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璗

作品数:15 被引量:156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安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建筑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压裂
  • 5篇油田
  • 4篇高能气体
  • 3篇油田开发
  • 3篇水力压裂
  • 3篇气体压裂
  • 3篇高能气体压裂
  • 2篇岩石
  • 2篇油层
  • 2篇油层压裂
  • 2篇油气
  • 2篇油气井
  • 2篇油气田
  • 2篇增产
  • 2篇增产技术
  • 2篇蒸汽吞吐
  • 2篇蒸汽吞吐井
  • 2篇射孔
  • 2篇数学模型
  • 2篇酸化

机构

  • 8篇西安石油学院
  • 7篇西安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15篇李璗
  • 7篇田和金
  • 5篇王爱华
  • 5篇张杰
  • 3篇王经荣
  • 3篇薛中天
  • 2篇陈军斌
  • 2篇高孝田
  • 2篇董正远
  • 2篇刘新福
  • 2篇王卫红
  • 1篇李文魁
  • 1篇周春虎
  • 1篇艾敬旭
  • 1篇苏彦春
  • 1篇魏爱军
  • 1篇聂翠平
  • 1篇王安仕
  • 1篇张新庆
  • 1篇孙晓群

传媒

  • 3篇石油钻采工艺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西北地质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西安石油学院...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岩石动力学实验及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0年
评述了岩石动力学实验方法的进展 ,介绍了常用的岩石力学动载实验方法 :间接法的声波法和霍普金森法 ,直接法的液压加载法和落锤加载法等。进一步讨论了动载下岩石压胀参数的测定 ,压胀参数在水力压裂设计中的应用 ,阐述了基于压胀机理的油气田压胀松动增产技术。
田和金李璗王爱华张杰
油气田特种增产技术
蒲春生田和金胥元刚李文魁吴晋军王经荣魏爱军聂翠平张荣军刘小娟王安仕金友煌李璗
油气田特种增产技术是针对我国陕甘宁、新疆、青海、玉门、等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埋藏深、地下地质条件复杂、地面条件恶劣,单井产量低,低渗、特低渗和高粘原油等特种油气藏的高效开发新技术。项目首次建立了特种油气藏油水井近井带地层...
关键词:
关键词:高能气体压裂物理法采油
分支水平井产能的计算被引量:26
1998年
利用保角变换方法和等值渗流阻力原理推导出了分支水平井产能计算公式,并与Табаков和Joshi提出的公式进行了比较,指出他们的公式没有注意到均匀流量和导流能力无限大的区别,分析讨论了井筒数和水平井筒长度对分支水平井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一口长水平井产能比总长与之相等的分支水平井产能效果好,本文推导的分支水平井产能公式理论根据充分,可用于实际油藏中分支水平井设计和产能预测。
李璗王卫红苏彦春
关键词:水平井产能分支水平井
压胀对裂缝参数的影响被引量:6
2003年
水力压裂中,由于缝内压力平衡了水平地应力,形成了产生压胀的条件,已经是石油界公认的事实。主要根据压胀产生的机理及各种压胀试验数据,讨论了压胀对岩石特性参数,如弹性模量(E)、孔隙度(f )、渗透率(K)的影响。根据上述岩石特性参数的变化,讨论了压胀现象对水力压裂产生的裂缝长度(Xf)、裂缝缝宽(wwn)和注入压力(P)的影响。
李璗田和金张杰王爱华
关键词:岩石力学水力压裂岩石裂缝孔隙度渗透率
高能气体压裂连作技术进展
国内高能气体压裂增产技术已经由单一的有壳弹,无壳弹,液体药,可控脉冲等高能气体压裂,进展到与射孔,水力压裂,酸化,化学解堵等技术相连作的综合压裂阶段。本文分别对高能气体压裂与射孔、水力压裂和化学解堵等连作技术的基本原理,...
田和金薛中天李璗张杰
关键词:高能气体射孔水力压裂酸化
文献传递
多裂缝渗流场的边界元解法被引量:4
2000年
运用边界元方法研究了多裂缝渗流场。并将讨论一个均质、稳定的二维多裂缝渗流场 ,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可精确描述多裂缝渗流场的特点。在Windows环境下编制了相应的软件。
李璗赵卫国王爱华周春虎
关键词:边界元有限元
周期注水地质因素分析被引量:9
1999年
在文[1]所建立的二层关系周期注水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油田的具体资料,对影响周期注水开发效果的地质因素进行模拟计算.从而得出:油层纵向非均质性较强,周期注水的开发效果越好;油水粘度比越大,周期注水效果越差;水的滞留系数(或利用系数)β越大,周期注水效果越好.
陈军斌李璗
关键词:周期注水非均质性粘度地质因素油田开发
三种预测油气田产量数学模型的比较被引量:11
2004年
系统地介绍了三种预测油气田产量的数学模型 ,即逻辑斯蒂模型、胡 -陈 -张模型和 Wang- Li模型 .从数学模型的建立、模型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对这三个模型进行了分析 。
李铭李璗
关键词:油气田数学模型可采储量油田开发含水率
“压胀松动”增产技术现场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00年
较详细地介绍了“压胀松动”增产技术的施工工艺过程和现场施工效果。油井“压胀松动”施工设计中 ,药量的计算及装药延时设计基于油层岩石动态力学参数的测定 ,特别是油层岩石产生压胀的 ζ值的大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法 ,论述了压裂弹体设计、施工中的弹体装配、引爆工艺、施工工艺关系和现场施工的成败 ,并讨论和分析了套管井套管破坏的预防和保护问题。最后对在子长油矿进行的 42 0 7裸眼井和 42 4 2套管井“压胀松动”现场试验的工艺效果和地质效果进行了分析 ,指出该技术是一项极有前途的增产新技术。
田和金薛中天张杰王爱华李璗
关键词:油田增产措施油层压裂
稠油油藏蒸汽吞吐井注采参数系统优化被引量:25
2004年
蒸汽吞吐热力采油的效果取决于由注采参数决定的注入蒸汽的热能利用程度。将蒸汽在地面管线、井筒及地层中的流动作为一个整体系统 ,在地面、井筒管流及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 ,基于节点分析技术 ,建立蒸汽吞吐注入系统组合模型 ,提出蒸汽吞吐井注采参数整体系统优化的设计方法。考虑蒸汽吞吐井的注入、采出费用建立经济评价模型 ,用模拟退火算法优化注采参数。应用结果表明 ,采用此方法优选出的参数进行生产 ,可提高蒸汽吞吐井的热能利用率和开采效果。图 2表 2参
王卫红王经荣李璗董正远高孝田艾敬旭刘新福
关键词:稠油蒸汽吞吐注采参数模拟退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