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季杉

作品数:27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哲学宗教
  • 6篇文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伦理
  • 7篇基督
  • 6篇宗教
  • 6篇基督教
  • 5篇文学
  • 4篇圣经
  • 3篇代文
  • 3篇道德
  • 3篇伦理学
  • 3篇艾略特
  • 2篇大学生
  • 2篇信仰
  • 2篇信仰状况
  • 2篇叙事
  • 2篇原罪
  • 2篇哲学
  • 2篇中国现代文学
  • 2篇宗教信仰
  • 2篇文化
  • 2篇现代文

机构

  • 18篇湖北大学
  • 4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

  • 25篇林季杉
  • 3篇戴茂堂
  • 2篇袁鸿杰
  • 2篇赵曼
  • 1篇荣光启
  • 1篇赵婷

传媒

  • 2篇哲学研究
  • 2篇价值论与伦理...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决策与信息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道德与文明
  • 1篇宗教学研究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黄冈师范学院...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世界哲学
  • 1篇伦理学研究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广西民族师范...
  • 1篇文化发展论丛

年份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199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北省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2016年
在对武汉大学、湖北大学、武汉工程大学、长江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黄冈师范学院6个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本文从大学生中宗教信徒的比例、信仰宗教的原因、对宗教的认知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湖北省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指出必须提高对宗教存在长期性、大学生宗教信仰之客观存在的认识,客观全面认识宗教信仰的内涵与功能,依法管理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对于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要进行合理引导和心理上的关怀,以培养他们正确、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林季杉赵曼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
接受与背离:“五四”一代人与基督教被引量:1
2009年
中国现代作家、现代知识分子与基督教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在写作与言论中吸收了大量的基督教文化、思想资源,但真正信任基督教或理解基督教教义的却为数甚少。中国传统的世俗化的政治化的宗教观、"五四"时期的"反传统"、"反殖民"情绪、实用理性主义、政治民族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因素,使"五四"一代人对基督教从接受转向背离。
林季杉
关键词:基督教中国现代文学宗教观
对当代文学“政治抒情诗”的话语分析
2001年
本文视“政治抒情诗”为中国当代文学一种重要的“话语类型” ,通过对该类文学作品的知识谱系学分析 ,揭示其所蕴涵的意识形态的变革 ,从而试图提供一种对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的重新认识。
林季杉
关键词:当代文学话语分析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知识谱系学
康德美学的世界贡献与中国意义
2014年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美学界以意识形态色彩极浓的政治立场切入康德美学研究,曾经导致极其严重的对于康德美学的误读与扭曲,也因此导致现有康德美学研究没有很好地把握康德美学的世界贡献与中国意义。康德美学的世界贡献在于他能从经验论美学和唯理论美学所遭遇的近代美学困境出发,反思并突破了在人类美学史上延续已久的主体性思维,最终对"愉快的感觉如何分享理性的性质"这一焦点问题给予了美学解决。而这一贡献对于长期局限于主客二分思维之中的中国当代美学具有极大的学术意义。
林季杉
关键词:康德美学
“现在”写作与“身体”话语——论“晚生代”的个体自由主义伦理叙事及其危机
90年代以来的一群被指称为'晚生代'或'新生代'的青年作家,提倡'个人化'的写作,主张回到个人经验的个体自由主义伦理叙事.个体自由主义伦理与现代国家伦理是现代伦理的两面,在现代伦理的发展进程中,现代国家伦理逐渐形成对个体...
林季杉
关键词:晚生代现代伦理
文献传递
哲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学——对一个哲学主流观点的反思被引量:4
2013年
哲学的第一问题或者说元问题是哲学究竟该如何界定的问题。德里达说:“了解什么能被称为‘哲学’的问题总是哲学的真正问题,是它的中心,它的根源,它的生命原则。”(德里达,第222页)几千年的哲学发展史,可以说就是哲学寻求自身合理的定位的历史。当代西方哲学更是在反思先前哲学定位的偏失,并竭尽全力地为寻求自身合理的定位做努力。由于对哲学自身的身份不明或定位不清,我们的哲学书总是以一种非哲学的方式诉说着哲学的问题。
林季杉戴茂堂
关键词:哲学发展史当代西方哲学哲学定位德里达元问题
T.S.艾略特论“文学与宗教”被引量:6
2008年
作为"现代派诗歌之父"的T.S.艾略特,同时亦是"宗教上的英国天主教徒","现代的"文学理念与"保守的"宗教信仰之间关系如何?艾略特认为文学与宗教彼此独立又紧密相连,他反对混淆宗教与文学的界限。他反对把宗教定位为一种文化的看法,因为在他看来宗教关注灵魂、指向彼岸的意义与价值远在这种定位之上;同时,作为一个文学家,他尊重文学的独特性,反对说教的文学,认为如果"宗教文学"存在并且要实现其存在的意义的话,应该是一种不自觉地、无意识地表现宗教思想感情的文学,而不是一种故意地和挑战性地为宗教辩护的文学。批评家应该建立宗教的尺度、神学的立场,以挽救文学的、乃至世界的世俗化。
林季杉
关键词:T.S.艾略特宗教文学文学批评
论伦理学的超科学性——以西方伦理学为例
2013年
在西方伦理学史上,许多伦理学家如苏格拉底、洛克和摩尔等都力图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将伦理学问题当成是一个科学问题来处置,竭力确认伦理学与科学的正相关性,企望建立起"科学的伦理学",走向了道德问题上的科学决定论。对于这种科学决定论,卢梭、休谟还有康德进行了强有力的反抗。他们要求在事实与价值之间作出分离,并预示了伦理学的超科学性。伦理学不是自然科学,因而也不能以自然科学的原理、方法来把握。道德公理既不能经验证实,也不能逻辑证明。科学理性说明不了道德的行为,不能最终解决伦理问题,相反,科学对道德的承诺很容易变成对道德的暗中消解。这一点在西方伦理叙事的神学有效性那里可以得到佐证。
林季杉戴茂堂
关键词:伦理学叙事伦理
“师”之传统与关怀伦理教育——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被引量:1
2017年
中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大众化的历程,随之出现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足,师生关系矛盾冲突等一系列问题。弘扬中国"师"的传统,利用相关人文学科开展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继续教育,吸纳当代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开展关怀伦理教育,从而构建高校师生的和谐关系。
林季杉
关键词:职业道德高校教师关怀伦理学
论基督教“原罪”说的圣经起源与现代意义被引量:9
2015年
原罪概念从诞生之日起就饱含争议。奥古斯丁最初提出遗传式原罪观是为了解决恶之产生的问题。鉴于奥古斯丁原罪观宿命论的嫌疑,现代神哲学家尝试从生存论和社会向度来挖掘原罪的现代意义,从而实现了原罪观的现代增值。如果说巴特和利科是从否定的意义上指出原罪不是遗传式的,那么蒂里希、奥特、奥托则是从肯定的意义上指出原罪是深深地根植于人的生存之中的。施莱尔马赫更是在生存向度之外,开创了关注原罪的社会向度的先河。
林季杉
关键词:原罪生存论基督教圣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