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菁菁

作品数:7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厅重点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线虫
  • 3篇线粒体
  • 3篇线粒体DNA
  • 2篇昆虫
  • 2篇昆虫病原
  • 2篇昆虫病原线虫
  • 2篇家鼠
  • 2篇病原
  • 2篇病原线虫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遗传多态
  • 1篇遗传多态性
  • 1篇生物农药
  • 1篇农药
  • 1篇贮藏
  • 1篇贮藏技术
  • 1篇限制性内切酶
  • 1篇线虫防治
  • 1篇小家鼠

机构

  • 7篇广东省昆虫研...
  • 2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7篇李菁菁
  • 3篇彭统序
  • 3篇温硕洋
  • 2篇刘秀玲
  • 2篇戚根贤
  • 2篇李丽英
  • 2篇曹莉
  • 2篇韩日畴
  • 1篇冯世鹏
  • 1篇杨平
  • 1篇颜珣
  • 1篇丘雪红
  • 1篇陈镜华
  • 1篇何向阳
  • 1篇刘良式
  • 1篇李秋剑
  • 1篇张亚平

传媒

  • 2篇Zoolog...
  • 1篇生命科学
  • 1篇兽类学报
  • 1篇昆虫天敌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ITS-RFLP分析进行昆虫病原线虫斯氏属和异小杆属的分类鉴定被引量:9
2002年
本研究通过PCR扩增和六种限制性内切酶 (AluⅠ、HinfⅠ、MboⅠ、RsaⅠ、HaeⅢ和PvuⅡ )酶切 ,对国内害虫防治上常用的几种昆虫病原线虫 ,包括斯氏属S.car pocapsae、S.feltiae和S.glaseri以及异小杆属H .bacteriophora、H .zealandica、H .indicus和H .megidis等 8个品系rDNA -ITS进行分析 ,建立起可以区分各线虫种的标准RFLP图谱。该方法快速简便、稳定可靠 ,需要的样品量少 ,可以用于新鲜的、或冻存的样品 ,甚至分析单条的线虫。不仅可进行昆虫病原线虫的快速分类鉴定 ,而且进一步可以应用于线虫田间释放的辅助监测 ,实际田间感染率的测定和线虫毒力的比较。
李菁菁韩日畴曹莉刘秀玲彭统序李丽英
关键词:昆虫病原线虫分子鉴定
板齿鼠线粒体DNA的研究被引量:5
1998年
本文应用ApaI、BamHI、BclI、BglI、ClaI、EcoRI、EcoRV、HindII、PstI、PvuII、SacI、ScaI和XbaI等13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板齿鼠线粒体DNA(mtDNA)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FLP)分析,并用双酶解法构建其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结果表明板齿鼠存在3种mtDNA单倍型,可通过限制酶PvuII、HindII和ApaI区分,呈现DNA多态性和种内遗传变异。与小家鼠、褐家鼠mtDNA限制性片段的数据相比较,板齿鼠和这两种鼠mtDNA存在明显差异。板齿鼠mt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的建立,为进一步系统研究鼠科动物的遗传分化提供了依据。
李菁菁温硕洋戚根贤谢以权彭统序
关键词:线粒体DNA限制性内切酶DNA多态性
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基因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0年
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是重要的模式生物,其基因组序列分析工作于1998年底基本完成,已有19000多个基因被鉴定。本文概述线虫基因组研究中遗传图谱、物理图谱、序列测定和基因识别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线虫基因组计划将对生命科学研究产生的影响。
李菁菁刘良式
关键词:HGP
小家鼠的遗传与进化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01年
小家鼠作为重要的模式生物 ,近 2 0年来对其遗传与进化领域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通过现代遗传学的各种遗传标记 (蛋白质电泳、mtDNA、rDNA、Y染色体等 ) ,不仅更深入地探讨了共栖小家鼠间的遗传差异和系统关系以及与野生种的关系 ;进而还对小家鼠的分类系统进行了修正 ,提出小家鼠种组 (speciescom plex)由domesticus、musculus、castaneus和bactrianus 4个共栖种以及spicilegus、macedonicus和spretus 3个野生种组成 ;并且进一步阐明了小家鼠的起源和进化问题 ,目前主要有离心模型和顺序模型 2种起源假说。然而对中国小家鼠的遗传分化、亚种分类尚缺乏系统的研究。
李菁菁张亚平
关键词:小家鼠进化
生物农药-昆虫病原线虫批量贮藏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的研究
韩日畴曹莉颜珣陈镜华丘雪红刘秀玲冯世鹏李丽英李菁菁杨平李秋剑何向阳
昆虫病原斯氏属SteiNerNema与异小杆属Heterorhabditis线虫是国际上新型的生物杀虫制剂(天敌类群)。这类线虫具有较广泛的寄主范围:对寄主具主动搜索能力,特别是对土栖性及钻蛀性害虫具有独特的效能;对人畜...
关键词:
关键词:化学农药昆虫病原线虫防治
褐家鼠线粒体DNA遗传多态性的研究被引量:15
1999年
通过碱变性法提取线粒体DNA(mtDNA),用地高辛标记的探针Southern杂交进行限制性酶切多态性(RFLP)分析,研究中国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遗传多态性。采用ApaⅠ、AvaⅠ、BamHⅠ、BclⅠ、BglⅠ、ClaⅠ、EcoRⅠ、EcoRⅤ、HindⅢ、PvuⅡ、ScaⅠ和XbaⅠ等12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来自我国8个地区26只褐家鼠的线粒体DNA,共检出20种限制性态型(morph)和11种mtDNA单倍型。其中BamHⅠ、EcoRⅤ、ScaⅠ和BclⅠ等5种限制酶检测到多态性,限制性态型间差异1~2个切点。各单倍型间的遗传距离0002~0014,平均遗传距离00095。根据已发表的资料,计算出我国褐家鼠与实验大鼠之间的遗传距离约00087。结果表明我国褐家鼠在mtDNA水平呈现广泛的种内遗传多态性,个体间、群体内和群体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处于相近的水平。
李菁菁彭统序温硕洋谢以权
关键词:褐家鼠线粒体DNARFLP遗传多态性
黄毛鼠 mtDNA 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的研究
1997年
用7种限制性内切酶对黄毛鼠(Ratuslosea)线粒体DNA(mtDNA)进行了分析。BamHⅠ,BglⅠ,PstⅠ,PvuⅡ,EcoRⅤ,HindⅢ和BclⅠ在黄毛鼠mtDNA上分别具有1,2,2,2,4,5和7个切点,根据单酶解和双酶解片段数目和分子量,构建了黄毛鼠mtDNA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
李菁菁戚根贤温硕洋
关键词:黄毛鼠线粒体DN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