高,提示亚硒酸钠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减少cGMP的合成有关。
叶庆林林硕郑辉洪秀维杨俐丽林爱珍
关键词:亚硒酸钠胃癌细胞
尿β_2-微球蛋白测定对急淋患儿病情转归的意义被引量:1
1991年
观察3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患儿尿液中β_2-微球蛋白(β_2-MG)的变化,发现急淋患儿尿液中β_2-MG 显著高于正常儿童,经化疗获部分缓解时明显下降,完全缓解时趋向正常水平。复发时,其尿液β_2-MG 可再升高,病情恶化时,尿β_2-MG 持续升高,至患儿死亡。尿液β_2-MG 与病情转归密切相关.
沈建箴吕联煌郭瑞官林爱珍
关键词:白血病Β2-微球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