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宗诚
- 作品数:45 被引量:160H指数:6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医学科研项目全军“十五”指令性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烧伤早期脏器损害发病机制的探讨被引量:39
- 1998年
- 烧伤后脏器损害是当前烧伤主要的死亡原因,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认为其本质是缺血缺氧性损害;血液灌流不足与肠源性感染是其主要发病因素;失控性炎症反应是其基本病理生理变化;血管内皮细胞起关键作用。改善早期复苏方案,应用延迟快速补液可改善脏器血液灌流,应用早期肠道营养能减轻肠道损害,有助于防止肠源性感染;伤后尽快一次切除大部分焦痂能减轻失控性炎症反应。
- 杨宗诚
- 关键词:烧伤血管内皮脏器损伤病理学
- 烟雾吸入性损伤实验性综合治疗研究
- 姜坤元黎鳌杨宗诚
- 关键词:血管阻力肺水肿山莨菪硷化学性损伤超氧化物岐化酶
- 严重腹腔感染时胃粘膜Na^+-K^+-ATPase活性与电位差的相关性研究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严重腹腔感染状态下大鼠胃粘膜Na+ -K+ -ATPase活性变化对胃粘膜电位差 (GTPD)的影响。方法 :利用大鼠盲肠结扎穿孔造成腹腔严重感染动物模型 ,应用电生理记录仪检测穿孔前和穿孔后 3h、6h、12h、2 4h、4 8hGTPD变化 ;应用生化法测定了各时相大鼠胃粘膜Na+ -K+ -ATPase活性。结果 :盲肠穿孔后 3hNa+ -K+ -ATPase活性显著降低 (P <0 .0 5 ) ,12h降至最低 (P <0 .0 1) ,仅为对照组的 4 8.5 % ,4 8h仍未恢复正常。GTPD伤后 6h显著下降 (P <0 .0 5 ) ,12h降至最低 (P <0 .0 1) ,2 4h和 4 8h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 5 ,P <0 .0 5 )。结论 :严重腹腔感染状态下胃粘膜Na+ -K+ -ATPase活性降低可能是引起胃粘膜屏障功能受损的主要原因。
- 张超姜军孙念绪杨宗诚
- 关键词:腹腔感染NA^+-K^+-ATPASE
- 吸入性损伤早期肺水肿性质及发病机理的研究
- 杨宗诚
- 关键词:血液动力学毛细血管化学性损伤实验动物病肺水肿
- 粉防已碱对家兔烟雾吸入伤的疗效评估
- 吸入性损伤无论在战时还是平时,其发生率和死亡率均高,烟雾吸入性损伤又占吸入性损伤的50%以上。由于烟雾成分及致伤因素复杂,迄今为止,仍无理想的治疗措施和治疗药物。以往的研究证明,烟雾吸入伤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气道及肺血管...
- 张敏黎鳌杨宗诚
- 关键词:烟雾吸入伤粉防已碱吸入性损伤疗效评估
- 文献传递
- 白三烯B4在家兔烟雾吸入伤中的致伤作用及粉防已碱的防治效果
- 白三烯B4(LTB4)是花生四烯酸脂氧酶代谢途径的重要代谢产物,主要由白细胞产生,具有促进白细胞趋化、游出、聚集、脱颗粒和增加血管通透性等作用。目前研究证明多种肺部疾患与LTB4有关。烟雾吸入性损伤是烧伤的重要死因之一,...
- 张敏黎鳌杨宗诚
- 关键词:粉防已碱烟雾吸入伤白三烯
- 文献传递
- 血栓素和前列环素在休克及内脏损害中的作用被引量:4
- 1989年
- 血栓素A_2和前列环素比值失调在休克和器官功能损害中起一定作用。应用血栓素A_2抑制剂或受体阻断剂及外源性前列环素,将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手段,但它们在不同原因引起的休克和器官功能损害中的作用以及相应抑制剂和拮抗剂的临床疗效,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 黄跃生黎鳌杨宗诚
- 关键词:血栓素前列环素休克内脏损害
- 全文增补中
- HSP72对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脏功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 观察热休克反应 (HSR)后热休克蛋白 72 (HSP72 )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全身高温 4 2℃维持 15min制作热休克模型。各组心脏离体逆行灌注 ,常温下 (37℃ )缺血 2 5min ,再灌注 4 0min。测定再灌注期间心功能指标 ,观察各组心肌HSP72表达。结果 2 4h和 4 8h两组再灌注心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和热预处理后 0h几乎无HSP72表达 ,其表达高峰在热预处理后 2 4、4 8h ,随后逐渐降低 ,于 192h返回基线水平。结论 热休克蛋白表达高峰在热预处理后 2 4和4 8h ,热休克反应对再灌注心功能有保护作用。
- 张伟王明荣杨宗诚
- 关键词:热休克反应热休克蛋白72缺血再灌注心脏功能
- 严重腹腔感染时丹参注射液对胃粘膜血流量和胃粘膜内pH值的影响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对严重腹腔感染状态下大鼠胃粘膜血流量(GMBF)和胃粘膜内pH值(pHi)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感染组和丹参组;感染组、丹参组大鼠造成肠结扎穿孔致腹腔严重感染模型;丹参组给予丹参注射液。测定穿孔前和穿孔后3、6、12、24、48h各时相大鼠GMBF及pHi。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感染组GMBF在穿孔后3h明显降低,12h降至最低,24h开始回升,48h仍低于对照组;丹参组GMBF在6、12、24h高于感染组,pHi于穿孔后3h即有下降,6h明显低于对照组,12h下降至最低,24h有所恢复,但低于对照组;丹参组pHi在12、24、48h高于感染组。结论 严重腹腔感染状态下GMBF及pHi降低可能是引起胃粘膜屏障受损的主要原因。早期应用丹参注射液对有效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
- 张超姜军杨宗诚
- 关键词:严重腹腔感染丹参注射液血流量胃粘膜应激性溃疡
- 端粒酶活性调控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2年
- 梁光萍罗向东杨宗诚
- 关键词:端粒酶活性端粒酶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