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权
- 作品数:11 被引量:7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北京市科委项目北京市科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NF-α基因启动子区-238、-857单核苷酸多态与HBV感染结局关联探讨
- 目的探讨TNF-α基因启动子区-238G/A、-857T/C是否与乙型肝炎感染结局之间存在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46例HBV自限性感染者和443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
- 李洪权刘英李辉李卓李俊红高冀荣勾春艳
- 文献传递
- 北京地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启动子-238G/A、-308G/A、-857C/T、-863C/A 等位基因多态性和血清 TNF-α水平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相关性。方法 2002年12月至2005年12月北京佑安医院住院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9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11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检测 TNF-α启动子-238G/A、-308G/A、-857C/T、-863C/A 等位基因多态性。结果两组-863C/A、-238G/A 位点的等位基因(x^2=0.61,P=0.436;x^2=0.001,P=0.976),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6,P=0.552;x^2=0.63,P=0.486)。两组比较 TNF-α-308 G/A 和-857C/T 等位基因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x^2=59.01,P=0.000;x^2=11.59,P=0.000);-308 GA 和-857 TF 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x^2=28.06,P=0.000;x^2=19.69,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8 GA 与-857 TY 基因型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有显著性关联 OR=4.176;95%CI2.416-7.216;OR:6.09;95%CI 2.652-14.001。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TNF-α水平明显高于慢性肝炎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51,P=0.000)。结论 TNF-α-308 GA 与-857 TF 基因型携带者感染 HBV 后可能增加成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风险。TNF-α基因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发生可能密切相关。
- 李卓李洪权严艳刘英郝娃牛京勤殷继明李辉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
- 白细胞介素-10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中国人白细胞介素-10基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之后临床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法(PCR-SSP)检测4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23例乙肝病毒携带者及267例自限性感染者基因组DNAIL-10基因启动子区域3个多态位点-592、-819、-1082的基因多态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L-10-1082A等位基因及AA基因型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的频率明显高于自限性感染者组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组(A:χ2=37.72,P=0.000;χ2=45.23,P=0.000;AA:χ2=20.53,P=0.000;χ2=19.14,P=0.000).IL-10-819T等位基因及TT基因型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的频率也高于自限性感染者组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组(T:χ2=10.5,P<0.001;χ2=17.38,P<0.001;TT:χ2=8.76,P=0.003;χ2=5.656,P=0.017).IL-10-592C/A等位基因频率和AA/CC/AC基因型在三组的分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0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乙肝病毒感染后临床发展过程可能相关.
- 严艳李卓李洪权李俊红刘英勾春燕高冀容单晶郭新会刘芳殷继明刘道洁谢贤春李辉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0单核苷酸多态性乙型肝炎病毒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在无症状感染者、慢性乙肝和肝硬化患者中分布研究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HBV感染结局之间存在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征集300例无症状感染者、668例慢性乙肝患者和108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进行测定。结果在无症状携带组、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42·7%、91·0%和50·0%。无症状携带组HBV基因分布分别为B型28·1%、C型68·8%和混合型3·1%。慢性乙型肝炎为B型20·9%、C型72·0%和BC混合型7·1%。肝硬化组为B型11·1%、C型83·3%和混合型5·6%。不同组别的HBV病毒基因型构成比不同(χ2=9·981,P=0·041)。结论HBV病毒基因型可能是影响HBV感染结局的重要因素。
- 李洪权李卓张作文李俊红刘英高冀荣勾春艳郭新惠李辉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疾病感染慢性乙肝
- 乙型肝炎病毒DNA基因分型与相关慢性肝病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05年
- 高冀蓉李辉李卓刘英李俊红李洪权勾春燕郭新会单晶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慢性肝病HBV基因序列
-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重型肝炎相关性分析
-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TNF-a启动子-238,-857,-863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重型肝炎的相关性。方法:病例来源:2002年12月~2004年12月北京佑安医院住院慢性重型肝炎98例,慢性肝炎患者211例。采用聚合酶链...
- 李卓刘英严艳李洪权郝娃牛京勤李辉
- 文献传递
- 北京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其感染临床表型的相关性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探讨HBV不同基因型感染患者转归的关系.方法:北京佑安医院住院及门诊1321例肝硬化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和乙型肝炎病毒自限性感染者四组人群进行HBV血清免疫学指标检测、HBVDNA检测、HBV基因型的分析,用HBV特异性基因型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HBVDNA基因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检测HBV血清免疫学指标.结果:1321例血清标本中804例(60.1%)HBVDNA阳性,HBV基因型分别为A型0.25%、B型20.77%、C型69.53%、B+C混和型9.44%.自限性感染者组14/245例(5.71%)HBVDNA阳性,其中9例C基因型、4例B基因型、1例BC混和基因型;慢性HBV携带者组128/300例(42.67%)HBVDNA阳性,其中88例C基因型、36例B基因型、4例BC混和基因;慢性肝炎患者组608/668例(91.11%)HBVDNA阳性,其中2例A基因型、121例B基因型、417例C基因型、68例B/C混和基因型;肝硬化患者组54/108例(50%)HBVDNA阳性,B型6例、C型45例、B+C混和型3例.肝硬化患者组C基因型为83.33%,分别高于自限性感染者组、慢性HBV携带者组和慢性肝炎患者组(64.29%、68.75%、68.58%,均为P<0.05).年龄,性别与感染HBV基因型无关,HBV感染后病情发展与HBV基因型有关.结论:北京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以C型为主,B型次之,其它基因型较少见;肝硬化患者组C基因型分别高于隐性感染者组、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组和慢性肝炎患者组;提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肝炎病情发展有一定关系.
- 李卓李洪权李俊红刘英刘芳勾春燕高冀容单晶郭新会殷继明刘道洁谢贤春李辉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 维生素D受体基因TaqⅠ、FokⅠ单核苷酸多态与HBV感染结局关联探讨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TaqⅠT/C和FokⅠC/T多态性是否与HBV感染结局之间存在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募集212例HBV自限性感染者、244例无症状HBsAg携带者和39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VDR基因TaqⅠ和FokⅠ基因进行分型测定。结果慢性乙肝组VDR-FokⅠC等位基因频率为45.8%,显著高于自限性感染组的38.2%(X2=6.43,P=0.01)。慢性乙型肝炎组VDR-FokⅠ的TT、TC及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0.7%、47.1%和22.2%,与自限性感染组的基因型频率41.0%、41.5%和17.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6,P=0.03)。单因素分析显示,携带CC/CT基因型的个体感染HBV后,增加发生慢性乙型肝炎的风险(OR=1.57,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性别的混杂作用后,携带FokⅠCC/CT基因型者发生慢性乙肝的风险是TT基因型携带者的1.7倍(OR=1.70,P=0.021)。未发现VDR-TaqⅠT/C多态性与HBV感染结局存在显著关联。单体型分析显示,TaqⅠT-Fok C在慢性乙型肝炎组的频率为2.3080%,显著高于HBV自限性感染组的0.5391%(X2=6.08,P=0.01);TaqⅠT-FokⅠT在慢性乙型肝炎组的频率为1.5283%,显著低于HBV自限性感染组的3.7061%(X2=5.65,P=0.02)和显著低于HBV携带组的3.4820%(X2=5.12,P=0.02)。结论VDR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影响HBV感染结局的因素之一。
- 李俊红李洪权李卓刘英高冀荣曾宪嘉勾春燕朱席林郭新会潘利李辉
- 干扰素抗病毒机制及其抗病毒性肝炎中的作用被引量:15
- 2005年
- 李洪权刘英李辉
- 关键词:干扰素免疫调节作用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作用IFN-Α淋巴瘤
- 中国北方汉族人群TNF-α、VDR基因间交互作用与HBV感染结局相关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位点交互作用与2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慢性化的关系。方法391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为病例组和212例乙型肝炎病毒自限性感染者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TNF-α基因启动子区-238G/A、-857C/T、-863C/A、VDR-TaqⅠT/C和FokⅠC/T位点的基因型,采用相乘模型分析基因-基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TNF-α-238GA与VDR-FokⅠCT/CC(ORint=4.04)、TNF-α-863 CC与-857 CC(ORint=1.26)、VDR-FokⅠCT/CC与TNF-α-857 CC的基因间(ORint=1.37)均为正交互作用,增加HBV感染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的风险;TNF-α-238 GA与-857 CC(ORint=0.92)、VDR-FokⅠCT/CC与TNF-α-863 CC基因间(ORint=0.95)为负交互作用,降低HBV感染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的风险。结论TNF-α和VDR基因间交互作用可能影响HBV感染结局。
- 高冀蓉李洪权李卓刘英李俊红曾宪嘉李辉
- 关键词:TNF-Α基因VDR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