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平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江门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CT
  • 3篇CT诊断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癌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癌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多层CT检查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改变
  • 1篇血糖
  • 1篇血脂
  • 1篇原发性
  • 1篇造影
  • 1篇肾积水
  • 1篇肾盂
  • 1篇肾盂造影
  • 1篇输尿管
  • 1篇输尿管结石

机构

  • 7篇江门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林平
  • 3篇李国华
  • 2篇钟波
  • 2篇龙光峰
  • 1篇张茂根
  • 1篇石创锐
  • 1篇宁炳游
  • 1篇郑志文

传媒

  • 3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中外医用放射...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先天性输尿管狭窄误诊一例报告
1995年
患者,男性,8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腹阵发性绞痛5天,拟左输尿管结石入院诊治。体查:左肾叩痛,左输尿管中段轻压痛。右肾及输尿管行程未见异常。血、尿常规正常。B超:左输尿管中段结石,左肾积水。 腹平片:泌尿系行程未见阳性结石征。 静脉肾盂造影显示:左肾盂中等度扩大积水,左侧输尿管上端与肾盂交界部位见约0.5×0.7cm可疑结石。右肾及右输尿管未见异常。 手术所见:左肾盂扩张呈囊状,输尿管上段与肾盂外膜粘连,使肾盂输尿管连接都迂曲成角。
林平张茂根
关键词:先天性输尿管狭窄输尿管结石左输尿管静脉肾盂造影左肾积水
少见原发性腹膜后良性肿瘤的CT诊断
1999年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多为恶性占80%,良性少见。良性肿瘤中,间叶瘤,平滑肌瘤,脂肪瘤,囊性淋巴管瘤尤为罕见。最近文献卢氏、曾氏、黄氏、共统计原发性腹膜后肿瘤93例,只发现间叶瘤2例,脂肪瘤1例,囊性淋巴管瘤2例,而平滑肌瘤则无。现将经手术病理证实上述四种肿瘤,分析于下:
林平石创锐
关键词:腹膜后肿瘤CT
9例胆囊癌CT误诊分析
2001年
林平
关键词:胆囊癌CT诊断误诊
胆总管癌CT诊断8例报告
2000年
分析了本院收治的胆总管癌患者CT诊断 8例 ,其中男 5例 ,女 3例。认为胆总管癌CT表现为 :①胆总管内软组织块影 (包括管壁局部结节隆起 ) ;②肝内胆管扩张呈“软腾征”且扩张胆总管突然中断或变窄 ,两者同时存在 ,则诊断成立。居其一者 ,诊断则要慎重。
林平宁炳游
关键词:胆总管癌CT
智能最佳管电压(CARE kV)技术改善腹部CT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价值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智能最佳管电压(CARE k V)技术改善腹部CT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腹部CT增强扫描的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滤波反投影法及CARE DOSE 4D进行图像处理,而观察组则使用迭代重建算法及CARE k V技术,对比两组有效辐射剂量、动静脉期的SNR及CNR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有效辐射剂量ED、CTDIvol及DLP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扫描动脉期的肝脏的SNR,胰腺、肾脏、腹主动脉SNR及CNR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扫描静脉期的肝脏SNR及CNR、胰腺SNR、肾脏SNR及CNR,以及门静脉SNR及CNR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扫描动脉期的肝脏CNR、静脉期的胰腺CN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RE k V技术对腹部多层CT检查图像的信噪比以及有效辐射剂量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对于图像质量的提高效果明显,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检查过程中推广应用。
龙光峰林平李国华钟波郑志文
关键词:CARE
糖尿病患者全身脂肪、血脂、血糖与骨密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全身脂肪、血脂、血糖与骨密度相关性。材料与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115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相同年份来我院接受体检的115例成年健康体检者,共计230例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对象身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及骨密度等数值和其相关性。结果:糖尿病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BMI、总胆固醇、体质量、甘油三酯、体脂肪、腰臀脂肪比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170.1±9.2)、(170.1±9.2)、(79.4±12.5)、(1.02±0.29)、(8.61±2.74)、(2.45±2.28)、(25.1±6.2)、(3.25±1.14)、(31.5±6.2)、(0.95±0.03),其中体脂肪、BMI、血糖和腰臀脂肪比的平均值超出平均值,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外,其他项目的血糖、质量、体脂肪、BMI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和腰臀脂肪对比有意义(P〈0.05)。根据相关计算结果得知,健康体检者骨量减少的发生率为19.4%,骨量减少除了LDL-C、总胆固醇及年龄等,其他项目和骨量正常患者的体脂肪、血糖及骨强度项目等方面对比有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的全身脂肪、血糖、血脂等指标都处于高水平状态,与骨密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控制体脂肪和血糖不能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因此,分析上述指标内在相关性可为糖尿病治疗及预防提高科学依据。
李国华林英权林平陈素纹罗肖红
关键词:糖尿病血脂血糖骨密度
大脑Willis环形态学改变的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大脑Willis环形态学改变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以分析Willis环变异所致的颈内动脉—椎动脉系统代偿性改变,是否会影响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以来我院60岁以上脑CTA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分为脑血管病组及对照组,对Willis环动脉管径进行评分汇总,再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血管疾病组120例及对照组100例,Willis动脉环总得分有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血管疾病组与对照组Willis动脉环代偿能力有差别,因此Willis动脉环变异程度及其代偿能力对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有所影响。
龙光峰李国华钟波林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