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永学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螺旋体
  • 5篇莱姆
  • 5篇莱姆病
  • 5篇伯氏疏螺旋体
  • 2篇宿主
  • 2篇狂犬
  • 2篇莱姆病螺旋体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型
  • 2篇病毒
  • 1篇动物宿主
  • 1篇疫苗
  • 1篇中华硬蜱
  • 1篇人兽
  • 1篇人兽共患
  • 1篇人兽共患病
  • 1篇宿主动物
  • 1篇犬病
  • 1篇重组病毒
  • 1篇微量免疫荧光

机构

  • 8篇浙江省医学科...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 4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贵州省疾病预...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李永学
  • 4篇王树声
  • 4篇曾霞
  • 3篇廖国厚
  • 3篇高磊
  • 2篇林晓波
  • 2篇姜立民
  • 2篇毛子安
  • 2篇黄海鹰
  • 1篇刘敏
  • 1篇周敬祝
  • 1篇高丽美
  • 1篇庄昉成
  • 1篇余春
  • 1篇高孟
  • 1篇吴洁
  • 1篇王平
  • 1篇王昭孝
  • 1篇姜云水
  • 1篇李剑波

传媒

  • 2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β-丙内酯对狂犬病病毒的灭活效果被引量:9
2014年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RV)感染引起的高度致死性脑脊髓炎,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高达100%,预防接种狂犬病疫苗是控制狂犬病的最有效方法。目前,人用狂犬病疫苗均为灭活疫苗,其灭活剂主要有β-丙内酯(BPL)和甲醛1。虽然BPL早已应用于狂犬病疫苗生产,但未见其对狂犬病毒的灭活曲线的研究报道。我们对不同浓度BPL灭活RV的效果、灭活曲线等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姜立民林晓波高磊李永学黄海鹰毛子安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灭活
广西莱姆病的初步调查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莱姆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因该病1975年首先发现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莱姆地区而被命名为莱姆病。莱姆病的病原体已证实为伯氏疏螺旋体,其有多种动物宿主,主要通过硬蜱叮咬传播。
李永学刘敏王树声廖国厚曾霞
关键词: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人兽共患病动物宿主
从桂黔交界地区中华硬蜱中分离到莱姆病螺旋体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从桂黔交界地区捕获的蜱中分离莱姆病螺旋体,以探查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区)和贵州省莱姆病的传播媒介。方法用BSK-Ⅱ培养基从蜱中分离莱姆病螺旋体。用PCR扩增分离菌株的5S~23SrRNA基因间隔区,将PCR扩增产物克隆后测序,通过将测序结果与基因库中莱姆病螺旋体菌株的5S~23SrRNA基因间隔区进行同源性比较和分析,从而鉴定分离株的基因型。结果从捕获的中华硬蜱中分离出1株莱姆病螺旋体(命名为QLT1)。分离株经鉴定为Borrelia valaisiana基因型莱姆病螺旋体。结论中华硬蜱很有可能是广西区和贵州省莱姆病的传播媒介。
李永学王昭孝曾霞王树声余春周敬祝
关键词: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中华硬蜱基因型
广西5市伯氏疏螺旋体主要宿主动物鼠和传播媒介的初步调查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调查了解广西伯氏疏螺旋体主要宿主动物鼠和传播媒介感染情况,为有效防控莱姆病提供基础科学数据。方法采用布笼法捕捉野外老鼠并采集其身上寄生的蜱,BSK-II培养基培养从鼠膀胱或蜱中肠中分离到的螺旋体并通过形态学和PCR扩增菌株5s-23s rRNA基因间隔区的方法进行伯氏疏螺旋体鉴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查鼠血清抗伯氏疏螺旋体抗体IgG。结果捕获鼠491只,蜱51只。从鼠体内共分离出16株伯氏疏螺旋体,分离阳性率为3.26%(16/491)。其中斯氏家鼠分离阳性率最高为15.79%(3/19),其次为黄毛鼠,分离阳性率为11.59%(8/69)。莱姆病抗体IgG阳性率为17.92%(88/491),其中斯氏家鼠莱姆病抗体阳性率最高为26.32%(5/19),其次为褐家鼠,阳性率为22.63%(62/274)。蜱体内未检测到伯氏疏螺旋体。结论研究提示在广西5市调查的部分地区存在莱姆病自然疫源地,斯氏家鼠、黄毛鼠、褐家鼠是重要宿主。
曾霞李永学蓝利王启辉
关键词: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宿主动物传播媒介
广西南宁市上尧码头首次发现莱姆病疫源地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调查广西省南宁市上尧码头是否存在莱姆病疫源地。方法:用BSK-Ⅱ培养基培养的方法从捕获鼠的膀胱分离莱姆病螺旋体。用PCR扩增分离菌株的5S-23S rRNA基因间隔区,将PCR扩增产物纯化回收后测序,通过将测序结果与基因库中莱姆病螺旋体菌株的5S-23S rRNA基因间隔区进行同源性比较和分析,从而鉴定分离株的基因型。结果:先后从上尧码头捕获的鼠的膀胱分离到了3株疏螺旋体,分别命名为GXSH4、GXSH7及GXSH9。GXSH7株经鉴定为B.valaisiana基因型莱姆病螺旋体。结论:南宁市上尧码头存在莱姆病疫源地。
李永学曾霞廖国厚廖安然王树声陆新邓宁
关键词: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基因型
微量免疫荧光技术在狂犬病疫苗毒种鉴别试验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索微量免疫荧光技术的中和试验代替常规小鼠脑内中和试验进行狂犬病疫苗毒种鉴别试验。方法建立微量免疫荧光技术的狂犬病疫苗毒种鉴别试验,计算出中和指数,与传统小鼠颅内中和试验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对该方法进行灵敏度和重复性验证。结果采用微量免疫荧光法进行狂犬病疫苗毒种鉴别试验,验证结果显示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重复性。结论微量免疫荧光法可取代传统小鼠颅内接种法进行狂犬病疫苗毒种鉴别试验。
林晓波高磊王平张群姜立民李永学李宁一毛子安黄海鹰
关键词:微量免疫荧光法狂犬病疫苗
广西乐业县林区莱姆病螺旋体分离及鉴定被引量:2
2008年
为查明广西地区莱姆病的传播媒介以及是否存在B.valaisiana之外基因型莱姆病螺旋体,于2004年在乐业县林区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李永学王树声曾霞廖国厚
关键词: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
重组柯萨奇病毒构建及其感染性研究
2019年
目的纯化柯萨奇病毒(CV)-A6、CV-A16 cDNA,在此基础上将CV-A6-VP(结构蛋白)替换CV-A16-VP构建重组病毒pBM 16A-Re(CV-A16-CV-A6-VP),并研究其感染性,为CV-A6、CV-A16及重组疫苗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提取CV-A6、CV-A16基因组RNA,经RT-PCR得到基因组全长cDNA,PCR后纯化插入至pBM16A-TOPO载体,利用T7聚合酶系统将线性基因组cDNA体外转录得到病毒基因组RNA,纯化后转染Vero细胞,获得重组病毒Re,并对Re进行显微镜观察、基因测序、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鉴定其感染性.结果构建的CV-A6、CV-A16、Re经电泳鉴定可见约7 500 bp的条带.得到的pBM16A-CV-A6、pBM16A-CV-A16、pBM16A-Re经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鉴定,可见约7 500 bp的目的条带和约1 800 bp的载体条带.构建的克隆经全基因测序验证与理论序列完全一致.细胞形态学鉴定显示,CV-A16组可见典型肠道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CV-A6及Re组则没有明显病变;RT-PCR鉴定也得出相同结果.结论成功构建重组CV-A6、CV-A16和重组病毒Re,重组CV-A16与母本野生型病毒增殖特性基本一致,重组病毒pBM16A-Re丧失细胞感染性.
周冬高孟高丽美吴洁杨宏宏陈刚高磊姜云水李剑波李永学庄昉成
关键词:柯萨奇病毒感染反向遗传技术重组病毒感染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