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颌旋转对Beta角影响的分析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分析下颌旋转对Beta角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41名不同骨面型的错牙合患者,分为Ⅰ类、Ⅱ类、Ⅲ类骨面型组,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Beta角、反映下颌旋转的C角及上下颌骨有效长度的比值K,并计算C角和K值的均值、标准差及95%的参考值范围,采用数学软件m atlab描绘出三者的关系曲线,并分析Beta角随C角变化的趋势。结果:随着C角的增大Beta角呈现减小趋势,且K值越大,Beta角随C角增大而递减幅度越大,在骨性Ⅱ类患者中,总体的变化幅度最小,小于2.62°。结论:在骨性Ⅱ类患者中,下颌旋转对Be-ta角的影响较小,Beta角较为稳定。
- 张昀李东丁寅束嫘曹猛王燕杨磊吴丹
- 不同浓度血清对人牙周膜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人牙周膜细胞在不同浓度血清培养液中的生长特性。方法用倒置显微镜和MTT法观察人牙周膜细胞在10%、5%、2%浓度血清培养液中的生长和增殖变化,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血清浓度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人牙周膜细胞在2%血清培养液中增殖速率与增殖指数均最低,在10%血清培养液中最高,3组细胞的增殖速率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结论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具有血清浓度依赖性,高血清浓度培养液的促增殖效应强。
- 李东杨磊丁寅夜文敏张昀
- 关键词:人牙周膜细胞血清细胞增殖细胞周期
- 大鼠磨牙移动时不同力值对根尖区吸收的时序性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牙根吸收是局限在牙周膜区的凝固性炎症过程,是正畸牙移动常见的病理性结果。为进一步了解牙根吸收发生的生物学机制,本研究分析了不同力值、不同加载时间与牙根吸收发生的相关性。
- 张昀刘双云张红霞马钢杨磊
- 关键词:牙根吸收时序性根尖正畸牙移动生物学机制炎症过程
- 种植体支抗矫正双颌前突畸形疗效回顾性研究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对比研究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与常规口内加强支抗矫正双颌前突的侧位头影测量及软组织美学分析结果变化,回顾性评价种植体支抗的疗效。方法研究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成年双颌前突拔牙矫治患者62例,其中38例应用双颌后牙区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内收前牙(种植支抗组),24例应用常规口内加强支抗(常规支抗组)。通过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软组织美学分析和疗程疗效比较,明确不同支抗方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两种支抗方式的疗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62例患者在矢状向上均出现牙列、牙槽突及上下唇软组织的位置改变,种植支抗组患者上下颌切牙切端平均内收7.23、5.89 mm,上下牙槽突点平均内收3.61、2.78 mm,上下唇突点平均内收3.21、2.24 mm;常规支抗组患者上下颌切牙切端平均内收4.62、4.17 mm,上下牙槽突点平均内收1.93、1.67 mm,上下唇突点平均内收2.13、1.82 mm,种植支抗组内收效果优于常规支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下颌骨基点在矢状向的位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在内收前牙、矫正双颌前突及改善面部美学效果方面优于传统常规支抗,但对颌骨并无矫形作用。
- 杨一帆杨磊丁寅
- 关键词:种植体支抗双颌前突
- 大鼠磨牙加力移动龈沟液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骨保护素的表达变化被引量:1
- 2010年
- 背景: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和骨保护素系统参与破牙骨质细胞的形成并调节牙根吸收过程,而不同力值大小及加力时间下龈沟液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和骨保护素的表达变化是否可以作为判断牙根吸收的量化指标鲜有报道。目的:探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和骨保护素表达变化与力值大小及加力时间的相关性。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0.49N,0.98N和1.47N力值组,每组按照加力时间分为加力0,3,7,10,14,21及28d亚组。各组大鼠建立大鼠正畸牙模型,采用吸潮纸尖法提取实验牙的龈沟液,应用ELISA法测定不同力值和加力时间龈沟液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和骨保护素的浓度及比值变化。结果与结论:加力不同时间点不同力值加载组组间大鼠龈沟液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骨保护素的浓度比值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力值越大,该比值越大。0.49N加力组在加力的前21d,随着加力时间的延长,大鼠龈沟液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骨保护素的值逐渐增高(P<0.01);第28天的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骨保护素的比值趋于稳定。0.98N和1.97N加力组,随着加力时间的延长,大鼠龈沟液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骨保护素的值均持续逐渐增高(P<0.01)。结果表明,大鼠龈沟液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和骨保护素的比值与力值大小及作用时间具有相关性,可用于正畸牙根吸收的临床检测指标。
- 张昀杨磊马钢张林棋高巍然张红霞
- 关键词:龈沟液正畸牙骨保护素牙根吸收
- 周期性牵张力调节人牙周膜细胞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牵张力诱导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成骨分化的基因调控机制。方法通过体外细胞加载系统对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施加12%形变率、6周/min 的周期性牵张力48h,使用点样数为96点的人骨再生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周期性牵张力加载组细胞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HPDLC 在周期性牵张力作用下有21种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明显升高,包括10种生长因子和相关分子,10种细胞外基质和相关蛋白,1种细胞黏附分子。有2种基因表达明显下降,包括1种生长因子和相关分子,1种细胞黏附分子。结论周期性牵张力作用于体外培养的 HPDLC,可以通过调节部分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诱导牙周膜细胞的成骨分化。
- 李永明杨磊丁寅李东
- 关键词:基因表达基因芯片人牙周膜细胞
- 咬合接触对颞下颌关节应力分布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 建立反映个性化咬合接触的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咬合接触对颞下颌关节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选1名个别正常(牙合)志愿者,整合CT、锥形束CT、MRI和石膏模型表面扫描三维数据,建立可反映牙齿(牙合)面形态的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检测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时的咬合接触区域,将相应区域上表面固定约束,以模拟咬合接触状况;并构建正常(牙合)与单侧后牙反(牙合)两种咬合关系,对颞下颌关节内部应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正常(牙合)双侧颞下颌关节应力分布基本对称.单侧后牙反(牙合)与正常(牙合)颞下颌关节应力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但患侧应力明显增大;患侧髁突、关节盘、关节窝von Mises应力最大值分别为10.35、3.82、3.59 MPa;而正常(牙合)相应区域yon Mises应力最大值分别为7.32、3.18、2.84 MPa.结论 反映个性化咬合接触的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颞下颌关节应力分布对咬合接触改变高度敏感,单侧后牙反(牙合)造成的异常咬合接触可导致患侧明显的应力集中.
- 周子凌张渊石利强杨磊刘海波丁寅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有限元分析牙(牙合)
- 家族性慢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病例报道1例
- 2012年
- 慢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颌,肾炎症性疾病.但其家族性发病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家族型慢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病倒1例,
- 刘勇杨磊赵和平朱晓瑜连琪
- 关键词:家族性
- 下颌侧切牙双根管1例
- 2012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0岁,因右下颌前牙冷热刺激痛、自发痛反复发作6个月余就诊。患者诉6个月来右侧下颌前牙进食时冷热刺痛明显,有自发痛,反复发作,未曾治疗,来我科就诊。
- 刘勇赵晓华赵和平朱晓瑜杨磊
- 关键词:下颌侧切牙双根管下颌前牙冷热刺激痛自发痛
- 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机械力对人牙周膜细胞骨钙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周期性牵张力作用下人牙周膜细胞(HPDLCs)成骨分化关键基因骨钙素的表达变化,以明确周期性牵张力对HPDLCs成骨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利用自行研制的多通道细胞牵张应力加载系统对体外培养的HPDLCs施加12%形变率、0.1Hz周期性牵张力1,2,3,5d,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其成骨分化基因骨钙素(BGLAP)表达的时序性变化。结果体外培养HPDLCs骨钙素基因表达量极低,加力1、2、3、5d后骨钙素基因表达依次升高,并且在加力5d时表达量明显增高为对照组的71.6倍。结论周期性牵张力可以诱导HPDLCs向成骨方向分化,骨钙素在机械力诱导成骨分化的后期发挥作用。
- 赵和平杨磊丁寅李东
- 关键词:骨钙素牙周膜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