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桂夏
- 作品数:26 被引量:130H指数:6
- 供职机构:洪泽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自体骨回植治疗腰椎滑脱
- 腰椎间植骨融合同时经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是目前治疗腰椎滑脱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常用的椎间融合手段有椎体间植骨包括自体和异体骨植入,椎体间钛合金支架(TFC和BAK)加自体松质骨椎间融合或后外侧横突间植骨等,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多...
- 袁龙华杜桂夏
- 文献传递
- 经皮穿针加手法整复治疗踝部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观察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与分析经皮穿针加手法整复治疗踝部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10~2013-10间于我院接受治疗100例踝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分得40例,观察组分得6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案,对观察组患者则实施手法整复经皮穿针治疗方案,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22例骨折愈合情况较优,32例愈合比较好,整体优良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在踝部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手法整复经皮穿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创口愈合效果,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的痊愈时间,值得推广。
- 雷卫军周广伟杜桂夏张景涛施田宝
- 关键词:手法复位踝关节骨折
- 内固定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观察并对比内固定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中27例行内固定术为A组,23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为B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卧床时间以及Harris评分;以65岁为年龄节点,将A组和B组分别划分为2组,即A1组(<65岁,n=10)、A2组(≥65岁,n=17)和B1组(<65岁,n=8)、B2组(≥65岁,n=15),对比分析A1组和A2组、B1组和B2组的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2组手术时间和Harri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的术后卧床时间少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A1组中股骨头坏死3例、不愈合2例,A2组中股骨头坏死0例、不愈合1例;B1组中未发现并发症,B2组中松动1例、脱位1例。结论相对于内固定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更加显著;采用内固定术治疗≥65岁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杜桂夏汪来杰周广伟袁龙华
- 关键词:内固定术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
- 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及人工髋关节置换修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被引量:49
- 2014年
- 背景:有研究认为对于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并有严重疏松且不能耐受关节置换的患者,髓内固定为首选;对于高龄不稳定骨折,严重骨质疏松,术前可行走,能耐受一次较大手术者可首选人工股骨头置换;而对骨折稳定、骨质疏松不严重、身体状况较好者也可选用动力髋螺钉髓外固定。目的:对比分析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及人工髋关节置换不同植入物修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动力髋螺钉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和人工髋关节组,其中动力髋螺钉组45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40例,人工髋关节组35例,对3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和治疗优良率等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与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治疗优良率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此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住院期间并发症也明显少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修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动力髋螺钉和人工髋关节置换,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治愈率高等优点,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仇如来杜桂夏汪来杰张飞
- 关键词:植入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动力髋螺钉
- 保留皮神经和尺神经伴行血管的尺神经松解术治疗肘管综合征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保留前臂内侧皮神经后支和尺神经伴行血管的尺神经松解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方法采用保留前臂内侧皮神经后支和尺神经伴行血管的尺神经松解术,对36例肘管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总结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后尺神经功能评价:可3例,良9例,优24例。肘内侧感觉评估:33例患者切口下方皮肤触觉、痛温觉同对侧,3例患者出现痛温觉轻度异常,未出现术后疼痛患者。结论保留前臂内侧皮神经后支和尺神经伴行血管的尺神经松解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手术效果良好,保留肘内侧感觉功能,降低术后疼痛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
- 施田宝仇如来张飞汪来杰杜桂夏宗毅
- 关键词:肘管综合征尺神经松解术前臂内侧皮神经
- VSD治疗30例骨科创伤感染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2月我院临床收治的30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行手术清创,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敷料覆盖创面,吸引器持续吸引治疗5~7 d后,拆除敷料(必要时可以更换VSD敷料)然后行游离植皮术.结果:30例患者,一次性植皮后创面愈合26例,两次植皮后创面愈合4例,平均愈合时间10.5±8.5d.结论:VSD能将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彻底清除,刺激肉芽的快速生长,使感染快速得到控制,使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减轻了换药痛苦。
- 施田宝杜桂夏
- 关键词:复杂创面疗效
-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两种手术入路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39例采用膝正中入路,37例采用双切口入路,均用双钢板固定,同时术中充分植骨。术后早期膝关节伸屈功能锻炼。结果膝正中入路组出现9例伤口感染及7例皮瓣坏死;双切口入路组出现2例伤口感染。参照Rasmussen评分标准:膝正中入路组优良率为64.1%,双切口入路组优良率达86.4%。结论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膝正中入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双切口入路组,进而影响膝关节功能恢复。
- 周勤坡杜桂夏汪来杰仇如来张景涛雷卫军周广伟
- 关键词:胫骨骨折
- 解剖型锁定接骨板与髋动力加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对比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比较解剖型锁定接骨板与髋动力加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3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A组,28例)和DHS固定治疗(B组,25例),观察并对比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5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5~18个月。A组骨折全部愈合,1例出现轻度髋内翻畸形。B组3例出现固定器松动,并出现不同程度髋内翻畸形。采用Kuderna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A组优23例,良3例,中2例,优良率为93%(26/28);B组优14例,良4例,中5例,差2例,优良率为72%(18/25)。A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明显优于B组。结论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更为确切牢固,骨折愈合良好,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安全性高。
- 杜桂夏
- 关键词:锁定接骨板股骨转子间骨折
- 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自体骨回植治疗腰椎滑脱
- 腰椎间植骨融合同时经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是目前治疗腰椎滑脱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常用的椎间融合手段有椎体间植骨包括自体和异体骨植入,椎体间钛合金支架(TFC和BAK)加自体松质骨椎间融合或后外侧横突间植骨等,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多...
- 袁龙华杜桂夏
- 关键词:腰椎滑脱椎间融合椎弓根内固定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
- 组合式聚髌器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被引量:2
- 2013年
- 髌骨骨折是常见的膝部骨折,骨折类型多样,固定方法较多,自2010年3月~2012年6月笔者采用组合式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19例,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21~62岁,平均35.8岁。骨折类型:横形11例,粉碎性8例;
- 张飞汪来杰张景涛仇如来杜桂夏
- 关键词:髌骨骨折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