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茜
-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创新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布鲁菌病患者血清IL-1Ra、IL-1β的监测意义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监测布鲁菌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收治的94例布鲁菌病患者,比较急性和慢性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Ra、IL-1β水平及IL-1Ra/IL-1β,并比较治疗有效和无效患者血清IL-1Ra、IL-1β水平及IL-1Ra/IL-1β。结果治疗前,急性患者血清IL-1Ra水平及IL-1Ra/IL-1β分别为(817.85±138.66)ng/L、(18.79±3.27),均低于慢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急性患者IL-1β水平为(43.52±7.37)ng/L,高于慢性患者[(38.96±6.6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急性患者血清IL-1Ra水平及IL-1Ra/IL-1β分别为(1153.62±192.35)ng/L、(55.38±9.69),均低于慢性患者[(1304.77±211.59)ng/L、(75.12±13.26)](P<0.05);治疗1个月后,急性患者IL-1β水平为(20.83±3.51)ng/L,高于慢性患者[(17.37±2.8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患者治愈率为30.19%,好转率为47.17%,慢性患者治愈率为29.27%,好转率为46.34%,急性和慢性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布鲁菌病患者血清IL-1Ra、IL-1β水平可反映病情及状况疗效。
- 马洁张扬赵伊婷汤新乐张裕祥李茜
- 关键词:布鲁菌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白细胞介素
-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9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12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视网膜病变及病变类型分为三组,其中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42例;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47例;2型糖尿病但无视网膜病变(NDR)组37例;以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均采集所有受检者的血标本检测空腹血糖(FPG)、Hcy和hs-CRP,比较各组受检者的各项检测指标的差异,并分析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Hcy和hs-CRP的相关性。结果 PDR组、NPDR组、NDR组患者的FPG、Hcy、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DR组、NPDR组、NDR组患者的FPG[(10.49±2.96)mmol/L vs(8.97±2.08)mmol/L vs(7.93±1.82)mmol/L]、Hcy[(11.05±3.04)μmol/L vs(9.34±2.57)μmol/L vs(8.46±2.01)μmol/L]、hs-CRP[(13.82±3.54)mg/L vs(10.93±2.90)mg/L vs(6.72±1.53)mg/L]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与hs-CRP和FPG水平均呈正相关(r=0.6,r=0.4,P<0.01)。结论 Hcy和hs-CRP水平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呈正相关,其可能参与了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可作为风险和严重程度预测和判断的指标。
- 韩敬力刘天荣陈瑢李茜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同型半胱氨酸
- 冠状动脉病变与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变化,评估ox-LDL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139例冠心病患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103例,非ACS组86例〕和210例健康对照组人群血浆ox-LDL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冠心病组分为多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CS组患者和非ACS组患者ox-LDL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ACS组为(185.44±70.11)mg.L-1,非ACS组(139.51±58.790)mg.L-1,对照组为(80.47±25.96)mg.L-1,P均<0.001];且ACS组患者ox-LDL水平显著高于非ACS组(P<0.001)。冠状动脉多支、双支、单支病变组ox-LDL水平分别为(180.34±76.92),(149.18.15±64.80),(137.74±58.09)mg.L-1,多支高于单支(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仅与ox-LDL相关(R2=0.046,β=0.208,P=0.000)。结论:冠心病患者ox-LDL水平升高与病变程度相关,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变化尤为明显。
- 唐庆李茜赵伊婷白利萍刘世豫
- 关键词: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造影
- 转氨酶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转氨酶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976名体检者,于清晨空腹采血,进行相关检测,并对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脂肪肝的诊断标准,确定脂肪肝患者例数,讨论脂肪肝的发生与转氨酶异常情况的关系。结果:我院976位体检者中,结果阳性的患者260例,检出率达26.63%;其中533位男性受检者中结果阳性者216例,检出率为40.53%;443位女性受检者中结果阳性者44例,检出率为9.93%。通过统计学比较发现男性脂肪肝检出率(40.53%)明显高于女性(9.93%)(P<0.05)。结论:定期体检对于早期发现脂肪肝十分重要,转氨酶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作用显著。
- 李茜刘世豫
- 关键词:转氨酶脂肪肝
- 一种体液检查用自动采血针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体液检查用自动采血针,属于医疗用品领域,具体为一种体液检查用自动采血针,包括针头、分流管、输送管和真空收纳管,所述针头和分流管连接,若干个所述输送管和分流管连接且相连通,所述输送管和真空收纳管连接且相...
- 李茜单思阳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B7-H4、ICOSL水平变化及与IKKβ/NF-κB通路的关系
- 2023年
-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血清可溶性共刺激因子B7同源体-4(B7 nomolog 4,B7-H4)、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诱导共刺激分子配体(inducible costimulator ligand, ICOSL)的表达水平与核因子KappaB(nuclear factor-κB,NF-κB)通路中IκB激酶(IκB-kinase, IKK)β间的关系。方法 将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50例SLE患者纳入研究组,选取同期来某院一般体检的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血清B7-H4及诱导性共刺激分子配体(inducible costimulator ligand, ICOSL)表达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法检测NF-κB通路中IKKβ mRNA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两变量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分析,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联合B7-H4、ICOSL、IKKβ检测对SLE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可溶性B7-H4、ICOSL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1、-31.439,P<0.05);研究组血清IKKβ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56,P<0.05);Pearson相关系数显示B7-H4、ICOSL与IKKβ mRNA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782、0.766,P<0.05);ROC曲线显示联合检测诊断SLE曲线下面积为0.855,显著高于任意单一检测(Z=3.412,P<0.001),特异度为83.20%,敏感度为89.40%,有较高诊断效能。结论 SLE患者体内存在B7-H4、ICOSL和IKKβ mRNA高表达,3者呈正相关关系,实时检测B7-H4、ICOSL水平能准确评估疾病发展,对改善患者预后及抑制该病进展有重要意义。
- 张扬马洁梁静李茜张裕祥龚楚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B7-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