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硬变的影象学诊断被引量:8
- 2000年
- 肝硬变是慢性肝病的晚期,表现为肝实质细胞广泛破坏和再生,纤维结缔组织大量增生造成肝小叶和血管结构的无序化,结果常引起肝功能失代偿、食管静脉曲张、腹水、肝昏迷、上消化道出血及肝癌等致死性并发症。长期以来,肝硬变一直是消化病学研究的热点,尤其是针对肝硬变的各个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及治疗,在近几年内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此,本期特邀请了吉林分社几位编委,就肝硬变的诊断及治疗,尤其是各个并发症的治疗进展,结合自己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作一系统介绍及精辟的综述,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 郭玉琳于燕杨卓
- 关键词:肝硬化放射摄影术CT
-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39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1
- 2008年
- 杨卓
- 关键词:老年上消化道出血
- P27蛋白及DNA倍体不同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 2012年
- 目的研究P27蛋白及DNA倍体水平的不同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27蛋白在130例结肠癌中的表达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130例结肠癌患者癌细胞DNA相对含量,并分析P27蛋白、DNA倍体与结肠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的关系。结果 P27蛋白在癌组织中低表达,DNA异倍体高表达,两者在结肠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 5);P27蛋白与Dukes分期、肿瘤恶性程度有关(P<0.05)。结论 P27蛋白及DNA倍体水平不同的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关系,可作为结肠癌临床分期和预后的监测指标之一。
- 杨志平杨文颖盛望郭玉琳李千迅杨卓
- 关键词:P27蛋白DNA倍体结肠癌免疫组化流式细胞学
- 超声内镜在活检胃MALT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09年
- 杨卓郭玉琳李千迅
- 关键词:超声内镜
- 内镜下注射硬化剂与组织黏合剂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并分析内镜下注射硬化剂与组织黏合剂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118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运用单纯的内镜下组织硬化剂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运用内镜下注射硬化剂与组织黏合剂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而言,运用内镜下注射硬化剂与组织黏合剂的方式进行治疗十分安全,其临床疗效具有显著优越性,值得进行更为深入与广泛的推广。
- 李千迅杨卓杨文颖
- 关键词:内镜下注射硬化剂组织黏合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临床疗效
- 上消化道Dieulafoy病的诊断与治疗
- 2008年
- 杨卓
- 关键词:上消化道DIEULAFOY病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先天发育异常上消化道出血病死率
- 结肠癌DNA倍体及p27蛋白表达的意义
- 2009年
- 目的探讨DNA倍体及p27蛋白表达在结肠肠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62例正常大肠组织及68例大肠癌组织p27蛋白及DNA倍体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分析p27蛋白表达与DNA倍体的关系。结果p27在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率为100%,而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2.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组织中均为DNA二倍体,结肠癌组织中异倍体为66.2%。结论p27蛋白和DNA倍体的不同表达与结肠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可能是预测大肠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 杨文颖杨志萍朱永刚郭玉琳李千迅杨卓闫红岩
- 关键词:P27蛋白DNA倍体结直肠癌
- 曲安奈德联合甲硝唑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疗效观察
- 2016年
- 目的对曲安奈德联合甲硝锉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具体疗效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从2015年12月~2016年2月至我院诊治的溃疡性直肠炎患者中选出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曲安奈德联合甲硝锉的灌肠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硝锉灌肠治疗方法。本研究为期7天,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进行检测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其血清白细胞介素8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0的水平则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安奈德联合甲硝锉灌肠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溃疡性直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 杨卓
- 关键词:溃疡性直肠炎曲安奈德疗效观察
-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培菲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对培菲康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进行观察并探讨。方法依据据罗马Ⅲ诊断标准,选取2009年5月~2011年在本院救治的100例肠易激综合征住院患者,以上患者均同意参加本试验。随机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给予200mg马来酸曲美布汀和420mg培菲康,3次/d口服,连续服用4周。对照组患者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200mg口服,3次,d,连续应用4周。并嘱咐患者在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物。结果对两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对照组治疗结束后。临床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治疗结束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培菲康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并广泛推广。
- 杨卓
-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马来酸曲美布汀
- 腹腔镜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体会(附9例报告)
- 2011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贲门失迟缓症操作要点及出现特殊情况的应对措施。方法对我院从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进行腹腔镜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治疗的9例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例术中食管黏膜损伤,经细线缝合修补后愈合尚好。术后均顺利进食,复查上消化道钡餐透视鸟嘴征消失,钡剂顺利进入胃内。1例术后复发,经用食管扩张器扩张2次,症状缓解。结论腹腔镜食管下断贲门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具有显露好、操作较简单、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方法。若复发,采用食管扩张疗法可收到良好效果。
- 董锡钧刘映辉杨卓王新宇陈健康李寿柏
- 关键词:腹腔镜食管肌层切开术贲门失迟缓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