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飞
- 作品数:11 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三七总皂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 目的 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具有"止血,散血,定痛"的功效,三七总皂苷为其主要活性成分。现代医学表明,三七总皂苷具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但其药物作用机制不明确,为进一步研究新药并指导其临床应用,对...
- 杨鹏飞宋修云陈乃宏
- 甘西鼠尾草根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研究甘西鼠尾草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RP-C18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分析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甘西鼠尾草根中分离鉴定了17个化合物,分别为:丹参新醌B(1)、丹参醇C(2)、异隐丹参酮(3)、1,2-二氢异二氢丹参酮Ⅰ(4)、异丹参酮ⅡA(5)、二氢丹参酮Ⅰ(6)、丹参内酯(7)、丹参醇B(8)、丹参酮Ⅰ(9)、danshenspiroketallactone(10)、铁锈醇(11)、epi-danshenspiroketallactone(12)、丹参新醌A(13)、sapriolactone(14)、12-hydroxy-6,7-secoabieta-8,11,13-trien-6,7-dial(15)、6α-hydroxysugiol(16)、hypargenin B17()。结论:其中,化合物1~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王洪庆杨立新陈晓燕杨鹏飞陈若芸
- 关键词:鼠尾草属甘西鼠尾草二萜类化合物
- 一类杭白菊提取的化合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其在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类杭白菊中结构新颖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类化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尤其是帕金森和阿尔兹海默症中的应用。经药理学试验证明,该类化合物能够有效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神经元损伤,同时具有较...
- 张培成王晓良杨鹏飞彭英杨桠楠王珊冯子明姜建双
- 文献传递
- 桂枝茯苓胶囊及其单味药茯苓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
- 桂枝茯苓胶囊为我国传统的纯中药制剂,由桂枝、牡丹皮、桃仁、赤芍和茯苓五味药组成。它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缓解子宫痉挛,镇痛等作用,能活血化瘀,缓消症块,用于治疗妇科血瘀症,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卵巢囊肿,痛经等,...
- 杨鹏飞
- 关键词:桂枝茯苓胶囊茯苓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 文献传递
- 三七总皂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具有“止血,散血,定痛”的功效,三七总皂苷为其主要活性成分.现代医学表明,三七总皂苷具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但其药物作用机制不明确,为进一步研究新药并指导其临床应用,对三七展现的包括改善能量代谢,维护内环境稳态,减轻炎症,抗凋亡等在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机制进行综述.
- 杨鹏飞宋修云陈乃宏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三七总皂苷治疗机药物作用机制内环境稳态活性成分
- 三七总皂苷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理研究进展被引量:43
- 2016年
- 三七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及根茎,在传统中药中作为一种补益类药品而被广泛应用。三七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包含人参皂苷Rg1、Rb1和三七皂苷R1等在内的三七总皂苷,其在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多方面具有广泛药理活性。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形式,其病死率与致残率非常高,造成了严重的医疗、社会、经济问题。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能量代谢异常、离子代谢紊乱、自由基损伤和炎症反应等均参与其中,具有复杂的发生机制。近年的研究表明,三七总皂苷具有显著缓解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治疗机制众说纷纭、尚不十分明确。因此,本文对三七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皂苷类化合物的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理作用及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三七类药物并指导其临床提供理论支持。
- 杨鹏飞宋修云陈乃宏
- 关键词:三七总皂苷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理作用分子机制
- 党参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 党参是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等的干燥根,性平、味甘、微酸,具有"归脾、肺经","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多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包含党参总皂苷和党参多糖在内的有效成分具有抗衰...
- 杨鹏飞陈乃宏
- 关键词:党参党参多糖缺血再灌注损伤
- 一类杭白菊提取的化合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其在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类杭白菊中结构新颖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类化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尤其是帕金森和阿尔兹海默症中的应用。经药理学试验证明,该类化合物能够有效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神经元损伤,同时具有较...
- 张培成王晓良杨鹏飞彭英杨桠楠王珊冯子明姜建双
- 文献传递
- 茯苓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8
- 2014年
- 对中药茯苓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利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Sephadex LH-20和制备型HPLC等色谱技术从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土莫酸(1)、去氢土莫酸(2)、3β,5α-二羟基麦角甾-7,22-二烯-6-酮(3)、3β,5α,9α-三羟基麦角甾-7,22-二烯-6-酮(4)、麦角甾-7,22-二烯-3-酮(5)、6,9-环氧麦角甾-7,22-二烯-3β-醇(6)、麦角甾-4,22-二烯-3-酮(7)、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8)、麦角甾-7,22-二烯-5,6-环氧-3-醇(9)、β-谷甾醇(10)、核糖醇(11)、甘露醇(12)、齐墩果酸乙酸酯(13)。并运用质谱、核磁等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化合物3-13为首次从该种中药中分离得到。
- 杨鹏飞刘超王洪庆李家春王振中萧伟陈若芸
- 关键词:茯苓化学成分甾醇
- 桂枝茯苓胶囊化学成分研究(Ⅲ)被引量:24
- 2012年
- 目的对桂枝茯苓胶囊内容物正丁醇和水萃取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D-101型大孔树脂和反相RP-18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MS和NMR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6个化合物,分别为氧化芍药苷(1)、半乳糖醇(2)、咖啡酸(3)、牡丹皮苷F(4)、去氢土莫酸(5)、猪苓酸C(6)、3-表去氢茯苓酸(7)、3-表去氢土莫酸(8)、海藻糖(9)、鸟苷(10)、腺苷(11)、丙氨酸(12)、亮氨酸(13)、脯氨酸(14)、精氨酸(15)、α-D-葡萄糖(16)。结论化合物1~16均为首次从该复方中分离得到。
- 杨鹏飞王振中王洪庆李家春陈若芸
- 关键词:桂枝茯苓胶囊咖啡酸去氢土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