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 作品数:72 被引量:354 H指数:10 供职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更多>>
肝脏深部微小肝癌的诊疗 被引量:5 2008年 2001年1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制定标准.将单发的直径≤2cm的肝癌定为微小肝癌,单发的直径〉2cm、≤5cm的肝癌为小肝癌。随着对肝癌知识的普及、诊断技术的提高和对健康体格检查的重视,微小肝癌检出率日益增高,其临床治疗已逐渐成为肝脏外科工作的重点。然而至今为止.针对微小肝癌的多种治疗方法各有所长.仍无相对统一的治疗标准.尤其对于位于肝脏深部的微小肝癌的处理,仍有许多问题值得商榷。 杨广顺 杨宁关键词:肝肿瘤 肝细胞 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的防治 2008年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感染的预防策略及效果。方法 对120例乙型肝炎、相关患者接受原位肝移植术后,使用肌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等治疗HBV再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经23~59个月随访,全组4例出现HBV再感染,再感染率为3.3%。4例经治疗后经随访19~26个月,均出现HBV-DNA转阴,但未见HBsAg转阴。结论 小剂量HBIg联合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可有效预防肝移植术后HBV的再感染;术前HBV-DNA负荷量与术后HBV再感染可能有关。 张海斌 李团结 杨宁 朱楠 司马辉 卢军华 杨广顺关键词:肝移植 肝炎病毒 乙型 再感染 乙肝免疫球蛋白 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2002年 杨广顺 杨宁关键词:肝癌 门静脉高压症 外科治疗 发病机制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27 2007年 目的:综合分析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关预防措施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检索1986~2006年国内外针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进行Meta分析,计算每个危险因素的优势比值(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共纳入研究的文献19篇,累积病例2 849例(出血组995例,对照组1854例)。Meta分析提示,肝功评分Child C级、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低白蛋白血症、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红色征阳性、门静脉增宽、脾静脉增宽、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贫血均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而肝功评分Child A级、轻度食管静脉曲张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保护因素;性别、年龄、肝功能评分Child B级、出现腹水、发生肝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以及中度食管静脉曲张与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无显著相关。结论:改善Child C级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凝血功能、纠正低白蛋白血症、针对重度曲张静脉预防性内镜下治疗或行预防性断流术以及分流术等有助于降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发生率。 单成祥 杨宁 杭建飞 杨广顺关键词: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出血 META分析 肝癌切除附加脾切除、门奇断流治疗肝癌合并门脉高压症(附67例报告) 被引量:23 2004年 目的 通过总结 6 7例接受肝癌局部根治性切除附加门奇断流、脾切除治疗的肝癌伴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病人的临床资料 ,并进行术后随访 ,探讨对肝癌伴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病人进行肝癌局部根治性切除附加门奇断流、脾切除手术的疗效以及手术可行性、适应证和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6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底的该组临床资料 ,并进行电话随访。结果 术后 30d内死亡 3例 ,总并发症发生率为 2 6 9% (18/ 6 7)。术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 2 3 0 %(14 / 6 1)。 1、3、5年绝对生存率分别为 77 6 % (45 / 5 8)、4 1 2 % (14 / 34)、35 7% (5 / 14 )。至 2 0 0 3年 4月底 ,死亡 2 8人 ,除术后 30d内死亡的 3人外 ,死于肿瘤复发、转移导致全身衰竭死亡者 15例 ,占 5 3 6 %(15 / 2 8) ;死于上消化道大出血者 3例 ,占 10 7% (3/ 2 8) ;死于肝功能衰竭者 5例 ,占 17 9% (5 / 2 8) ;其他原因死亡者 2例 ,占 7 1% (2 / 2 8)。结论 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 ,通过熟练的手术配合和细致的手术操作 ,以及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 ,对肝癌合并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病人进行肝癌局部根治性切除附加门奇断流、脾切除术是可行的。 杨广顺 钱毅 卢军华 杨宁 李齐根 张海斌关键词:肝癌 门奇断流 脾切除 脾功能亢进 肝癌术后监测血清AFP的临床意义(附70例报告) 被引量:7 2003年 为探讨肝癌术后监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的临床意义,回顾性分析1996年2月至2002年3月问肝癌根治切除术后定期监测发现血清AFP阳性的70例患者AFP升高与肿瘤残留、复发或转移的关系。肝癌术后血清AFP升高可见于肝癌的残留或早期转移、肝癌的复发或转移、肝癌的再发以及晚期肝硬变4种情况。对肝癌患者术后定期作AFP检查,有助于检出AFP阳性肝癌患者的肿瘤残留及亚临床期复发转移,不仅适用于术前AFP阳性,而且适用于术前AFP阴性的肝癌患者。肝癌患者术后AFP下降,但不能降至正常,可能与晚期肝硬变肝脏内干细胞一卵圆形细胞代偿性增生有关。 周学平 杨广顺 卢军华 杨宁 张海斌 李齐根 闾少冬关键词:肝癌 术后监测 血清 AFP 甲胎蛋白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内胆管细胞癌发病风险关系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评估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检索2000年1月至2015年5月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评估丙型肝炎与肝内胆管细胞癌发病风险关系的文献,借助RevMan5.3软件应用随机效应模型对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暴露风险比值比进行定量合成分析。结果分析共纳入14项病例对照研究和2项队列研究,异质性检验显示16项研究间存在明显异质性(I2=72%,P〈0.05),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肝内胆管细胞癌组与对照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暴露风险合并比值比为3.96(95%C1为2.63~5.95,P〈0.05)。16项纳入研究未见明显发表偏倚。结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显著提高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发病风险。 庞书杰 蔺志鹏 叶庆旺 张海斌 杨宁 杨广顺关键词: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 肝内胆管细胞癌 发病机制 压力流量可调性中小口径人工血管 一种压力流量可调性中小口径人工血管,人工血管包括血管壁,血管壁内为血管腔,人工血管外设置可调节人工血管口径的压力流量调控器。血管壁上设置凸凹纹。压力流量调控器,包括固定壳和调控簧,固定壳设置为圆筒形结构,调控簧设置为圆筒... 吴爱群 杨广顺 张卫 周鹏 张海斌 张喜 杨宁 雷宇 孙清清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体会 被引量:9 2019年 自1991年世界上首例腹腔镜肝切除术(laparoscopic hepatectomy,LH)报道以来[1],由于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被接受并得到广泛应用,其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比并无明显差异[2]。国内学者刘荣等[3]甚至提出腹腔镜下肝左外叶切除术可作为治疗肝脏左外叶病变的“金标准”术式。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LH的适应证不断扩大,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手术室护理人员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需要,娴熟掌握LH相关的护理配合技术,这对LH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安亭院区106例LH的手术室护理配合经验,旨在探讨手术室护士如何更好地配合术者,提高手术成功率,完成高质量的手术。现将手术室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林丽 张友磊 杨宁 代军涛关键词:肝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护理 原发性肝癌患者参与治疗决策辅助支持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发性肝癌患者参与治疗决策辅助支持系统,借助移动技术,通过数据存储装置向患者呈现原发性肝癌不同治疗方案信息数据,根据对应每个患者可选择的不同治疗方案,辅助患者参与治疗决策路径选择,使患者在众多可供选择的治... 李丽 王思潼 李玉 叶志霞 杨宁 潘泽亚 杨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