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银玲

作品数:15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皮肤
  • 3篇黑色素
  • 3篇黑色素瘤
  • 2篇软膏
  • 2篇皮肤黑色素
  • 2篇皮肤黑色素瘤
  • 2篇皮炎
  • 2篇前列腺
  • 2篇前列腺炎
  • 2篇腺炎
  • 2篇疗效
  • 2篇甲基化
  • 2篇甲基化修饰
  • 2篇表达及临床意...
  • 1篇地氯雷他定
  • 1篇断根
  • 1篇信号
  • 1篇信号传导
  • 1篇信号传导与转...
  • 1篇血清

机构

  • 12篇辽宁省人民医...

作者

  • 12篇李银玲
  • 8篇表贞淑
  • 5篇刘洋
  • 4篇杨锎
  • 3篇李正刚
  • 2篇白义杰
  • 2篇肖明明
  • 2篇景士兵
  • 2篇祝立丽
  • 1篇侯慧
  • 1篇张楠
  • 1篇李艳
  • 1篇高爽

传媒

  • 4篇中国美容整形...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药物滥用...
  • 1篇晚晴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综合医学...
  • 1篇中国医疗美容
  • 1篇乐活老年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05
  • 1篇200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脚癣总复发 为啥难“断根”
2018年
头癣、甲癣、手足癣等,虽然不是大病,但带给患者的困扰却不小。其中,最为常见的要数足癣了,它令人困扰的地方就是总会反复发作。现在门诊就医的患者中很多都有10余年足癣病史,他们都用过很多种药膏,有中药有西药,但是还会经常复发。
李银玲
关键词:复发门诊就医
地氯雷他定联合疏风脱敏汤对过敏性皮炎症状消失时间、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地氯雷他定联合疏风脱敏汤对过敏性皮炎症状消失时间、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我院确诊的过敏性皮炎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疏风脱敏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不同治疗阶段的血清学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瘙痒、皮疹及红肿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观察组血清白介素-18(IL-18)水平高于对照组,EB病毒(EBV)抗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氯雷他定与疏风脱敏汤联用能够促进过敏性皮炎症状消失,提升临床疗效,并保障用药安全性,或与其能够下调血清EBV抗体水平、增强IL-18表达有关。
李银玲表贞淑
关键词:过敏性皮炎地氯雷他定血清学指标
美满霉素治疗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分析
2005年
刘洋李银玲李正刚表贞淑白义杰
关键词:美满霉素细菌性前列腺炎
克拉霉素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玫瑰痤疮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评价克拉霉素口服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外用治疗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门诊患者40例,治疗组20例口服克拉霉素片0.25日2次,同时联合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日2次,共4周;对照组20例单纯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日2次,共4周。观察干燥、瘙痒、不适等皮肤敏感症状和红斑、丘疹、脓疱等皮损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第2周、第4周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是55.0%、70.0%,优于对照组31.58%、42.11%,两组对比,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外用治疗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安全有效。
李银玲表贞淑刘洋杨锎祝立丽
关键词:玫瑰痤疮克拉霉素他克莫司
布特软膏联合喜疗妥乳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2015年
目的观察布特软膏联合喜疗妥乳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方法将入选的76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外用布特软膏联合喜疗妥乳膏,对照组外用布特软膏,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随访4周。结果 76例患者中75例完成临床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经过4周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76.5%和6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4周,对照组复发率(42.1%)明显高于治疗组(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用布特软膏联合喜疗妥乳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好,副作用小,并可显著降低停用布特软膏后的复发现象。
李银玲
关键词:布特软膏喜疗妥乳膏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胃幽门螺杆菌(HP)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和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近年来HP感染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等皮肤病相关性研究已多见报道.我科与消化内科采用14C-尿素呼吸试验仪(14C-UBT)对65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进行HP检测,对HP阳性进行三联疗法治疗,并观察其症状改善程度,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刘洋李艳李银玲
关键词: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幽门螺杆菌感染致病因素HP感染三联疗法
皮肤鳞状细胞癌中Survivin,Caspase-3,COX-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及癌旁正常皮肤中Survivin,Caspase-3和COX-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41例鳞状细胞癌及10例癌旁正常皮肤组织中Survivin,Caspase-3和COX-2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癌旁正常皮肤中Survivin,Caspase-3和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0、90.00%、10.00%,鳞状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8.29%、29.27%、73.17%。与癌旁正常皮肤相比,鳞状细胞癌中Survivin,Caspase-3和COX-2mRNA相对表达量为11.21、0.13、9.85,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经相关性分析,鳞状细胞癌中Survivin与Caspase-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X2=11.994,P=0.001,R==0.598);Survivin和COX-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X2=14.415,P=0,R=0.652)。结论Survivin,Caspase-3和COX-2蛋白可能参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形成;Survivin和COX-2蛋白协同促进鳞状细胞癌的发展;增加Caspase-3和/或减少Survivin、COX-2蛋白表达的靶向治疗,有望成为阻止皮肤鳞状细胞癌形成、发展的新途径。
肖明明表贞淑刘洋李正刚杨锎李银玲高爽景士兵
关键词:皮肤鳞状细胞癌SURVIVINCASPASE-3COX-2
ALKBH5去除NFE2L1的m6A甲基化修饰促进黑色素瘤放化疗抵抗的机制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去甲基化酶AlkB同源蛋白5(AlkB homologue 5,ALKBH5)介导的m6A甲基化修饰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cutaneous malignant melanoma,CMM)放化疗抵抗中的作用。方法自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辽宁省人民医院皮肤科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CMM细胞中ALKBH5和NFE2L1(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 like 1)的表达。TCGA分析ALKBH5和NFE2L1的表达及相关性。在CMM细胞中敲减ALKBH5,免疫沉淀检测NFE2L1的m6A甲基化表达变化。MTT检测ALKBH5和NFE2L1在CMM细胞放化疗抵抗中的作用。结果与正常人表皮黑色素细胞相比,CMM细胞中ALKBH5和NFE2L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ALKBH5调控NFE2L1的m RNA的m6A甲基化水平。敲减ALKBH5的CMM细胞,在经过照射和顺铂处理后,细胞成活比例下降,放化疗抵抗减轻(P<0.05);而过表达NFE2L1,治疗后的细胞成活比例增加,诱导了CMM的放化疗抵抗(P<0.05)。结论ALKBH5可通过去除NFE2L1的m6A甲基化修饰,上调NFE2L1的表达,促进CMM的放化疗抵抗。ALKBH5对CMM恶性表型的影响是通过NFE2L1实现的。
李银玲表贞淑
关键词:皮肤黑色素瘤
手上瘊子怎么除
2016年
问:我今年41岁,前年手上长了些瘊子,做过冷冻治疗,试过擦核桃皮这样的土方法,都不见好,现在手上的瘊子越长越多,还有点痒,请问该怎么治?辽宁省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李银玲答:这位患者所说的瘊子医学名称叫"寻常疣"。主要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疣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外伤或皮肤破损是HPV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
李银玲
关键词:人类乳头瘤病毒寻常疣免疫缺陷者皮肤破损
STAT3和VEGF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讨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学S-P法、免疫印迹法检测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35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30例色素痣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5.7%、60.0%,均明显高于在色素痣中表达的阳性率(P<0.01).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均与肿瘤的细胞生长、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 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可能通过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促进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新生血管的形成,与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呈密切相关.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靶向性治疗提供新思路.
李银玲肖明明表贞淑侯慧杨锎祝立丽景士兵
关键词: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免疫组化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