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多发
  • 3篇多发性
  • 3篇多发性骨髓瘤
  • 3篇骨髓
  • 3篇骨髓瘤
  • 2篇树突
  • 2篇树突细胞
  • 2篇树突状
  • 2篇细胞
  • 2篇间充质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干细胞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溶骨性
  • 1篇溶骨性损害
  • 1篇树突状细胞
  • 1篇酸性磷酸酶
  • 1篇细胞作用

机构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丰台医院

作者

  • 3篇张晓伟
  • 3篇李静
  • 3篇陈文明
  • 1篇吴垠
  • 1篇李欣
  • 1篇王国蓉
  • 1篇朱嘉芷
  • 1篇刘晋伟
  • 1篇黄仲夏
  • 1篇陈世伦

传媒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耐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在多发性骨髓瘤骨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70%-80%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存在骨病,MM患者的骨病主要包括骨质疏松、溶骨性损害、病理性骨折和高钙血症,主要症状是骨痛,严重者病变可压迫脊髓,危及生命。目前诊断MM骨病的标准方法是全身X线检查,但是X线平片的诊断率只有80%,近50%患者的骨病在X线检查出现异常前已经发生。
吴垠黄仲夏朱嘉芷刘晋伟李欣李静张晓伟陈文明陈世伦
关键词:骨髓瘤骨病多发性骨髓瘤酸性磷酸酶酒石酸溶骨性损害病理性骨折
多发性骨髓瘤间充质干细胞对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对树突状细胞(DC)分化、成熟和细胞因子分泌及其对DC辅助T细胞杀伤骨髓瘤细胞作用的影响。方法将从MM患者骨髓来源的MSC、正常供者外周血来源的DC及骨髓瘤细胞系U266细胞进行混合培养。流式细胞术测定DC的免疫表型,ELISA法测定上清液IL-12的含量,Annexin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测定骨髓瘤细胞凋亡比例。结果MSC能抑制rhTNF-α诱导的不成熟和成熟DC的CD1a、CD11c、CD80、CD86和HLA-DR表达(P<0.01),并显著减少成熟DC分泌IL-12(P<0.01)。MSC可以下调成熟DC的CD83表达,使其趋于不成熟状态(P<0.01)。与未加入MSC组相比,MSC混合培养组凋亡骨髓瘤细胞明显减少(P<0.01);比较MM患者与正常供者骨髓来源的MSC对DC辅助T细胞诱导骨髓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前者U266细胞凋亡比例比后者明显减少(P<0.01)。结论MM患者骨髓来源的MSC可以抑制DC的分化、成熟和分泌细胞因子;无论是MM患者或正常供者骨髓来源MSC均可以抑制DC辅助T细胞对骨髓瘤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且MM患者来源的MSC的作用更强。
李静张晓伟陈文明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间质干细胞树突细胞免疫调节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间充质干细胞对T细胞及树突状细胞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与健康供者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对T细胞及树突状细胞(DC)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MM患者及健康志愿者骨髓获得MSC(MM-MSC或ND-MSC),ELISA检测细胞因子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记,Annexin V-FITC/PI检测凋亡.两组MSC分别加入DC、T细胞及U266细胞共培养体系中,比较MSC对DC介导的T细胞杀伤功能的影响.结果 MM-MSC比ND-MSC分泌转化生长因子-1(TGF-1)水平更高(P<0.05).MM-MSC具有更强的抑制T细胞增殖活化和杀伤功能以及促进T细胞凋亡的能力(P<0.05).MSC与DC共培养时,能显著抑制DC成熟分化,并显著减少DC细胞白细胞介素-12分泌(P<0.01).DC与T细胞及U266细胞共培养时,加入MSC后,U266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1),MM-MSC的抑制作用更强(P<0.01).结论 与ND-MSC比较,MM-MSC表达TGF-1较高,对DC的分化、成熟和细胞因子分泌及对T细胞活化及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的抑制更强,并可明显抑制DC辅助T细胞对U266细胞的杀伤作用.骨髓微环境中MSC可能在MM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王国蓉张晓伟李静陈文明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间充质干细胞树突细胞免疫抑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